高勇
(吉林省人力資源技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高校的建設規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校園面積、教職工與學生人數隨之增加,對于資源需求量也大幅度提升。雖然,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除了自身管理上需要符合持續性發展要求,更應該在培養高端人才的時候向學生傳輸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明確自身責任,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目前來看,水電暖資源的浪費、消極開展節能工作等情況在部分高校中仍然常見,說明我們高校對節能減排研究不夠深入。本文主要就高校水電暖節能工作現狀與對策進行探究分析[1]。
我國很多院校多是將日常工作重心放在了教學以及科研上,很多高校管理者認為,只要為了國家培養出高端人才,投入是必要的,不用省那點電費水費,為了創造良好優美的教學環境,很多高校花費重資建設長流水、長明燈等設備,耗費大量的水、電資源。同時在日常教學、學生生活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經常出現教學設備在無人使用下長期使用、學生宿舍燈火通明、空調不關閉等浪費行為。而學校管理層、學生都缺乏正確的發展理念和意識,對于以上問題能夠帶來的后期隱患視若無睹,導致消費浪費情況越來越嚴重。
隨著我國高校規模大幅度增加,高校使師生、工作人員數量急劇增長。在這一發展模式下,高校內使用能源的用戶范圍也越來越大,并且朝著復雜化的方向不斷進行發展,因此對于高校水電暖能源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就目前來看,很多高校沒有構建能源管理工作的相應規章制度,在水電暖等能源使用中沒有很好地執行監督職能,對于存在能源浪費問題和行為的重視與處罰力度不足。這也就導致很多教職工、學生節約能源的意識薄弱。此外高校現行的能源管理制度中缺乏相應的節約激勵政策,導致高校整體節能主動性差,浪費情況過于嚴重。
很多高校在水電暖使用過程中操作、管理行為不規范,使用計量也未達到國家預期的節能管理標準。很多高校對水表、電表的安裝以及使用過程中存在管理的缺失,對于漏水、偷水等現象未加以控制。除了計量設施管理不善等問題以外,相關監管制度的缺失也是目前高校節能工作開展中所遇到的重要問題。部分高校選擇性安裝電表,對于已經損壞的電表做不到及時進行更換,導致資源用量無法評估,這也是節能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3]。
近年來我國高校建設規模進一步增大,高校在建設過程中存在不能更好利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以及新工藝的應用,并且也缺乏對其的推廣力度,也就導致節能效果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部分高校因為資金方面的問題,對于節能技術的研發力度不足。高校作為我國高新技術研發的重要場地之一,雖然有得天獨厚的研發優勢,但是節能技術在高校內有效應用的案例少之又少,在開發研究以及推廣應用等方面依舊存在有一定程度的脫節問題,這樣就導致體制上或者經濟利益分配上面存在有比較多的問題。在現有的高校工作體制中,節能技術的應用效果也就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從而直接影響到高校節能工作的開展效果。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配備了專職的節能管理人員,但是大多數管理人員管理能力參差不齊,雖然能夠完成包含有計量抄表、收取費用等基本工作任務,對于更深層次的節能意識和重視力度不足。因節能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欠缺,從而出現的節能監管以及能效分析工作中工作水平不足的問題,依舊阻礙著各項節能工作的順利開展。
良好的節能宣傳工作是保障高校節能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基礎,很多高校多是為了配合政府的節水宣傳周或者節能宣傳周的工作,形式主義嚴重。因缺乏意識培養,導致學生與教職工們參與到節能工作中的積極性不足,對于高校水電暖節能工作的開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礙。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承擔自身教學任務基礎上,還需要將節約能源資源意識與行為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師生員工們充分認知到能源資源節約的重要意義,來降低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能耗浪費問題,促進高校的節能水平進一步提升。
節能工作本質具有綜合性強、難以管理,政策性、技術性與科學性強等特征。因此高校在水電暖節能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需要在保障了教學、科研以及生活穩定基礎上,針對現有節能管理制度進行優化與完善,并且構建節能工作評估體系以及有效的節能獎懲制度。在高校節能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現水電暖的商品化,通過先進的計量以及控制手段,實現誰使用誰繳費的使用模式,也可以對能源浪費問題起到良好的遏制效果,同時強化學生與教職工能夠能源節約的重視力度。
此外高校還需要在結合了國家相關標準基礎上,通過“定額用能、超額自理、節約激勵”等多種方式,將現有高校能源節約體制進行完善并加強管理力度。此外通過目標責任管理機制的構建,將節能工作納入到各部門工作的評價考核機制之中,隨后將目標責任與年度考核以及崗位競聘進行掛鉤,并與各部門的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聯系[4]。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各級管理部門在節能工作中的工作責任心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實現高校能源的有效節約。此外高校還可以進行“節能獎勵基金”的設置,對于在節能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與集體進行獎勵,對現有的節能激勵機制進行不斷完善與優化。
在高校水電暖節能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可以在高校內部營造出良好的節能校園氛圍,為節能工作的開展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為各項節能工作的有效進行發揮積極的作用。高校可以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越性,利用現代宣傳工具的應用優勢,對國家有關于節能的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和學習,對于能源浪費問題也進行嚴厲打擊。此外在結合學校實際使用情況基礎上,將節能型校園和廣大職工之間的利益進行密切關聯,從而讓教職工對節能工作開展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其次高校還可以積極組織各項節能主題的活動,引導廣大教職工和學生成為節能管理工作的宣傳者以及實踐者。
學校的學工部以及團委組織也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了解節能宣傳中的重要意義,共同發出節能倡議,提高廣大學生們的節能意識。通過開展節能知識競賽、節能創新競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將節能理念融入校園文化與校園活動的建設過程中,這樣才能夠促進節能宣傳水平進一步提升,對各項節能工作的開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了讓高校的水電暖節能效率進一步提升,學校還需要積極應用新的節能技術手段,對節能基礎設施與設備問題進行維護和保養。高校需要大力提倡應用節能新技術,加強節能器具以及設備的普及力度,在滿足教職工以及學生正常生活需求基礎上,盡可能地降低水電暖的損耗。比如在學生公寓內進行智能控電系統的安裝,能夠促進公寓用電的節能性與安全性進一步提升。在水房進行感應水龍頭的設置,也能夠對人走水流等水資源浪費問題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5]。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積極加大對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力度,在保障能源供給基礎上獲得良好的生態保護效果。課件高校還需要加強對節能改造工作的資金投入以及技術投入力度,通過科技手段達到預期的節能效果,這對于高校水電暖節能工作的推行也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保障高校節能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要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節能管理隊伍,高校要做好對節能管理隊伍的培養力度,積極為節能管理工作人員提供相關學習培訓機會。加強與當地的能源檢測部門進行溝通交流,與屬地能源監測部門相聯合,提高節能工作人員的準入門檻,堅決實施持證上崗制度,避免資質不足員工們參與到節能工作中,保障節能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另外,高校需要對節能工作檔案進行完善,就水電暖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查看與管理,配置專職人員實現校內水電暖供應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節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及時處理,能有效提高節能部門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高校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在日常運作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水電暖能源,因此更應遵循我國可持續理念下的發展要求。積極轉變傳統能源管理理念,及時發現現有節能管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角度出發,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優化水電暖節能模式,達到預期的節能效果,也從而提升高校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