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悅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市區供電公司,上海 200080)
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用電是民生大事,也是各行各業有序開展工作的根本前提,一旦用電出現問題,必然會引發不小的社會混亂,這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都影響頗大。要想保證穩定用電,首先就要保證穩定配電,而配電設備運維管理則是確保穩定配電的關鍵所在[1]。
所謂配電設備運維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在配電設備處于工作狀態時,通過巡查方式來觀測配電設備工作情況,從而對配電設備展開檢查、維護等相關操作的工作。在大多數情況下,配電設備運維是彌補設備漏洞、避免設備問題擴大的最有力手段。
在電力企業的電力系統中,配電設備屬于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配電設備運維不僅可以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還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百利而無一害。配電設備工作看似簡單,實際具備較高的復雜性,且必須嚴遵相關標準及要求展開,因此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了運維工作的效果[2]。
配電設備運維工作一方面負責對已存問題的設備進行修護,另一方面還承擔了保養設備從而預防設備故障的任務,因此具備雙重工作性質,不論是事后維修,還是提前預防,均對配電設備的工作穩定性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自動化技術進入電力企業以后,配電設備運維管理工作更為重要——雖然我國尚未構成完備的電力配網運維裝置,但已經可以依靠自動化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技術將方案檢修同工況檢測結合起來,從而在盡可能規避配電設備故障的同時,最大化降低其所帶來的影響,然而,倘若配電設備運維管理工作不到位,運維成效將大打折扣,且管理漏洞將會在自動化技術的“推動”下,快速蔓延。綜上,配電設備運維管理工作具備重要意義,應當引起電力從業者的重視。
在配電設備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便是互感器。互感器基于電磁原理展開工作,能夠將一次回路中的電壓與電流換成二次回路中的電壓與電流,交換以后,原本的高電壓、大電流就成為了小電壓、小電流,這樣一來,不論是儀表,還是保護裝置,都可以實現標準化運作。
互感器的檢測應當定期進行,可采用眼觀、手觸等方式,觀察其表面有沒有存在過熱現象,倘若有,要立即采取相關措施,避免由于互感器工作溫度過高而引發的互感器燒毀后果。此外,線路破損、互感器表面受損、互感器破裂、放電問題等,也是互感器運維的檢測重點,工作人員萬萬不可輕視[3]。
互感器分為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二者的運維工作同樣重要。首先,在進行電流互感器運維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其額定容量——電流互感器最易出現過熱問題和放電問題,必須保證檢測電流參數符合額定值,這是互感器安全運行的前提。其次,在進行電壓互感器運維的時候,應當重點關注電壓是否符合額定范圍,通常情況下,需要滿足1.1倍原則。此外,在二次側指標方面,也要嚴遵相關標準,規避短路現象,確保絕緣能力達到標準水平。
對于配電系統來說,電容器是補償無功功率的重要設備,因此,保障電容器的正常運作,是維護配電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問題之一。電容器對工作條件要求較高,除了要保證標準化額定電壓外,還要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如果工作條件未能達標,極易出現電容器故障事件。據此,在進行電容器運維之前,首先要觀測電容器工作環境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據需要對環境指標進行調節,使得電容器始終保持在最佳性能狀態[4]。
關于電容器本身的運維管理,應當從外觀入手。工作人員應當仔細觀察電容器有無破損、噴油、斷裂等問題,如果發現異常,要馬上斷開相關電路,避免問題影響擴大。在電容器外觀檢測完畢后,還要對相關電壓值進行測量。通常來說,在電網負荷發現變化的情況下,電壓穩定性也會出現起伏,這就需要用到自動切投設備——一旦電容器發生故障,自動切投設備便會將系統操控轉為手動模式,工作人員便可以以負荷指標為參考,展開維修工作。電容器的電流值也是需要引起關注的一項內容,電流參數不可超出額定指標范圍,否則便會影響到電容器的使用壽命。一般來說,電流參數最大只能等于額定指標的1.3倍,超出這個范圍后,不僅會縮短電容器使用壽命,還有可能會造成電容器及相關設備燒壞。值得一提的是,電容器本身裝有保護裝置,工作人員要關注到保護裝置的工作狀態,觀測接線端有沒有松動、過熱等現象,并在發現問題及時予以彌補,規避線路短路后果,盡可能保證熔斷裝置發揮應有效用[5]。
干式變壓器主要負責兩項工作,一是電壓轉換,二是能量傳遞。在電力系統中,變壓器受到其繞組性能影響——后者的絕緣能力極大影響了前者的工作效果,倘若溫度超出變壓器可承受的范圍,則變壓器將會老化,使用壽命急劇縮短。因此,在進行干式變壓器運維之時,首要任務便是保證溫度的適宜性。確認溫度符合標準以后,工作人員可以從蓄電池和充電柜入手,繼續接下來的維護任務。不論是蓄電池,還是充電柜,均是為操作電壓而服務的——二者可以把電壓傳輸到自動裝置處。值得一提的是,蓄電池不可閑置過久,應當對其進行定期充放電,避免蓄電池使用壽命減短,且在放電完畢后,還要認真完成清理工作。
最容易出現接地故障的,非10kV電纜莫屬。一般來說,10kV電纜的接地故障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低阻接地故障,另一類則是高阻接地故障;此外,短路故障也時有出現,多為兩相短路故障,有時候也會出現三相短路故障。工作人員在對電纜進行運維時,要尤其注意各相情況,倘若出現一相的導體不連續現象,則極易引發單相斷線——如果是多相出現這種情況,則會引發多相斷線,因此,工作人員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避免電纜正常運行受到影響。
電纜有時候還會存在閃絡故障,簡單來說,就是電纜在其電壓升高一段時間以后,絕緣皮出現瞬間擊穿的情況,這是極為危險的信號,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發短路、漏電等嚴重后果。工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控電纜終端間距,加快電纜接頭散熱,按周期檢查接口、接地、電阻等的狀況,分析電纜關鍵部位有無異常,提升電纜運行穩定性。
配電設備運維管理體系雖然引入了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技術,但歸根結底,還是以人的管理為主,管理層在制定管理體系的時候,也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到管理人員的需求與發展,以績效機制為手段,激發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從而保證管理工作得以落實。
配電設備運維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在保證配電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升相關經濟效益,這就要求配電設備的管理體系應當從節約經濟的角度出發,保證運維工作順利完成的同時,盡可能減少運維成本。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除了要引進優良的技術和設備,還要不斷提升運維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以科學化的技術管理指標來完成檢修活動。管理層要將參加培訓的要求放入績效指標中,鼓勵運維工人人員不斷自我提升,保證運維工作達到應有的成效。此外,運維管理人員還要重視對每一次運維活動的數據記錄,結合大數據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技術手段,分析設備當前工況,并預測設備工況變化勢態,提前制定相關故障防治措施,使得運維管理工作有序開展[6]。
配電設備運維工作的核心就是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因此,應當采用優良的檢測技術,提升設備故障檢測有效性,從而為防治設備故障制定相關方案。從當前情況來看,較為流行的幾種檢測技術如油化檢驗、微水測定等,均起到了良好檢測效果,而倘若將這些技術同傳統測定方式結合起來,輔以線上監測,則檢測效果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很多電力企業都存在配電設備布局混亂的問題。由于設備布局不當,電力消費極易出現分配不合理的現象,而隨著電力企業的發展,不可能一直依靠原有設備量來承擔配電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倘若再加入新的設備,則很有可能導致配電網工作失常,甚至減少配電網的使用壽命。而檢測技術要想發揮最大化作用,也需要保證配電設備的合理性分布,所以,電力企業在選取檢測技術的同時,也要關注到自身配電設備的布局問題,保證配電設備可以同檢測技術有效契合[7]。
事實上,配電設備運維工作必然發生在設備運行狀態下,所以,如何在保證檢修工作順利完成的基礎上,不對設備工作造成較大影響,是運維人員必須尤其重視的問題。配電設備狀態檢修工作是配電設備運維工作的核心,運維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前,就需要提前熟悉配電系統線路運行情況,分析可能出現的故障問題,有的放矢地開展檢修工作。此外,有的配電設備同建筑、樹木等相鄰,運維人員要及時分析配電設備性能是否受到影響,如果受到影響,則要對配電設備分布進行重新規劃,盡可能保證配電設備工作性能保持在最佳狀態。
綜上所述,配電設備運維管理既需要關注到配電設備的維護檢修,也需要關注到運維人員的培養與管理。在配電設備中,互感器、電容器、干式變壓器及電纜都是極容易出現故障的設備,應當予以重點關注,定期、按時地對其進行維護和檢修。而要想提升配電設備運維管理水平,除了要確保運維工作有序開展以外,還要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高素質運維人員,做好運維前準備工作,結合先進的檢測技術,從而更好地預防設備故障,減小運維成本,提升運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