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嘉成
(遼寧省遼陽水文局,遼寧 遼陽 111000)
水功能區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確立的水資源管理基本制度之一,是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性工作。為了指導和規范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發揮水資源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根據燈塔市水資源的自然條件和屬性,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協調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整體和局部的關系,合理劃分水功能區,突出主體功能,實現分類指導,是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重要基礎。
2016年8月《遼寧省水功能區劃調整報告(遼陽市)(征求意見稿)》已對遼陽市的主干河流、省直大型水庫進行了水功能區劃,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這條紅線,加強燈塔市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對燈塔市未劃分的三級以上河流的水域功能進行功能區劃尤為重要。此次監測評價是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重要基礎,也為有效實施水功能區納污控制“紅線”和“河長制”提供支撐。
根據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前瞻性、便于管理,實用可行、水質水量并重原則對燈塔市進行水功能區區劃。
區劃現狀水平年為2016年,規劃水平年為2030年。
燈塔市境內35條10 km2以上河流,分為9個一級區,均為開發利用區;16個二級區,其中,工業用水區5個,農業用水區7個,景觀娛樂用水區1個,排污控制區2個,過渡區1個。每個水功能區布設一個監測斷面,共16個,其中黃蠟坨橋不參與評價。
水質監測項目選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規定的基本項目,分別為水溫、pH、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六價鉻、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等24項;水量監測項目主要為流量。
考核因子: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
監測頻次為1次/月,全年共12次。
地表水水質評價數據采用2019年監測成果,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 395-2007)等有關技術規范進行評價。
根據《地表水資源質量評價技術規程》(SL 395-2007)和《遼寧省水功能區劃》,采用單指標評價法(最差的項目賦全權)確定各斷面水質類別,濃度超過水功能區水質目標的評價項目屬于超標項目。水功能區的達標評價采用雙因子評價法。選擇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兩個指標,對水功能區斷面進行達標評價。
超標項目的超標倍數按式計算:
式中:FBi為水功能區某超標項目的超標倍數;FC為水功能區某水質項目的濃度,mg/L;FS為水功能區水質管理目標對應的標準限值,mg/L。
在評價水期或年度內,達標率不小于80%的水功能區為年度或年度達標水功能區。水期或年度水功能區達標率按下式計算:
式中:FD為水期或年度水功能區達標率;FG為水期或年度水功能區達標次數;FN為水期或年度水功能區評價次數。

表1 燈塔市水功能區基本信息表
參與2019年度評價的燈塔市水質斷面有16個,根據2019年全年實測的水質監測資料,對16個監測斷面進行水質現狀評價。16個斷面中達到I類水標準的有0個,占0.0%;Ⅱ類水標準的4個,25.0%;Ⅲ類水標準的0個,占0.0%;Ⅳ類水標準的5個,占31.3%;超Ⅳ類水標準的7個,占43.8%。
按照不同時間分期,以汛期、非汛期、全年期為分期,燈塔市16個水功能區總評價河長458.9 km,其中有水質目標的15個水功能區,汛期11個水功能區綜合水質達標,占73.3%;評價河長454.9 km,綜合水質達標河長375.1 km,達標河長占評價河長的82.5%。非汛期9個水功能區綜合水質達標,占60.0%;綜合水質達標河長288.5 km,達標河長占評價河長的63.4%。全年期9個水功能區綜合水質達標,占60.0%;綜合水質達標河長288.5 km,達標河長占評價河長的63.4%。具體達標情況見表2。

表2 燈塔市水功能區不同時期綜合水質達標狀況統計表
按流域劃分,韭菜河排干、太子河、雞冠山河、馬峰河流域水功能區水質狀況好,渾沙河、北沙河、十里河流域水質較差,超標項目較多。渾河監測的2個有水質目標的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達標1個,達標率為50.0%。韭菜河排干監測的1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達標,達標率為100.0%。渾沙河監測的1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不達標,達標率為0.0%。太子河監測的4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達標4個,達標率為100.0%。北沙河監測的1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不達標,達標率為0.0%。雞冠山監測的1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達標,達標率為100.0%。十里河監測的1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不達標,達標率為0.0%。葛西河監測的3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達標1個,達標率為33.3%。馬峰河監測的1個水功能區中,綜合水質達標,達標率為100.0%。具體達標情況見表3。

表3 燈塔市水功能區不同河流綜合水質達標狀況統計表
按水功能區功能區分,燈塔市轄區內水功能區二級區劃中的工業用水區綜合水質評價達標2個,占40.0%;農業用水區達標1個,占14.3%;景觀娛樂用水區達標0個,占0.0%;過渡區達標0個,占0.0%;排污控制區沒有水質目標,不進行評價。具體達標情況見表4。

表4 燈塔市水功能區不同類型達標狀況統計表
按照不同時間分期,以汛期、非汛期、全年期為分期,燈塔市16個水功能區總評價河長458.9 km,其中有水質目標的15個水功能區,汛期12個水功能區雙因子水質達標,占80.0%;評價河長454.9 km,雙因子水質達標河長395.1 km,達標河長占評價河長的86.2%。非汛期9個水功能區雙因子水質達標,占60.0%;雙因子水質達標河長288.5 km,達標河長占評價河長的63.4%。全年期9個水功能區雙因子水質達標,占60.0%;雙因子水質達標河長288.5 km,達標河長占評價河長的63.4%。具體達標情況見表5。

表5 燈塔市水功能區不同時期雙因子水質達標狀況統計表
按流域劃分,渾河上游、馬峰河流域水功能區水質狀況好,均能達到水質目標,渾河下游、太子河、雞冠山河個別月份不能達到水質目標,進而影響水期水質達標。渾沙河、北沙河、十里河、葛西河流域水功能區水質較差,尤其氨氮項目超標嚴重。
按水功能區功能區分,燈塔市轄區內水功能區二級區劃中的工業用水區雙因子水質評價達標3個,占60.0%;農業用水區達標1個,占14.3%;景觀娛樂用水區達標0個,占0.0%;過渡區達標0個,占0.0%;排污控制區沒有水質目標,不進行評價。具體達標情況見表6。

表6 燈塔市水功能區不同類型達標狀況統計表
通過以上分析評價,燈塔市參與評價的16個水質斷面,綜合水質達標率為60.0%,考核雙因子達標率為60.0%;其中,渾河上游、韭菜河排干、太子河、雞冠山河及馬峰河水質較好,渾沙河、北沙河、十里河、葛西河水質較差;汛期水質較非汛期水質優良;工業用水區水質較好,過渡區及景觀娛樂區水質較差,全部不達標。
1)增大治污力度,加強水資源保護
污水正嚴重的破壞著生態環境,影響著水資源的利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由于大量的點源和面源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嚴重的污染。北沙河、柳壕河、南沙河已成了納污河流,受到了工業、生活排污的嚴重污染,因此必須加強生產和生活廢污水處理的管理,使污水資源化。通過加大廢污水處理和回用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有效改善水環境。
2)強化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建立合理的水資源質量監測系統
目前的水質監測狀況,不能適應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的需要。為保證水功能區劃方案的有效實施和水質目標的實現,需建立合理的水資源質量監測系統,根據需要增設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斷面或增加水質監測頻次,及時、準確地反映各水功能區水質狀況和污染物入河狀況,從而對水功能區的管理狀況進行有效監督。水功能區的水質監測項目、時段、頻次可根據水功能區的主導功能水質要求確定。
3)大力開展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科學研究,促進水資源充分利用
應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大力開展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學研究工作,如對環境生態用水、水體自凈能力、污水資源化工程等基礎項目的研究,為水功能區管理以及整個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提供科學的方法。實現在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情況下,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以支撐各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