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草是草,也是樹
現代科學把植物分成草本和木本,草本是草,木本是樹;而中國傳統文化里,草是草,但也可以是樹。直到今天,我們還說草藥——草藥的藥當然不僅取自草,也可以來自樹。還有漢字:茶、茉莉、葡萄……今天說來,它們都屬于木本植物,但字的偏旁都是草字頭,就是因為在古人那里,草也可以指樹。
“長肥皂”與“圓肥皂”
要說清一棵樹不大容易,因為植物世界里,一棵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一個名字也可以指不同的樹。魯迅是紹興人,在紹興的方言里,皂莢樹可以指兩種樹:一種結“長肥皂”,一種結“圓肥皂”。魯迅的弟弟周作人也寫過百草園,也寫到了這棵樹,他說百草園的皂莢樹結的是“圓肥皂”。結圓肥皂果的樹,其實是無患子樹,并不是皂莢樹。
“皂莢樹”是棵什么樣的樹?樹上會結肥皂嗎?
外號“鬼見愁”
無患子的“患”是憂患,是害怕;“無患”,意思是說,有了這棵樹,就不用害怕了。不用怕什么呢?不用怕鬼。無患子真是神奇的樹,因為有了它,人們連鬼都不怕了。古書里說,無患子樹的木頭燒起來,味道極香,而且,還能辟邪驅鬼。甚至,無患子樹不僅能把鬼嚇走,還有人用無患子樹做成的木棒去打鬼。連力氣最大的鬼,都可以用無患子木棒制服。也因此,無患子樹又叫“鬼見愁”。古人講的那些事,今天聽來都是遙遠的故事,不過也足以說明無患子樹是一棵有故事的樹,一棵神奇的樹。
現在,無患子常被用來做行道樹,因為它是一種美麗的樹。魯迅說“高大的皂莢樹”,不僅是在說樹,而且樹下有人,樹比人高,人仰望一棵樹,才能見到樹的高大。
仰望高大的無患子,能看見什么呢?
春天,無患子滿樹細碎的小花,黃綠色,不鮮艷,不顯眼,但風吹花落,就是一場花雨,落到樹下,也落到樹下的人身上。
夏天,花早沒了,濃密的綠葉間,是青色的果,果是圓的,但若站在樹下仔細看,你會發現,那些果絕不是單調的圓。有的多兩個小圓耳朵,像米老鼠;有的耳朵長一些,像小兔子……看久了,你會發現更多神奇的形狀,好像樹上藏了無數神奇的小精靈。
秋天,是無患子最美的時候,因為它是彩葉樹。一般的落葉樹到了秋天,葉子會是衰敗的枯黃,而無患子的樹葉不會枯黃。明媚的陽光中,無患子一樹金黃,像是一棵閃光的金樹。相比銀杏樹精致的黃色小扇葉,無患子樹葉的黃是盛大的黃,能把人看得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冬天,葉子落光,無患子的果子成熟,由青色變成深黃,清晰地掛在枝頭,像是藍天下的一串串風鈴。當然,那風鈴不會響。但若是你撿起一顆落在地上的無患子果,在耳邊搖晃,你會聽見,種子晃動,發出好聽的鈴聲。
如果有一天,你走進了百草園,我希望你也走到那棵“高大的皂莢樹”下,仰望它,無論是春天、夏天、秋天,還是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