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大年啦!你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穿新衣、貼春聯、吃年夜飯和賞煙花了吧?此外,還有哪項活動不可錯過?哈,那就是看“春晚”!春節聯歡晚會上的節目精彩紛呈,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唯美的舞蹈,歡快的歌曲,令人捧腹的相聲和小品,還是——驚險的雜技表演?
大家好,我是吳正丹,一名雜技演員,今天很高興跟你們分享我的故事。
我要拿冠軍!
“爸爸媽媽,我要練體操!”
小時候,我非常羨慕電視里那些練體操的小朋友,嚷著也要學。六歲時,我終于來到沈陽市體育學校學習藝術體操。
別看我年齡小、個子矮,但是我很努力。爸媽看到我背上的淤青,心疼地對我說:“姑娘,算了吧,別練了。”
“不要,我會堅持的,我還要拿遼寧省冠軍呢!”
九歲時,我進入遼寧省藝術體操隊,接連獲得好幾個冠軍,非常開心。
我們是好搭檔!
然而,因為我不怎么長個子,比同齡人矮,老師覺得我的潛力不大——我被藝術體操隊淘汰了。我轉到了技巧隊,開始進行混合雙人項目訓練。
雖然我在體操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但到技巧隊我依然面臨很多挑戰:要克服恐高,要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要控制體重……
技巧是融合跟頭、造型、舞蹈、音樂為一體的競技體育項目,風格各異的舞蹈、眼花繚亂的拋接和空中翻騰結合,既高雅優美又驚險萬分。
我的搭檔是魏葆華,我對他說:“讓我和你搭檔可以,但是你必須答應我,不許打我,不許罵我,不許摔我。”他同意了。
就這樣,我倆成為搭檔,而且一搭就是一輩子。
經過3年的錘煉,我們先后取得了全國技巧錦標賽冠軍和世界技巧錦標賽冠軍,并滿懷信心地備戰第二年的世界錦標賽,可是意外發生了。
在一場比賽中,我起跳翻轉后一頭栽了下去,直接摔在地板上,當場暈了過去。
幸運的是,有驚無險,我的身體沒有大礙,只是比賽的成績不理想。心灰意冷的我想到了退役。就在這個時候,原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向我們伸出了橄欖枝,我和魏葆華來到廣州,成為戰士雜技團的成員。
雜技,“雜”指多樣,“技”指技藝,“雜技”即“各種技藝”。“雜技”一詞,是1950年中國雜技團成立時,周恩來總理命名的。中國傳統雜技有柔術(軟功)、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舞獅子等技藝。
我要站在肩上跳舞!
一開始,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成為優秀的雜技演員,不知道努力的方向。直到有一次,我倆將雙人技巧項目重新做了一個編排,加了一些芭蕾舞的風格,沒想到大受歡迎。
“你們太美了,就像芭蕾王子和公主!”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團長稱贊我們。
因為這一句話,我的思路忽然打開。“我可不可以把芭蕾和雜技結合?怎么結合?只能跟人結合,站在人身上……”我默默地想。
從那時候起,我便穿上足尖鞋,站立在魏葆華的身上。為了找到站立的位置,還要有技術上的難度,我倆一遍遍嘗試,最后決定——站在肩上。肩上有一塊肌肉,既不會碰到骨頭也能夠支撐。
為了在魏葆華的肩上完成芭蕾舞旋轉的動作,我的兩只腳要反復轉體、不斷摩擦,足尖鞋的鞋頭全是血和膿。在炎熱的廣州,前一天練完,第二天他肩上會結一層薄薄的痂,而我第一個動作,就會把那層痂給擰下來……
“這雙舞鞋就如同一臺‘絞肉機’!”我們無奈地自嘲。不過我們沒有放棄,我倆配合得也越來越默契。
2002年1月,我倆帶著《芭蕾對手頂——東方的天鵝》節目,來到摩納哥的第26屆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
知識貼士
蒙特卡洛國際雜技節,當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雜技藝術節之一,被譽為“雜技界的奧斯卡”。
比賽開始了,當我站在魏葆華的左肩上一轉,全場幾千名觀眾立刻歡呼起來,等我再邁到魏葆華的右肩,擺出我最驕傲的造型——后阿拉貝斯站肩時,觀眾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掌聲、跺腳聲、口哨聲排山倒海地傳來……
當摩納哥國王雷尼爾三世為我們頒發最高獎“金小丑”獎時,我的身體在顫抖,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接下來,我們又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演出了3000多場,收獲了無數掌聲和榮譽。
現在我已經不僅僅是一名雜技演員,更是一個傳承者,我希望將中國獨特的技藝傳承下去。從六歲學藝到現在,我最大的感受是:在你堅持不住的時候,再繼續堅持一下,就會離你的目標更近了,成功終將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