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繼東

姚雪垠寫長篇小說《李自成》第五部的時候,已逾80高齡。那時,握筆寫字已很困難,他只能通過口述的方式寫作。
姚雪垠的口述提綱很細致,不僅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而且包括人物的對話、動作等細節(jié),乃至晴、雨、雪等天氣景致的描繪。
每天凌晨3點,姚雪垠按時起床,看著提綱,對著錄音機,既像講故事,又像演員一樣進入角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說世界里。
有一天凌晨,兒子姚海天聽到父親的房間里有時斷時續(xù)的哭聲,走近仔細一聽,原來姚雪垠正在作口述。姚雪垠泣不成聲地告訴兒子:“李自成死了?!蓖鴾I流滿面的父親,姚海天明白,父親被自己所寫的情節(jié)感動了。
對于一個80多歲的老人來講,這種創(chuàng)作是相當艱辛的。但姚雪垠從未降低要求,如果某一章或某一節(jié)自己覺得不滿意,沒有達到所追求的目標,他便毫不猶豫地推翻重寫,絕不留遺憾。在寫李自成和吳三桂、多爾袞之間決定生死的“山海關之戰(zhàn)”時,姚雪垠對該部分30多萬字很不滿意,他用紅鉛筆在稿子上寫上“作廢”二字。束之高閣后,他又從頭開始口述。
助手說:“這樣作廢太可惜了?!?/p>
姚雪垠卻說:“作家的作品要感動讀者,先得感動自己。如果姚雪垠連姚雪垠都感動不了,就別指望感動讀者?!?/p>
(作者薦自《淮南日報》2021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