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福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平南縣大安鎮一直延續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他們以“校水柜”習俗的方式代代傳承著這種消防文化,已有185年的歷史。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關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發布,大安鎮百年消防節"校水柜”習俗入選,這是全國唯一入選國家非遺名錄的消防項目。
“校水柜”習俗是大安鎮的本土文化。在大安鎮的7個消防所里均存放著古老的消防水柜,這里還有一群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為大安消防工作付出的"當家人”。
傳承至今的20臺消防水柜
大安鎮現存消防水柜20臺,每個消防所都以消防水柜為鎮所之寶。其中最老的一個消防水柜,存放在鎮北社區的鎮西消防所,距今已有185年。
鎮安社區永安消防所的地堂中央擺著一個紅色消防水柜,柜身上印著"永遠消災有備,安然消患無虞"。"這水柜的底座原來是木質的,20世紀80年代換成了鐵的,這樣更耐用?!碑斄?8年義務消防員的鎮安社區主任賓思雄說,水柜里的銅盅、出水口、水帶等都要經常檢查、保養。
除了消防水柜外,大安鎮7個消防所內還存留著清朝的各類消防桶、消防帽、水槍、火鉤、喉叉、火炬及用于報警的銅鑼等。消防帽的內層已經銹跡斑斑,但外層很鮮亮?!斑@是涂新的,已涂過很多次了,現在這一層,是我們這_代人涂的,上面有編號,這頂02號是我專用的,01號仍屬于老前輩?!辨偙鄙鐓^黨支部書記包漢松說。
“守望互助,共護大安”
2020年6月3日,大安鎮桂花路中段一民房發生火災,剎那間,銅鑼齊鳴,義務消防員們推出消防水柜,帶上滅火工具趕赴火場。有人撐起水帶,有人操作水柜,勇敢地向熊熊大火“開戰”……這是大安人"守望互助,共護大安”的生動體現。
這些義務消防員平時除了負責大安鎮和周邊鎮(村)的滅火救援工作外,還不斷開展消防宣傳工作,他們自創了消防宣傳“走出去、請進來、齊參與”的三步法,增強了居民的防火意識,也提高了大家的防火技能。各街逭還設立了監督崗,經常對防火情況進行檢查。近50年來,大安全鎮未發生過一起重特大火災。
大安消防節如今成為了一個民間消防“老字號”?!案鶕覀兊墓适聞撟鞯拇蟀蚕牢幕榫皠 洞蟀餐隆贰缎K瘛贰秱鞒小芬言趶V西地區上演多場。其中,《校水柜》還在第二屆東盟地區論壇城市應急救援研討班消防運動會閉幕式上演過?!辟e思雄說。
大安“校水柜”習俗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為廣西貴港市民間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帶來巨大動力,同時也賦予貴港消防人更強的責任和使命。如今的大安,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消防文化,人人都是義務消防員,年年都要舉辦消防節。大安的一代代水柜當家人和義務消防員會將大安消防文化一直傳承下去,永遠守護著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