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達 白夜



摘要:近期,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家相繼發生重大森林火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人員傷亡嚴重,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本文在分析近期國外森林火災情況的基礎上,從極端高溫天氣、極端大風天氣、人為縱火嚴重、資金和消防力量不足四個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對我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啟示,為研究復雜困難局面下的森林火災應急處置工作提供依據。
關鍵詞:國外森林火災;啟示
近期,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家相繼發生重大森林火災,不僅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破壞,也給普通民眾帶來巨大的傷害。筆者持續關注國外森林火災發展和撲救動態,及時收集整理和梳理分析相關資料,為研究復雜困難局面下的森林火災應急處置工作提供依據。
一、近期國外部分國家森林火災發展和撲救動態(-)美國森林火災
截至2020年8月18日,全美發生37098起山火,過火面積超過2623190英畝(1.06萬平方公里),有14個地區燃燒著77起大型山火,其中加州有25起、亞利桑那州有11起、俄勒岡州有7起、阿拉斯加州有7起、華盛頓州有6起、科羅拉多州有5起,國家多機構協調小組(NMAC)將國家備災級別提高到PL5(最高等級)。過去一周,加州因干雷暴引發約585起山火,已成為加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山火,全州進入緊急狀態。8月23日,加州山火過火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里,700多棟建筑被毀,至少17.5萬人緊急疏散,造成至少6人死亡(含1名消防直升機飛行員),43名消防員和居民在火災中受傷。截至9月,加州大部分山火仍處于失控狀態,火災產生的強大煙霧已經進入太平洋地區,加劇對地球的污染(圖1)。
8月24曰加州已投入近14000名消防隊員(含國民警衛隊和軍隊人員},2400輛消防車和200架消防飛機(含至少4架C130),而加州本地能用的消防資源已經使用了約96%,面臨著資源耗盡的巨大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
22E發表了災難聲明,承諾向加州提供聯邦援助,但對加州防火工作提出了批評。加州政府已經向加拿大、澳大利亞請求援助,美國10個州的消防力量正加緊向加州增援。據預報,未來加州仍將面臨干雷暴和極端高溫大風天氣,新的山火將持續增加。
(二)俄羅斯森林火災
2020年7月以來,盡管俄羅斯聯邦加大對森林火災的監測和處置力度,火災頻發多發的態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全境每天都會撲滅幾十起森林火災,放棄撲救部分地處偏遠森林火災。截至8月初,俄羅斯年內森林火災總面積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7%,減少了近200萬公頃。8月24日0時,俄羅斯還在積極撲救79處森林火災,特別是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火災面積最大,39處林火總面積超過4.3萬公頃。
7月中旬,俄羅斯副總理維多利亞·阿布拉姆琴科對本國森林大火現狀做了評論,表示"俄羅斯異常溫曖少雪的冬天和干旱的春季,使4月以來,西伯利亞和遠北地區的森林火災幾乎沒有停止,并首次在北極圈記錄了森林大火"(圖2)。為應對今年嚴峻的森林火災形勢,4月聯邦政府檢查全境防火工作,通報督導沒有做好應對森林火災準備的27個地區進行整改;聯邦政府和各聯邦主體加強火災監測系統建設,商定批準撲滅森林大火的綜合計劃,制定地區間合作滅火計劃,為區域滅火機構配備森防火防滅火設備,林業部門與緊急事務部聯手提高撲滅森林火災效率。2020年上半年,俄聯邦政府在投入約101億盧布的基礎上,決定增加26億盧布的資金,用于空中巡邏和滅火(較去年增長1.1倍)。
(三)加拿大森林火災
截至8月12日,加拿大已發生至少3000起森林火災,過火面積超過21萬公頃,較近10年平均水平分別下降61%和9%。其中,8月10日發生在安大略省紅湖市的森林大火,造成了較大損失和影響(圖3)。8月12曰,該火場過火面積達到750公頃,投入5架消防飛機,向4000多人發出疏散令,該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目前,加拿大國家備災級別LP1,安大略省備災級別LP3,其他地區均為LP2及以下。
澳大利亞新一輪山火季節已經到來,8月19日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發生山火,在高溫、干旱、強風天氣影響下,一天時間內燒毀了225公頃植被,天空變成土黃色。氣象局觀測數據顯示,未來幾天新南威爾士州仍是強風天氣(圖4)。
(五)巴西森林火災
巴西政府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巴西亞馬孫雨林南部邊緣的潘塔納爾濕地(世界上最大的濕地)火災持續肆虐,近6%的面積(大約8500平方公里)被燒毀,危及美洲豹棲息地安全,燒毀了藍風信子金剛鸚鵡保護區。僅7月爆發1669起野火,就約為去年同期的3倍,創下22年來的新紀錄;8月中上旬火災數量超過3121起,是去年同期的5倍。8月20日,巴西政府向潘塔納爾濕地派出約3000人進行滅火工作,大火仍未得到控制。同時,巴西亞馬孫雨林燃燒面積已經超過4920平方公里,7月就爆發了6803場森林火災,較去年同期增加28%;7月31日,火災數量超過1000起;8月上旬發生了1萬多起火災,同比增長17%(圖5)。預計9月火災將更加嚴重。
二、原因分析
從梳理掌握的情況來看,近期上述國家頻發森林火災,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生態災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極端高溫天氣使森林火災集中爆發
2020年以來,全球氣溫偏高,許多國家氣象機構發出警告,2020年可能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溫度比往年平均溫度高出了5T,特別是6月的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10T;維爾霍揚斯克市(北半球寒極)6月20日的氣溫飆升至38T,打破了北極圈內最高溫紀錄,森林火災數量和規模同樣創下紀錄。美國西部各州從5月開始氣溫不斷創歷史新高,遭遇70年來最為嚴重的熱浪侵襲。8月14曰,加州因溫度過高,電網不堪重負,導致全州陷入停電;16日,加州死亡谷氣溫飆升至54.4T,是107年以來全球最高氣溫之_。加州的高溫也引發了干雷暴天氣,近日發生約1.2萬次雷擊閃電,造成近600起森林火災,雷擊火過火面積占總火災面積近70%。
(二)極端大風天氣使火災撲救工作極為困難
世界各地的山脈幾乎都有焚風,尤其是加州南部的圣安娜風(SantaAna)和加州北部的大惡魔風,集熱量、干燥、速度于一身的兩股焚風相互作用,把夏季干旱的加州變成了“火藥箱”,一個小小的火花,在焚風的助力下很快演變成嚴重的火災。原本在美國西海岸很少發生的大型龍卷風,但加州氣象部門在8月15日監測到了5個龍卷風,形成的時速近100公里的火龍卷,裹挾著山火瞬間吞沒了大面積森林。
(三)人為縱火仍是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
俄羅斯1~4月發生的1500多起森林火災,均為人為因素導致。美國上半年發生的25786起森林火災,從已知起火原因看,只有1起是雷擊引發的。上半年,巴西亞馬孫雨林有3069平方公里的森林被夷為平地,是有數據統計以來雨林砍伐最嚴重的半年,特別是5月份森林砍伐面積高達1200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4%。據巴西官方說法,至少超過90%以上的森林火災都是人為引發的,專家也認為亞馬孫森林的火災是非法采伐、過度開墾和焚燒開荒所造成。
(四)消防力量不足,難以應對嚴峻的山火形勢
消防力量不足是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美國各級政府沒有更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撲救山火,而且作為森林消防的重要后備力量一一國民警衛隊,被抽調參加維護社會秩序,森林消防力量嚴重削弱。巴西政府仍未吸取去年亞馬孫雨林大火的教訓,將環保機構預算削減了24%,雨林保護工作削弱,人員力量不足,朗多尼亞州兩個消防隊要負責36.8萬平方千米的熱帶雨林。此外季節性防火向全年性防火的轉變也導致消防力量不足的問題更加嚴重,往常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山火季節正好相反,發生山火時可以互相支援,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全年發生山火已經成為新常態。
(五)滅火裝備仍舊落后,滅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森林火災撲救是世界性難題,缺乏先進的森林滅火裝備,特別是面對重特大森林火災,目前世界各國均無有效應對辦法,特別俄羅斯西伯利亞、巴西亞馬孫雨林等_些偏遠地區的火災,當局甚至放棄撲救,任其自由蔓延。發展中國家受經濟因素的影響,缺乏大型滅火飛機和高科技撲火裝備,撲火手段落后,采取傳統的滅火手段,滅火效率低下,消防員滅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對策建議
綜合分析上述國家森林火災情況,給我們應對工作帶來多方面的啟示。我們要在充分發揮制度優勢、體制優勢和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理順體制機制、推進依法防控治理等重點工作的同時,還需在以下方面聚焦用力。
(-)加強監測預警和形勢研判,強化針對性準備
2020年上半年我國發生森林火災806起,與去年同比下降46.2%,與前五年、前十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別下降了63.4%、75.7%。同時,與"非典”疫情期間(4198起)相比火災大幅度下降,火災防控工作成效明顯。得益于我國及時發布森林火險等級預報和高火險預警信息,堅持敏感時期、防火緊要期和火災多發期每B會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條件下對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影響、"非典"與新冠肺炎疫情同期條件下森林草原防滅火防控情況對比分析、春夏季重特大火災綜合預判、夏季雷擊火火險形勢分析等重點時段和節點進行深入研判會商,提早進行了安排部署和有針對性的應對準備,分區分類制定預案,加強監測預警,在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上下功夫,為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創造先決條件。
(二)加強火源管理,不斷降低人為火災的發生
2020年上半年我國祭祀用火、農事用火、施工作業等人為原因引發火災數量大幅下降,較2019年同比分別減少77.3%、27.9%和32%,為保持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得益于我國今年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堅持了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這一重要舉措,專項治理行動取得積極成效,人為原因引發森林草原火災多發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三)加強專業力量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從近期各國撲救森林火災情況看,建強森林消防力量是高效處置森林火災的有力保證。在隊伍建設方面,加強國家森林消防隊伍建設,調整優化力量布局,針對重點地區和地方需求,采取靠前駐防或增編組建等方式增加力量。針對森林消防員高危職業屬性特點,推動森林消防員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不斷提高隊伍整體專業技能水平。在應急航空救援方面,借鑒森林消防先進國家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林情實際,加快推動森林航空消防力量部署,引進大型森林消防飛機,增加大中型直升機配備,發揮突擊攻堅滅火作用。通盤謀劃航空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森林航空應急救援場站網絡化,最大限度發揮飛機作用。
(四)加強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風險防控水平
從俄羅斯、巴西兩國森林火災撲救情況看,充分反映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極端重要性。目前我國森林草原防滅火設施裝備建設水平還比較落后,抵御防范重大安全風險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加大投入力度,盡快提升火災防控基礎能力。特別是要優先加強重點林區專業撲火隊伍、航空護林場站、通信指揮系統、應急道路、防火隔離帶、停機坪、蓄水池等建設,引進高分辨率衛星監測資源,為防控重大火災風險提供有力支撐。
(五)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要著眼強化防范在前、有效規避、確保安全。一是健全安全規章,明確安全工作機制,落實安全責任,嚴格執行安全規定,充分做好安全施救各項工作;二是要強化指 揮和緊急避險訓練,提升各級指揮員科學指揮、臨機應變能力,堅決防止因決策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三是加強現 場指揮機制建設是避免群死群傷減少人員傷亡的重要保障, 是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所在,要重點圍繞現場組織指揮應 把握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程序方法及撲救行動應遵循的特點規律、滅火安全工作要把控的關鍵要害等,建立規范、高效、靈敏的現場指揮機制。
參考文獻:
[1] Parisien M A, Barber Q E, Hirsch K G, et al. Fire deficit increases wildfire risk for many communities in the Canadian boreal forest[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9.
[2]Moreira F, Ascoli D, Safford H, et al. Wildfire management in Mediterranean-type regions : paradigm change needed[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0, 15(1): 011001.
[3] Tymstra C, Stocks B J, Cai X, et al. Wildfire management in Canada : Revi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Progress in Disaster Science, 2020(5): 100045.
[4] Goss M, Swain D L, Abatzoglou J T, et al. Climate change is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extreme autumn wildfire conditions across California[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0, 15(9): 094016.
[5] Henderson S B.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wildfire smoke: Potentially concomitant disasters[J].2020.
[6] Vitolo C, Di Giuseppe F, Barnard C, et al. ERA5-based global meteorological wildfire danger maps[J]. Scientific data, 2020, 7(1) : 1-11.
[7] Kirillina K, Shvetsov E G, Protopopova V V, et al. Consideration of anthropogenic factors in boreal forest fire regime changes during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 case study of forestry districts with increasing burnt area in the Sakha Republic, Russia[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0, 15(3): 035009.
[8] Durigan G. Zero-fire : not possible nor desirable in the Cerrado of Brazil[J]. Flora, 2020(268): 151612.
[9] Armenteras D, Gonz a lez T M, Vargas R i osO, et al. Fire in the ecosystems of northern South America : advances in the ecology of tropical fires in Colombia, Ecuador and Peru[J]. Caldasia, 2020, 42(1): 1-16.
[10]舒立福,田曉瑞,李紅.世界森林火災狀況綜述[J]. 世界林業研究,1998 ( 6 ) : 7.
[11]蔣敬,郭會玲,蔣霄然.我國2005?2016年森 林火災案件大數據分析[J].林業經濟,2019,41 (7): 106-109, 128.
作者簡介:
武英達(1990.5—),男,內蒙古赤峰人,中國消防 救援學院森林草原防滅火研究中心教師,從事森林草原防 滅火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