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月18日發表了拉斐爾·克萊門特的報道稱,探索火星的下一個最困難的目標是在那里尋找生命,或者至少是生命的遺跡。即將抵達目的地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就背負著這項重任。
報道稱,人類在此方向上的第一次認真嘗試可以追溯到1976年,當時美國發射了一對“維京”號探測器登陸火星,每個探測器都擁有一個小型的生物實驗室。具體而言,實驗室可以進行三種類型的實驗來檢測任何生物的某些特征:新陳代謝、呼吸和生長。
當時的想法是從土壤中收集少量樣本,并向它們提供對任何陸地生物來說都是美味的養分。它可以是一種氨基酸湯或放射性標記氣體的混合物。最終的火星生物——如果存在——應將上述養分吸收并釋放出代謝產物,探測器上的儀器會對其加以分析。“維京”號給出的結論是模棱兩可的。其中一項實驗給出了正面的答案,但似乎過于正面。其余兩項則給出了負面答案。許多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土壤和養分之間的化學反應,而不是生命代謝過程引起的。火星的土壤具有反應性,掩蓋了結果,同時也使得微生物的存在更加不可能。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任務變得更加復雜。
報道指出,從那時起,NASA采用了更系統的搜索程序。首先,確定火星環境的特征以弄清曾經的火星是否有利于生命的存在。尤其要徹底弄清火星表面是否存在過液態水。航拍圖顯示出明顯的跡象:已經干涸的大河、大規模侵蝕的痕跡……但仍需要在火星表面進行確認。證據正在逐步積累。首先,美國將“勇氣號”和“機遇號”這兩輛火星車送往那顆紅色星球進行實地考察,隨后還向火星極地發射探測器。而2011年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至今仍在陸續傳回火星數據。“好奇號”探索蓋爾火山口內部已有兩年多時間,那里曾經是一個古老的湖泊,保留著礦藏,其起源需要水的存在。很久以前,也許是35億年前,火星的氣候比現在溫和,大氣層更密集,河流湖泊浩瀚,甚至還有淺海。新的機器人偵察兵“毅力號”即將在火星上尋找更直接的證據。它將降落在湖區火山口的遠古三角洲區域,繼續搜尋生命的跡象。為此,“毅力號”配備了用于掃描周圍環境中有機物和化學物的拉曼冷光光譜儀、用于測量巖石和土壤成分的行星X射線巖石化學分析儀等一系列先進的科學儀器。
(據參考消息網 2.2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