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災證物對火災案件調查的重要性眾所周知,通過對火災證物的取證和分析可以找到火災產生的原因和發展情況,這些火災現場的物品和痕跡也是消防制定合理有效防災計劃的重要依據,但是在火災撲救時會對現場的物品或者痕跡造成損壞,給火災調查增加了難度。本文通過分析火災調査中物證損壞的原因,科學合理地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火災調查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火災調查;物證;損壞原因;防范措施
火災調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在火災現場采集火災物證的工作,火災證物直接影響調查火災原因的精準度。但事實上在火災撲救的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火災物證被損壞,降低了火災調查的工作質量和效率。現在消防調查部門已經把如何有效預防火災物證被損壞當成了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火災調查的概念
火災調查主要是推論火災形成原因和現場發展情況的一種理論依據,主要通過調查火災現場殘留的一些物品、火源和痕跡進行分析和推理,找到火災形成的原因和性質,根據火災造成的傷亡人數和損失,結合國家法律法規對火災肇事者進行嚴肅處理,火災調查結果對消防部門研究火災的成因、發生規律具有重要的意義,還給救火工作和火災預防工作提供了數據基礎。當火災發生后,要馬上對現場實施一定的保護措施,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外界環境和人為因素損壞火災現場的物證;火災調查人員需要對現場的證人或受害者進行一定的詢問查訪,通過對火災現場實地勘察取證回來的火災物證進行檢測、分析和研究,從而確定火災發生的原因和犯罪嫌疑人⑴。
二、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現象的成因
(一)報警不及時導致調查時間延遲
正常情況下,火災發生以后是要求火災調查人員應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的,在到達現場后馬上對現場進行封鎖,并采取正確的物證保護措施,使火災物證得到最大的保全,給火災調查提供有力的保障。但事實上,當火災發生后,當事人受到驚嚇,周圍群眾開始恐慌,導致沒有及時撥打119或者110進行報警和尋求幫助。報警不及時導致了火災調查時間的延遲,火災現場沒有在第一時間獲得保護,受到外界或者人為的一些影響導致火災物證被損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災調査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火災勘察工作不徹底
到達火災現場后,一些調查人員只對現場做了粗略盲目的勘察,并沒有按照既定的火災調查現場勘查流程和規定,對火災現場及周邊環境做全面、細致、專項的勘察記錄工作,這不但不能夠對火災現場進行充分的調查還可能因為疏忽損壞了火災物證,一些消防和地方公安機關基層人員不夠重視火災現場勘察取證工作,在火災現場調查時沒有遵循一定的取證采集程序和規范,導致現場一些重要物證的遺落和損壞,都會造成調查結果的不準確性。
火災調查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調查人員思維縝密,同時要具備較強的嚴謹性、耐性和規范意識。所以要求火災調查人員在現場勘查的時候必須要保持認真嚴謹的態度,一步一步按照既定流程和規范來進行現場的證物采集和現場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為后期專業人員對火災分析和更深層次的探索提供堅實的后盾121。
(三)火災證物送檢過程不規范
火災現場勘察后獲得的有效信息和證物都是推斷火災成因的主要資料,所以要做好現場勘查結果的記錄工作,同時將采集的相關火災物證進行妥善保管,不應該出現隨意處置和丟棄的事件。火災現場的環境是瞬息變化的,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與外界環境都不相同,空氣中還彌漫著粉塵或一些有害物質,這些都可能造成火災證物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為了避免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火災證物在采集時需要采用專用的證物自封袋和器皿進行收納,并妥善擺放保管,確保火災物證在送檢過程中不受到損壞,從而保證判斷火災成因的精準度。
火災的發生會讓周圍環境和現場都處在混亂狀態,當火災調查人員趕到火災現場時,現場的線索和痕跡都已經被徹底地損毀了,再加上火災調查人員一些簡單粗暴的不正當操作和不專業性,又對火災證物造成了二次損毀,有一些物證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損壞已經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即使使用當前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儀器也不可能將物證進行復原了。
(四)火災物證保管方式不到位
火災后殘留的現場物品和痕跡,即使存在本身也已經不是完整的物品了,都是一些殘骸,這些證物本身就很脆弱,極易受到外界環境中的一些物質影響而出現再次損壞,例如空氣中的溫度、濕度和粉塵,都會破壞物證的完好性,像金屬物質,就極易被氧化。再加上火災調查或相關人員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措施,沒有按照標準進行采集和保管,在物證運輸時,車輛的顛簸和急走急停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物證進行破壞。
三、有效防范火災調查中物證損壞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現場保護,有效記錄信息
國家現在也有專門的機構和單位對全民進行火災知識普及和教育工作,在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率的同時,也對火災成因和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火災隱患等也進行了普及。首先火災調查人員在進行采集現場火災證物之前需要對火災現場進行拍照,照片是呈現現場的實際情況的有效記錄方式,也為后期物證復查提供一定的依據,然后調查人員會根據現場對物證進行辨識,正確采集后并妥善存放保管,以保護物證不被損壞[3】。公安機關基層人員到達現場后需要加強對火災現場的保護力度,在消防部門的專業火災調查人員到達現場之前,讓火災現場盡量保持最原始的狀態,這種現場更能夠精準并清晰地體現火災發生中的情況,也更有利于火災物證的采集和及時送檢工作,提高火災調查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幫助火災調查人員分析和判定火災發生的原因。
(二)合理采集運輸,妥善存儲保管
火災調查是一項綜合性和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火災調查人員知識面需要很廣,可能會涉及社會、科學、法律、政治、經濟、犯罪等很多方面。所以消防部門和公安機關需要加強火災調查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和業務處理能力,提高調查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并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三觀理念。保證火災調查人員在及時趕到火災現場后能夠對現場進行有效的勘察和處理工作,有效保障火災現場物證的安全。
(三)依法有效勘察,提高人員素質
火災調查人員對現場進行有效勘察后,依據物證采集標準和流程,結合物證本身的特點、品種、性質和其他情況合理的選擇正確的存儲和運輸方式,一定要注意不同類別的證物要分開存放保管,切不可出現所有證物都放在一起存放的現象。
四、結語
火災事故發生原因有很多,這種災害分為人為災害和自然災害,但是不管是哪類只要發生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危害,火災調查中采集的火災物證可以很好地為火災事故代言。通過對物證的檢測和分析,可以有效地還原火災現場的情況,所以物證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不可以遭受破壞的,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現場保護力度同時提高調查人員的綜合素質,給火災調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調查結果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11陳文,王伯牙.火災調查中的物證損壞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討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7(9):25-27.
[2]劉興華.火災調查工作中預防證物損壞的方法丨J】.智能管理,2017(2):330.
[3]翟亮斌.對火災痕跡物證損壞及防范策略的研究[J】.學術研究,2017(3):343.
作者簡介:
劉穎軍,女,蒙古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工學學士學位,工程師,研究方向:火災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