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芬
[摘要]在物理學科之中,實驗是基礎,也是幫助學生踐行物理理論知識的重要渠道。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及科學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以及理論知識的全面發展。不過現階段很多學校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些阻礙,如實驗的器材不夠、探究性實驗仍然脫離不開演示性實驗的范疇、學生的實驗情緒不高漲、實驗流程不完整等問題。教師想要提升物理實驗課程開展的質量,就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優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容易出現的問題,然后對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最后則是從教育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就一些優化對策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為其他一線物理實驗教師提供些許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問題分析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7-0114-02
在初中教育階段,物理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必修科目。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借助實驗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物理學科不僅僅是傳授理論知識,還是讓學生獲得實際體驗,能夠借助一些科學的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創新精神。但是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并不樂觀,尚且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一些問題便是觀念落后、方法陳舊。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重復操作、缺少探究的意識,創新程度少甚至無,甚至一些學校開展實驗教學僅僅是為了走形式,導致實驗的教學不能夠真正地發揮出來實效。下面筆者將根據自身的實際教學經歷以及積累經驗談一談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問題
1.觀念認識存在誤區
我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在授課方式上已經習慣于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如果將這種教學手段變化成為探究性教學,那么將會嚴重阻礙物理課程的正常進度。廳以在講解實驗的時候,教師往往會借助課件以及語言講述的方式,嘗試讓學生去假想,或者了解一些簡單的實驗步驟即可。甚至部分教師為了趕超課程進度,為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用來做練習題,還會故意跳過實驗操作這個過程,只讓學生去背物理實驗的原理、步驟以及結果,然后利用課后的練習題進行鞏固。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相關的物理實驗,但是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體驗感比較差,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記憶混亂、模糊的現象,甚至一些記憶能力稍弱的學生還會出現忘卻。久而久而,學生在物理實驗中的學習興趣缺失,這些都可以歸結為教師的教育觀念以及教育意識比較淡薄。
2.實驗教學模式單一
很多初中物理教學在開展實驗課程的時候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固化,即教師在課堂初始階段,給學生講解一下實驗原理,然后給學生進行示范,并且講解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當教師的演示性實驗結束以后,學生進行模仿,而教師則是等待著學生的實驗結束。這種實驗方式直接幫助學生跳過了很多難題,不利于學生探究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3.實驗教學資源匱乏
我國對于基礎教育的支持與投資力度比較大,大部分學校的實驗條件都能夠滿足實驗的基本要求。但是伴隨著實驗課程的改革,很多物理實驗已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實驗,這就導致很多的實驗器材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物理實驗課程發展的步伐。這種現象在經濟發達地區尚且存在,那么在一些相對落后的貧困地方,更是會尤為突出。因為在開展實驗的時候,為了避免實驗器材不足帶來的尷尬效果,教師不得不將很多學生劃分成為一組。這勢必會導致很多學生沒有辦法親力親為,教學效果不顯著。
二、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策
1轉變物理實驗教學觀念,借助簡易物理實驗導入課程
在物理實驗中,教師需要充分體現出學生本身所具有的主體地位,將實驗作為基礎,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開展實驗、分析實驗,從而達到手、腦、眼等多個器官的同時使用。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在適當的實驗環節給學生提出適當的實驗問題,激發學生內心所具有的探討求知欲望。例如,在開展以“平面鏡成像”這一課程的基礎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去引入一個演示實驗。即教師將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將一個燒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教師向燒杯中加入水的時候,便會出現蠟燭在水中燃燒的現象。這個奇怪的現象可以激發出學生對于平面鏡成像原理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加積極。
2.借助物理實驗來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占據著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如果教師將實驗作為授課的一種手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驗證很多物理結論,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設計以及實驗操作習慣。教師可以嘗試一邊給學生演示實驗,
一邊讓學生去猜測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以及出現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最后則是在師生探討以及生生互動討論之中去總結出正確的物理規律。例如,在“大氣壓”這一章節中,教師借助大氣壓阻止水向外流的實驗讓學生去理解大氣壓的概念。因為大氣壓屬于一個抽象性的概念,既看不見,也摸不著,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麻煩。因此,教師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案例。教師從生活之中尋找到了簡易的實驗道具,即空瓶子,然后用針在瓶子身上扎出來幾個小孔,此時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我向瓶子里倒水,那么水會不會流出來呢?”大部分學生都說:“會”。教師開始向瓶子里倒水,發現順著小孔開始流水,緊接著教師將瓶蓋蓋好,很快瓶子內的水就停止往外流了。此時,教師就讓學生去思考阻止水往外流的原因,是有一雙無形的手,還是其他原因呢,很快學生發現了大氣壓這個概念。
3.整合物理實驗資源
想要將物理實驗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那么僅僅依靠物理實驗課程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運用一些簡單的實驗器材,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實驗的成本,還可以讓學生明白生活之中處處有物理實驗,而不只是局限于物理實驗課程。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之中的一些簡易物品或者是廢舊的實驗器材。如教師可以在鐵絲上面平行故置兩張紙,從而以此來探究壓強大小與空氣流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將損壞的電壓表改裝成為電阻表。對大氣壓強進行驗證的時候,可以使用一個空的易拉罐和一個裝有少量水的易拉罐,將一壺水燒開,然后同時將水加熱至沸騰,此時裝有少量水的易拉罐會干癟,這就說明里面存在著大氣壓強,這種自制的實驗器材不僅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更是可以將抽象的實驗結果形象化地呈現出來,從而提升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4.借助物理實驗滲透思政教育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核心,教師需要重視物理實驗,并且要嘗試在物理實驗之中主動融入思政教育。例如,在“溫度”這一小節里,存在著一個“想想做做”的板塊,這個板塊要求學生自制一個簡易的溫度計,材料容易獲取,且制作方便,教師可以嘗試帶領學生進行實驗。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驟,完成了溫度計的制作,并且了解了這種自制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原理。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要強調學生將廢棄的實驗材料扔進垃圾桶,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將剩余且可再次利用的實驗材料放回原處,引導學生珍惜資源;當所有人收拾完畢后,讓學生整理實驗臺,擦拭地面,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以及規則意識。
5.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除了校內的物理實驗活動以外,教師還可以嘗試為學生開展物理實驗第二課堂,將課外的實驗活動納入到實驗教學的范圍之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當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實驗基礎技能以后,教師按照學生的興趣需求,制定統一的行動計劃,積極組織好課外活動,從而配合實驗課程的開展。首先,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材所講的實際內容,對第二課堂開展的課外活動內容有所規劃。保證第二課堂活動能夠對校內實驗課程起到拓展補充的作用。然后在形式上要保證實驗活動所具有的趣味性。最后則是落實到位,將課內實驗與第二課堂的內容緊密地銜接在一起,達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目的。
6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要積極引入多媒體技術,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將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進行融合,可以有效彌補部分危險實驗不能夠在學校開展的窘境,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實驗其現象變化不明顯,或者現象轉化比較快,僅僅依靠肉眼很難發現其中的變化,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或者ash動畫演示的方式,將采取慢放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了解實驗發生變化的整個過程,豐富學生的認知。
三、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以及總結,我們可以發現實驗在物理課程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積極開展物理實驗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不過在當前物理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需要借助多樣化的方法進行優化,為學生創設更多物理實踐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峰.例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7):55-56,
[2]吳春芳.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以歐姆定律為例[J].文理導航(中旬),2021(1):47.
[3]唐明俊.信息化教育視域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融入微課的思考[J].啟迪與智慧(中),202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