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對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明確了其管理的內容,接著重點闡述了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對的三大現實挑戰,最后,對新媒體時代高校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策略進行了探索,提出了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5-0042-02
一、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現實挑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開放系統,外界環境的變化必將影響內部教育活動。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環境也面臨著相應的變化,從而產生了新的訴求。高校新一輪發展及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勢、新要求等現實需要,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須要進行整體、深入、全方位變革。
(一)管理活力需增強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化、科學化發展與其管理活力不可分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力的維系依賴其系統內部組織管理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管理系統的內外和諧運作,其和諧運作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管理,高效管理離不開優化管理,優化管理是組織管理的生命力。新媒體時代,要求高校管理隊伍提高其網絡綜合素質,提高其職業化、專業化管理水平,激發自我責任意識、規范意識、主動意識。通過關懷、尊重、激勵等柔性管理手段,高校得以進一步調動管理人員、思政教師、輔導員等工作人員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推動其在管理實踐中優化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統內外和諧運作,保證管理工作高效實施。只有如此,高校才能夠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活力。
(二)管理地位需加強
一方面,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高效管理需管理要素的協調一致配合。在管理實踐中,各要素不能夠“自覺”高效運作。新的媒介環境下,管理人員只有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云計算,才能夠把分散的各要素根據管理目標按照一定的規范實現空間上的有序整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充分顯現管理的整體效應。另一方面,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揮中心。高校面對新的媒介環境,倘若疏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會失去“領航”。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載體與指揮中心地位是在實踐中得以強化與顯現的。面對新的媒介環境,高校只有在優化管理中,才能夠切實促進管理要素的積極運作,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力的提升,企及管理目標,通過合理的規劃、實施、控制、反饋, 切實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地位。
(三)管理質量需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質量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序展開的重要保障,管理能夠有效協調各方積極因素,是確保高質量管理的關鍵。其一,通過無數社會實踐我們得以知曉,在有限資源、管理方式方法、管理技術水平一定,管理目標確定的情況下,加強管理及反饋調節,并在管理現實中及時予以創新改造,其實際效果大大優于管理不足、管理創新匱乏的狀態。其二,新媒體時代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長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明白高效率篩選有價值管理信息的重要性。其三,新媒體時代管理平臺趨向智能化,管理信息的篩選、處理、分析技術愈加先進,新媒體為高校管理升級提供潛在的技術保障。因此,高校只有優化管理,加強管理監管,高效篩選管理信息,才能切實提升管理質量。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路徑
新媒體時代,高校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革新,需要創設基于新媒體的新型管理平臺,力促開放型、多元型、立體網狀互動型管理模式,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從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路徑。
(一)創設高校新媒體管理平臺
1.開設新媒體理論教育培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需要提升自身的新媒體素養,被管理者同樣需要提升。管理不是管理者的“一家之事”,管理工作需要被管理者的配合,高校工作者與高校學生在未來也有可能會成為管理者,是潛在的管理者。基于此,高校應分類別開展針對管理者和潛在管理者的新媒體素養教育課程。對于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通過崗前培訓與職中培訓,展開系統性培訓、專題性研討和定期研修,側重于培養其新媒體實際應用部分的理論知識。對于高校學生,應重點對其進行新媒體價值方面的理論教育, 使其明確個體責任,內化媒體道德,踐行媒體德行,自覺提升新媒體素養。
2.打造新媒體實踐鍛煉平臺
新媒體實踐鍛煉平臺是高校創設新媒體管理平臺的關鍵一環。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工作者、大學生開展的新媒體理論教育需要在新一輪的實踐中予以檢驗。高校在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需創造性利用好學生班級微信群組、校園社團微信群組,發揮新媒體的信息及時傳遞功用,充分利用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依托全新數字化校園新媒體的“社交聯盟”;創造條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機會、有途徑試用新媒體管理平臺,切實發揮新媒體的管理助推作用。
(二)健全基于新媒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
現階段,高校需要“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高校需要完善管理機制,健全基于新媒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媒介素養教育機制
新媒體時代負面信息的傳播表層上是技術價值的負面顯現,究其根本,深層次上依舊是人的素質影響的結果,負面信息由人創造、由人傳播。為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工作隊伍能夠接受系統化媒介培訓,高校學生得以系統性提高新媒體素養、提高媒介信息甄別能力,高校有序化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理論課、打造實踐性媒介管理平臺,構建系統性、完善性、制度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媒介素養教育管理機制勢在必行。分類別設置系統性媒體素養教育培訓、媒體實踐平臺,建立階段性媒介素養考核系統,優化動態性媒體素養考核方式;開展高校專職媒體管理人員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員的交流渠道,推動媒體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協同發展,實現高校媒體素養教育活動的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媒介素養教育機制。
2.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融合機制
依托新媒體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融合機制,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切實融入高校具體化事務管理服務中、融入高校行政管理中,發揮思想教化的柔性管理作用。其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發展機制。通過新媒體實現課程教化與大學生日常思想品行相銜接的數據追蹤服務,克服已往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化”而與大學生日常行為表現不相銜接的“脫軌”問題。其二,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化管理相融合的發展機制。通過新媒體實現高校管理數據的集成化,對待突發管理事件、管理情況健全快速反應渠道,將信息化服務平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更好地契合,將數字化移動管理服務與數字化移動教育相融合,將新媒體的智能化、共性化服務與管理人員的個性化指導相結合,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融合機制。
3.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評價反饋機制
管理評價反饋機制是管理后續工作的重要一環,能夠對管理失效癥結進行正確歸因,進一步優化管理工作。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評價反饋機制需要健全管理信息反饋系統。反饋信息源是信息反饋系統的核心。高校可利用新媒體創建信息集成反饋控制中心,強化大數據的分析檢索、量化評估,完善信息采集渠道,擴大信息的橫向傳輸,提供精準信息管理服務。除此之外,高校還需加強對實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考核評估,發揮新媒體的實時性、互通性優勢,注重人的思想的動態發展變化, 優化管理工作的動態考核方式;利用新媒體的時效性、及時性特點,把握關鍵性反饋時機做好管理總結工作;優化管理工作的針對性評估方式,將精準評析與模糊評價監督反饋相結合,切實保證反饋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潔.“三全育人”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2):70-72.
[2]鐵錚,金鳴娟.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J].中國高等教育,2019(Z3):10-12.
[3]王楊.加強高校管理育人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19(12):107-111.
[4]張紅霞,趙金.自媒體時代大學生道德理性培育論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63-67.
[5]張睿.協同論視域下高校“三全育人”實施的機理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0(1):101-106.
作者簡介:
孔衛豐(1982年9月-),男,河南省濟源市人,講師,本科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從事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