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怡安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律師交流合作進入了新階段,必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方面發揮重要獨特作用。
中國企業正式進入國際承包工程市場已超過40個年頭,經歷了初創起步、穩步積累、高速發展和轉型升級四個階段。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推進,中國企業承攬的國際基建項目規模更是屢創新高,其中不乏單體合同額超百億美元的超大型項目。
然而,一邊是承建海外工程建設的步伐愈邁愈大,另一邊也面臨著工程糾紛的出現。這不僅影響了中企海外發展的進程,同時也不利于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合作。如何在兼顧對外友好關系又維護本國企業權益的情況下,更好地解決國際工程糾紛,讓中國涉外律師獲得更多的信服和認可,是中國涉外律師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挑戰。
在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官網首頁有一排醒目的文字—“法以砥焉,化愚為智;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正是堅守著這條準則,段和段律師事務所自1993年成立至今,一直是中國法律界頗負盛名的提供高端國際和涉外法律服務的律師事務所。
自2003年執業至今,辜超平已經成為段和段(成都)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四川省律師協會副會長。一路走來的20年,作為四川涉外法律業務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辜超平感慨萬千。
工作中的辜超平
聊到涉外法律業務的變化,辜超平講起了一段自己早期執業的故事。
2003年執業僅半年,辜超平就接手了當時德國西門子在川投資公司和一家中國公司的貨物買賣欠款糾紛案。在其他律師英語水平都欠佳的情況下,英語專業畢業的辜超平脫穎而出,做了德方公司代理律師。通過和外籍管理層的多次面對面溝通,辜超平將合同簽訂、合同管轄、訴訟保全、一審二審再審等訴訟程序以及法律分析寫成20多頁的法律服務報告,并全部翻譯成英文,讓外商一次性清清楚楚了解了中國民事訴訟的基本流程和該案的基本事實。經過38天夜以繼日的工作,辜超平成功通過訴訟保全使對方庭外和解償還欠款,順利幫助外商收回了近1000萬元人民幣的欠款。
雖已過去快20年,談起這段經歷,辜超平依然記憶猶新。他說:“在2011年以前,四川涉外律師法律服務屬于粗放型、散點式分布,真正懂法律英語、涉外業務的律師很少。但如今,四川已經涌現出了一大批年輕且專業能力強的涉外律師。”
這樣的轉變在辜超平團隊里也得到印證。2020年,辜超平團隊接到了國內某大型國有企業在尼泊爾投資水電站引發的施工合同糾紛。這起案子里,該企業由于前期沒有涉外律師的把關,在合同簽訂和履行中出現無數問題,以至于后來因施工標準不一致等分歧導致項目進展屢屢受阻,2020年又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項目建設徹底擱置。抱著保護自身權益和對國家形象負責任的態度,中方經過再三權衡,找到了辜超平律師團隊,希望他們進駐項目,理順這場紛繁復雜的國際工程糾紛。
從接案到結案,半年時間里,辜超平團隊用驚人的毅力和專業的法律素養完成了這場馬拉松式的國際工程糾紛談判。辜超平告訴記者,這半年時間,他們查閱了雙方上千份文件和往來函件,多次和對方通過線上視頻會議、線下郵件往來等方式溝通,尼方終于認可了中國提出的解決方案。
“現在的年輕涉外律師很厲害,當地人的英語口語很難聽懂,網絡也常有卡頓,但我們團隊的年輕律師們卻能通過視頻和對方進行順暢的溝通,這為我們的案子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年輕涉外律師的崛起,讓辜超平很欣慰,“專業素質很高”是辜超平對他們最多的評價。
辜超平律師團隊獲得諸多榮譽
辜超平坦言,四川涉外律師發展受限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導致在涉外律師人才培養上的深度和廣度與北京、上海等地相比還有欠缺,特別在涉外業務的廣度上,四川涉外律師在貿易摩擦、國際知識產權、爭議解決等方面經驗還比較缺乏;另一方面,四川除成都以外的市州,缺乏涉外法律服務,即使有從海外歸國的律師在這些地區執業,也會因為常年接觸不到涉外案件而轉投其他業務,造成涉外法律人員流失。
面對這些問題,辜超平認為不能簡單地僅從集中培訓中獲得鍛煉,更多地應該通過實戰提升專業能力。當然,這些問題也不僅是四川涉外律師才涉及,縱觀中國整個涉外律師行業都面臨機遇與困境并存的境況。
“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深入,讓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進程不斷加快。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加強企業公民權益保護的任務越來越繁重。目前,中國律師在國際商會(ICC)、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等國際經濟、貿易組織的專家機構、評審機構、爭端解決機構任職的人數還比較少,其中在高級別、關鍵崗位任職的更是寥寥無幾。中國律師在國際經濟、貿易組織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還比較弱,發揮的作用還比較小。
因此,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遲日大鄭重地提出建議,“要健全完善向國際組織推薦涉外律師人才工作機制,讓更多中國律師進入國際經濟、貿易組織的專家機構、評審機構、爭端解決機構任職”。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在2020年9月成都出臺的《成都市全面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實施方案》中得到體現,“圍繞保護好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四川自貿區法院、成都知識產權審判庭等司法職能優勢,成都的營商環境建設將推向新的高度,從‘進一步優化’到‘全面深化’”。
2021年2月5日,天府中央法務區正式啟動。據悉,中央法務區全面建成后,省、市、區三級法院將入駐“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天府中央法務區訴訟服務站”。屆時該服務站將打破空間界限和地域限制,系統集成三級法院司法職能實行一體化運行。三級法院集中入駐中央法務區統一辦公,將聚焦商事、知識產權、金融、自貿、涉外等重點領域糾紛。
“以天府總部商務區為核心承載區,我們將打造立足四川、輻射西部、影響全國、面向世界的法律服務高地。”天府總部商務區管委會法務區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天府中央法務區將形成集公共法律服務、法治理論研究創新、法治論壇交流合作、法治文化教育培訓、智慧法務、涉法務全鏈條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創新聚集區。
“‘一帶一路’律師聯盟對天府中央法務區很感興趣,建成后,這個國際性的律師聯盟也將入駐,為西南地區的涉外法律服務帶來更高水平的提升。”2021年1月13日,辜超平陪同“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秘書長實地調研考察天府中央法務區,并召開座談會聽取“一帶一路”律師聯盟成都中心辦公區籌備情況匯報。
“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秘書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國際事務高級顧問、副秘書長康煜在考察后發出感嘆:“‘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的入駐標志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律師交流合作邁出了新的步伐,進入了新階段,必將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方面發揮重要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