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湖北省政府批復同意竹溪縣脫貧摘帽。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地處鄂渝陜交界處的秦巴山區,是湖北省9個國家深度貧困縣之一。截至2019年底,竹溪縣累計脫貧 34856戶110062人,7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綜合貧困發生率從 35.39%降至0.26%。
竹溪縣生態環境優良,山場資源廣袤,林業資源發展潛力大。在深入挖掘資源潛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上,林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助力脫貧攻堅主戰場。
近5年來,竹溪縣發展林業特色產業基地41.6萬畝,其中新建茶園6萬畝、核桃基地1萬畝、油茶基地1萬畝、山桐子基地3.5萬畝、生漆基地6萬畝、耳菇林4.1萬畝、特色中藥材示范基地15萬畝、林下種植魔芋5萬畝、發展林下養殖業30萬只(頭)。目前,以茶葉、核桃、魔芋、中藥材、生漆、油茶、食用菌等為主的綠色產業基地總規模已突破100萬畝,帶動貧困戶2.5萬戶8.3萬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竹溪縣位于秦巴山區,地處北緯31度至32度之間,境內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占版圖總面積的70%,河谷幽深,晝夜溫差大,森林覆蓋率達到82.6%,植被覆蓋率達到84.7%,全縣境內生長著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是秦巴山區的“藥材之庫”。豐溪鎮所產的黃連、天麻、重樓、玄參、蒼術等是中藥材中地道上品,僅重樓就有7個品種,在國內少見。
竹溪縣與大專院??蒲袉挝婚_展合作,出臺得力措施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h政府成了藥材辦公室,從農業項目中對基地、倉儲、加工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每發展一畝藥材經驗收合格后獎補500元;強化稅務服務,制定農戶自產自銷的藥材享受免稅、農業合作社從事中藥材種植免征企業所得稅等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每年為竹溪縣合作社減稅降費超過2000萬元。
2012年,豐溪鎮農民劉才可在遼葉村成立了第一個藥材專業合作社,現在已與全鎮17個村1000多農戶簽訂了藥材種植合同,采用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的模式,種植藥材面積達1.5萬畝,合作社與全國20多家制藥企業簽訂了供貨合同,一頭連基地,一頭連市場,使深山藥材銷往全國各地。
豐溪鎮遼葉村1 組陳志權家中4 口人,夫妻兩人平時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收入4萬元;家中還種植蒼術、獨活、黃連和梭羅55畝,人均年收入達到1.5萬元。
豐溪鎮涼橋村海灃藥材專業合作社投入資金550萬元,流轉農戶土地,建起重樓300畝、黃連1000畝、白芨150畝。貧困戶段順民在家門口打上了工,自家2017年還種了3畝重樓,今秋收了2畝,純收入達10萬元,再加上打工收入,年收入有5萬元之多。
如今,豐溪鎮80%的農戶種植藥材,總面積超過3萬畝,成為鄂渝陜毗鄰地區的中藥材集散地。目前,竹溪縣豐溪、桃源、蔣家堰、中峰、水坪、泉溪等鄉鎮建立中藥材基地達15萬畝,藥材年收入2億多元,1萬余農戶2萬多農民依靠中藥材產業走上了致富路。
竹溪縣林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縣林業用地面積由“十三五”初的422.87萬畝增加到430.53萬畝,凈增7.6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74.03%提高到82.6%,活立木蓄積總量由1700萬立方米增加到1917.67萬立方米。近5年來,林業各項數據指標實現穩步增長。
竹溪林業在“十三五”期間,緊緊圍繞建設“全省山區綠色崛起示范縣”、踐行“兩山實踐”理論,實施“一核三區三廊”戰略,筑實厚植“綠色十堰”戰略支點、戰略目標,以增綠擴容、提質增效為重點,以坡地荒山綠化、門戶靚化和通道美化為抓手,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9.13萬畝、長防林工程建設3.6萬畝、造林補貼3.83萬畝、綠滿荊楚造林19.37萬畝、精準滅荒造林16.46萬畝、三廊提檔升級造林0.6萬畝,對全縣371萬畝天然林實施了有效管護,完成封山育林4.7萬畝、人工造林2.1萬畝,森林撫育30萬畝。
對于被納入“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之一的精準滅荒造林,竹溪縣建立“政府主推、鄉鎮主導、市場主體、部門聯動”的造林工作新機制,積極整合農業、林業、水務等部門的生態建設資金和產業建設資金,統籌用于精準滅荒工程建設,有效彌補了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并將參與全縣精準滅荒產業建設的業主、專業合作社納入全縣精準扶貧產業獎扶對象,有效地調動了市場主體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同時將植綠與造景、滅荒與富民、扶貧與扶產相結合,實施林業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現已完成精準滅荒造林16.46萬畝,發展了以生漆、山桐子、茶葉、油茶等為主的綠色產業,助力精準脫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已有156個涉林公司、企業、專業合作社、大戶參與建設,累計簽訂精準滅荒合同255 份,流轉荒山12 余萬畝,投入造林機械400多臺套,撬動民間資本1個億,完成滅荒造林13.1萬畝,帶動5000余貧困戶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為了把竹溪森林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竹溪縣以“全域旅游”為戰略中心,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世外桃源,生態旅游產業蓬勃興起。目前,竹溪已建成龍王埡生態觀光茶園、鄉趣綠之戀文體公園、黃花溝、石板河、營盤山、楠木寨、曾家寨、龍湖國家濕地公園、蓮花田園等11處3A級旅游景區。
竹溪縣圍繞“全域景觀,詩意田園”中國候鳥旅居縣定位,打響“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國心”品牌,以鄉村旅游景點建設為中心,投資新建農家樂、林家樂、漁家樂、民宿樂、莊園樂300家,觀景臺30個,攝影點50個,垂釣位300個,建設旅游公路200公里,游步綠道、自行車道100公里;啟動森林旅游觀光小火車項目,支持龍王埡和楠木寨提檔升級為4A 景區、天池埡和岱王溝創建3A級景區。
森林是竹溪縣最大的綠色資本。竹溪縣把生態旅游、森林康養作為林業生態價值的突破口,先后創建了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偏頭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八卦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萬江河省級大鯢自然保護區等綠色名片;成功入選全國 “詩意田園”十佳縣,“桃花島”入選全國森林旅游優選項目,匯灣 “貢茶小鎮”入選中國特色小鎮,梅子貢、龍王埡茶園獲評“中國最美茶園”。森林旅游行業直接就業人數達到8.6萬人,森林旅游年接待人次達到100萬,森林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6億元,財政收入6億元以上,輻射帶動5萬以上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共創建國家3A級森林旅游景區6個、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森林旅游示范點1個、湖北森林旅游名村1個。竹溪縣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中國候鳥旅居縣”“2019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珍貴樹種培育示范縣”“湖北省森林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竹溪林下養殖蜂蜜 秦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