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情》火爆破圈
目前,已經完結的《山海情》的豆瓣評分依然停留在9.4分的高位,打分人數已經突破了12萬人。不久前,制片人侯鴻亮、主演黃軒等主創紛紛發言的《山海情》創作座談會還登上了《新聞聯播》……這部脫貧攻堅大劇火出圈已是不爭的事實。
其實,不止《山海情》,稍早一點完結、看得人意猶未盡,都在期待第三部的《大江大河》,以及之前播出的《隱秘而偉大》,都實現了口碑、收視的雙豐收。主旋律題材電視劇也由此再度成為了觀眾眼中的“香餑餑”。它們到底好在哪兒?主旋律大劇該怎么拍?
在細節處見生活,在溫情中見人心
作為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海固的移民們在國家政策的號召、福建的對口幫扶下,不斷克服困難,將飛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渡胶G椤芬詷銓?、接地氣的敘事風格,溫情細膩的視角,描繪出扶貧路上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在體現主題的同時又串聯起角色的親情、愛情、友情等話題,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畫面中全體人物灰頭土臉的造型、簡陋的辦公室與漫天黃沙的戶外環境,高度還原了當地20世紀90年代貧困的生活狀態與自然地域特征,更是通過“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蚊子都能把人給吃了”“餓得直吐酸水”等村民看似幽默實則質樸真切的抱怨,全面立體地再現故事主角所處的環境,種種細節離不開一個“真”字,獲得不少觀眾點贊。
與劇中貧困、蕭條的環境產生鮮明對比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物是鮮活、生動、有情的?!渡胶G椤肪劢狗糯罅恕叭恕钡墓适?,以細節繪深情,將更多的溫情和“煙火氣”呈現給觀眾。新上任的年輕基層干部馬得福,懷揣著理想,幫助村民完成“吊莊移民”工作,又軟磨硬泡給移民村通電,最終帶領村民用行動兌現“塞上江南”的承諾;馬得福的青梅竹馬李水花被父親“賣”到鄰村,她選擇抵抗、拼命出逃,但最終為了父親向命運妥協,當丈夫意外殘疾后,又獨自一人撐起整個家,那句“這就是咱倆拴到一起的命”與流下的眼淚,真實又無力;馬得??吹侥贻p叛逆的弟弟馬得寶受傷時心疼的神情,消除隔閡后的兄弟情也讓人為之動容;還有馬得福和福建來的扶貧干部陳金山,兩人互幫互助,收獲了深厚的革命友誼,為劇情增添了不少笑點……網友評價道:“這部劇能夠追下去,是因為它寫實,是感動到心里的傳奇。”
《山海情》緊貼時代脈搏,把好故事講進了人們的心坎兒里,不少觀眾觀劇后還成了“精神村民”。許多人說:“看村民們種出蘑菇時,我開心得就像我自己種出來似的!天天操心他們蘑菇賣不賣得出去?!?/p>
從劇中汲取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同時也激勵著現實生活,有網友寫道:“我有朋友在一線扶貧,看起來蒼老很多,看了這部劇才意識到,扶貧干部付出了太多艱辛,我為有這樣的朋友驕傲”“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成為老師,希望能像《山海情》里的白老師一樣好”“現在銀西高鐵開通,甜羅高速也要通車了,家鄉大西北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致敬老百姓,致敬基層干部”
《山海情》為何牽動人心?《山海情》導演孔笙說,創作初衷是為了留住人類反貧困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片段,讓人們記住這個感人故事,而真實和真誠是《山海情》的創作秘訣。
“貧困究竟是什么?可能很多年輕人都無法理解。”孔笙坦言,在前期調研過程中,當地村民和干部頑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令團隊印象深刻。他還曾查閱到一本拍攝于2000年的相冊,相冊中西海固艱苦的生活條件讓他十分震撼。
“我們在講述這些故事的同時也秉持客觀性,不回避扶貧工作中會遇到的局限和困難,讓大家看到扶貧的艱難和不易。正是因為有著像劇中馬得福、張樹成、楊書記這樣敢于擔當的好干部和馬得寶、李水花這樣吃苦耐勞的普通老百姓,脫貧攻堅才會有今天的成就?!笨左险f。
《山海情》不單單劇情引人入勝,人物刻畫也入木三分。觀眾在關心劇中人物命運的同時,也好奇是否真有原型。孔笙透露,劇中角色確實有原型,但并非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一群人的縮影。“比如馬得福這個人物,有10多個人作為原型。”劇組將走訪了解到的故事融為一體,讓角色更精彩。
“希望讓大家看到,總有一些像劇中馬得福、凌教授、白校長這樣的人,愿意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孔笙認為,正因為脫貧來之不易,更要通過這部電視劇表達對老百姓的致敬、對基層干部的致敬。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說:“《山海情》之所以獲得廣泛的共鳴與共情,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做到了生活提煉、精神提純,既能腳下有泥,還能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處處彰顯博大的家國情懷,蘊含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價值追求?!?/p>
探索多元類型,奏響愛國主義的鏗鏘旋律
隨著“古裝熱”的逐漸散去,近代題材頗有回春之勢,尤其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劇作表現搶眼,不僅收視口碑雙豐收,而且越來越受年輕觀眾的喜愛。這類作品講述的故事帶有時代烙印,但彰顯的精神氣質卻能觀照當下,使創作被賦予了一種現實主義風格。
《隱秘而偉大》《瞄準》《勝算》《秋蟬》《新世界》《局中人》《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將個人與國家的命運交融在一起,將從個體“小我”升華到歷史“大我”作為敘事邏輯,觀照社會轉型變革中人物的心理嬗變和情感波瀾,從而洞察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比如,《隱秘而偉大》講述心懷正義的小警察顧耀東,遇到地下黨沈青禾、夏繼成后,歷經困惑、磨礪,最終成為出色的共產黨員的故事;《瞄準》中的狙擊搭檔“水母”和“牧魚”,隨著信仰不同走上了對立面;《局中人》的沈林與沈放兄弟原本分屬不同陣營,卻因共同的信仰一起投身到革命浪潮中;《鬢邊不是海棠紅》里京劇名伶商細蕊與愛國商人程鳳臺從因戲結緣到并肩奮斗,最后堅定了振興國粹的信念和以身救國的崇高理想。
這些年代戲以歷史演變為主軸,用帶有“煙火氣”的鏡頭細膩刻畫、真實呈現復雜情境里的人性和情感,拉近了觀眾與那個時代的心理距離,使熱血青春與信仰成長交融、個人抉擇與國家命運結合的故事更具代入感,在潤物細無聲中抒發了主流價值。這些作品的成功說明、無論表現什么年代的作品,只要實現與現實社會的有效連接,使主題與當下的時代精神同頻共振,就能具有激勵人心、凝聚人心的感染力量。
總而言之,2020年中國電視劇在熒屏上呈現出多樣性和高質量的發展態勢,在人、事、情這三個關鍵元素上下足了功夫,讓有意義的故事有意思、有意思的故事有意義,承擔起了謳歌時代精神的神圣使命。文藝作品應把滿足人民對文化的需求與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相統一,這為電視劇行業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相信從業者們能直面機遇,迎接挑戰,以更多高質量的藝術表達,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