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被稱為“時代影像志”,具有獨特的思想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傳播價值。相關數據表明,近年來國產紀錄片年輕觀眾激增,觀看紀錄片成為年輕人認知和探索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回首2020年,驚濤駭浪的一年,重大事件波濤洶涌,日常生活仍在繼續,紀錄片經住了考驗,以真實的影像和斑斕的色彩為中國留下一份不可重復的珍貴記憶。
記錄時代? 歷史印記
這是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戰斗。紀錄片工作者與醫護人員一樣第一批沖上前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2月3日播出微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以每集5分鐘篇幅,及時傳播發生在武漢的現場故事:護士自拍醫院隔離病房里的救治場面,火神山醫院施工,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增援者,留守武漢的英國憨豆先生模仿者逗逗先生……這些短暫的、甚至不夠專業的影像傳遞了武漢的真實感和現場感。
隨著時間發展,疫情紀錄片逐步以科學精神和理性態度觀察生活,捕捉影像,以不同景別反映抗疫進程。紀錄片《同心戰“疫”》《人間世》《生命緣》捕捉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故事。特寫紀錄片《生死43天》記錄了搶救一個孕婦感染者驚心動魄的43天,突出了生命至上的人文關懷。
真實性是紀錄片的底色。作為“在場者”,紀錄片需要走進現實生活。
在脫貧攻堅主題方面,紀錄片《最是一年春好處》講述了湖南八個不同的農村地區扶農助困、鄉村振興的故事。《決戰脫貧在今朝》講述了全國20個省份40多個貧困村的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正在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故事,回答了“扶什么”“誰來扶”和“怎么扶”的問題。《決戰脫貧在今朝》總策劃、總撰稿孫杰介紹:“層層遞進的影像探尋,捕捉到了多個扶貧攻堅之戰中的典型人物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代表性瞬間,使得《決戰脫貧在今朝》充滿了內在的邏輯張力,觸動人們的心靈?!?/p>
此外,《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了和平》《英雄兒女》等紀錄片聚焦志愿軍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凸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內涵和現實意義。中國紀錄片人用專業水平和紀實精神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為歷史和現實留存下一份珍貴的“國家相冊”。
多元文化? 冷暖人生
2020年,中國紀錄片呈現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現實的復雜性。
文化紀錄片格外豐富,開辟了一片獨特的美學風景。文學紀錄片是本年度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文化事件。《掬水月在手》《偉大的詩人杜甫》《文學的故鄉》《文學的日?!返茸髌肺难棚L流,搖曳生姿,以文學之美熏染忙碌中的蕓蕓眾生。
《掬水月在手》以96歲高齡的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為對象,采用北京四合院結構,“文學啟蒙的大門;體會苦痛的脈房;師從顧隨、窺見文學堂奧的內院;文學研究成果盛放的庭院;鵬飛美加、復而歸國奉獻教育的西廂房;終章無標題,滅而后空”(陳傳興導演語)。電影以詩詞之美烘托葉先生詩學歷程與多舛命運,《秋興八首》將葉先生與杜甫連結一處,貫通古今,以詩渡人。這部關于詩詞的影片本身就是一首詩,壁畫、石雕、唐代銅鏡、五臺山寺廟,茫茫雪原上一行足跡,流動的意象漂浮于黃河、洛水——中華文化之河。
比文學藝術更廣闊的是歷史文化。《中國》《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朱熹》《西泠印社》《與古為友》等影片呈現了年度文化紀錄片的實績?!吨袊芬?2集篇幅講述了從春秋到唐代的文明演進歷程,著力于制度、文化、經濟與民族,突出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主體脈絡,從老子孔子、諸子百家到獨尊儒術、佛教東漸、文明融合。《中國》的電影美學令人驚艷,它放棄了劇情化再現方式,全景為主,慢鏡頭,意象化,營造歷史氣象,為紀錄片的歷史表達探索新空間。《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延續了前兩季的風格,藝術表達更加自由,狂放不羈。
華彩中國? 美食人間
2020年,中國紀錄片里的世界河山生輝,風味飄揚。
《航拍中國》第三季延續航拍品牌,選取河北、吉林、山東、山西、安徽、湖南、天津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呈現自然風光和地方文化。與前兩季不同的是,本季特意拍攝了某些景象的四季風情,釋放時間的魅力。美國國家地理與五洲傳播中心合拍的《星空瞰華夏》同樣來自空中俯瞰,它通過遙感衛星,從太空觀看中華文明遺址,如長城、元上都、石峁遺址,并以三維動畫重現歷史奇觀,展示古老中國的智慧。
美食依舊是這一年最受追捧的主題類型?!讹L味人間》第二季延續了風味品牌的強悍魅力,在世界范圍里拓展美食版圖,以一絲文學品味點綴食物的活色生香,引發新一波收視狂歡?!讹L味原產地》《早餐中國》《宵夜江湖》《一日之食》各具特色而又相互生長,將美食紀錄片進一步細化。《老廣的味道》《江湖菜館》《大地私宴》《面面大觀》等美食節目也各有千秋。值得特別提及的是,《風味原產地》通過市場銷售進入美國奈飛網絡,已傳播到世界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0滄海橫流,風雨兼程。紀錄片直面新冠疫情,擔當媒體使命,以紀實美學記錄社會,激揚文化,為波瀾壯闊的時代留下一幅精神肖像。2021已然來臨,期待紀錄片深入泥土,擁抱生活,錘煉美學,跟蹤時代,創造出更加多元共生的紀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