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褚振江 谷澤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萍甲粤⒆詮?,是我們主動求變識變應變、因時因勢而動的戰略選擇,是對科技創新規律認識的豐富和深化。如何回應時代對科技創新提出的更多更高的要求,讓自立自強生長扎根,是我國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答題。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科技事業在黨和人民事業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全面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深入研判國內外發展形勢,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
科技自立自強是強國的標志,是應對大變局的底氣。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是我們黨在長期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基礎上,主動應對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和國際競爭格局新變化、新挑戰,準確把握我國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出的重大戰略,是新時代我國創新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戰略任務。只有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科技創新整體能力和水平實現質的躍升,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制高點,有效解決事關國家全局的現實迫切需求和長遠戰略需求,引領和帶動經濟社會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展。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和知識產出大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十四位。不斷涌現的最新科技成果,是自主創新的有力注腳,增強了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底氣。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買是買不來的,只能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從根本上改變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自立自強的勇氣,勇攀科技高峰,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
前不久,龍芯發布新一代自主指令系統架構,讓“中國芯”自主化再進一步。這得益于20 年來,龍芯團隊從零起步,走自主研發道路,啃下一個個硬骨頭;“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背后是科研團隊多年持續攻關,攻克了控制、浮力材料、水聲通信等一系列世界性難題。眼下,在工業軟件、科學儀器、醫療設備等領域,各行各業的科研人員正在奮起直追。這說明,只要保持定力、下大力氣,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科技發展主動權。
“天問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北斗導航全球組網,“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近年來,基礎研究和工程科技領域捷報頻傳,折射出我國科技實力的整體躍升。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必然選擇。只有加強基礎研究,勇于探索、突出原創,拓展認識自然的邊界,開辟新的認知疆域,才能筑牢科技創新的基石。基礎研究也是國防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我們必須重視基礎研究,加大國防基礎研究投入,科學布局、穩定支持、久久為功,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為加快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積累后勁。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更加堅定了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驗證了我國科技創新有迎難而上、敢打硬仗的能力,也積累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的寶貴經驗。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有強大的制度保障;我們有較為完整的科技創新鏈、產業鏈體系,足夠的韌性支撐了較強的突圍能力;我們有龐大的市場容量和巨大的技術需求,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樹立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還應正視差距,主動謀劃,提前布局,辦好自己的事,充分釋放科研人員的潛能??萍脊リP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重點投向戰略性、關鍵性領域,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我們既要自力更生,盡快突破前沿技術,又要堅持開放合作、交流互鑒,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求我們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集中精銳力量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求我們打造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主力軍、國家隊,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巴七M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要求我們努力破解阻礙科技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充分激發和釋放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制度保障?!皹嫿ㄩ_放創新生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要求我們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動謀劃和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我國科技領域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建設全球人才高地”,要求我們既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又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讓人才隊伍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同時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出五個方面重要戰略部署和重點任務,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是我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和重點任務,完成好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