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云峰
不久前,203所“某捷變信號發生器”項目通過鑒定驗收,標志著他們在微波設備研制的產品化道路上又立下了一個關鍵性里程碑。該項目是一個重要的測試儀器產品化研制項目,突破了捷變信號產生、寬帶數字I/Q 調制等多項關鍵技術,申請了6 項國家發明專利,信號捷變速度等關鍵技術指標相對國外同類產品提升近一倍。該產品的成功研制滿足了雷達、通信、電子對抗等領域對捷變信號的應用測試需求,有力提升了電子設備在捷變信號下的測試水平及復雜電磁環境的構建能力,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顯著的經濟價值。
該項目立項論證之時,恰逢研究室進行“科技創新、二次創業”的產品化、產業化布局之際,在捷變信號產生方面他們本身就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捷變信號發生器研制也正是一個重要產品化方向。該項目絕對是自身能力提升、打開產品化進程的大好時機,故在獲知項目立項的相關消息時,研究室果斷決定:積極備戰,全力競爭。
2017 年9 月29 日項目論證信息發布,9 月30 日論證需求對接,10 月8日項目論證開始。面對如此緊急的任務,時任研究室主任的李副所長親自帶隊,完成了材料的搜集和一系列報告的編寫,如期完成了現場答辯并成功贏得了該項目。但面對的困難顯而易見:技術難度大、任務壓力大、產品化經驗不足。為了能夠在微波設備的產品化道路上更進一步,為了能夠一窺“山頂”的風景,項目團隊沉著應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此踏上了一條艱難的“登山”之路。
該項目技術難度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全頻段頻率捷變時間、功率準確度等技術指標,更是達到了國際先進的水準。面對如此艱巨的挑戰,項目團隊懷揣初心不變、使命必達的信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為了滿足所規定的產品特性,對每一種功能要求都是認真分析,對每一項技術指標都反復論證。為了使所設計的某捷變信號發生器達到更高、更完善的技術狀態,對每一個電路都仔細推敲,對每一個數據都反復確認,更是在不同的試驗條件下多次進行測試、驗證。在電路調試階段,曾經為了獲取一個較好形狀的信號波形,將一個電容反復更換了十余次;曾經為了獲取一組準確的數據,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連續試驗、測試幾十個小時;曾經為了趕上某個時間節點,連續奮戰不知多少個晝夜……。
“某捷變信號發生器”定位為一臺市場化產品,其本身涉及微波電路、數字電路、控制軟件、機械結構、人機交互、工業化設計等多個專業,還要符合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測試性、安全性、環境適應性、電磁兼容性等設計要求,是一個完整的、復雜的系統級產品,需要項目團隊中各個專業人員的密切合作,共同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技術研究他們有底氣,產品化設計卻經驗不足,為了達到設計目標和預期效果,項目組成員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反復修改,為了一分效果,愿意付出十分努力。
成長的道路上步步艱辛,前進的征途中風雨兼程,項目團隊就這樣一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由于研究所是首次從事該管理部門該類項目的承研工作,對研制過程中時間節點的把控、檢查與考核方式、關鍵材料的準備、重點注意事項等內容都缺少相應的經驗,整個承研過程可以說是“摸著石頭過河”,一路磕磕絆絆,并不順暢。在進行某個時間節點檢查時,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所準備的材料與所需要的材料出現較大偏差,面對這些類似突發情況,項目團隊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補救,發動一切資源去應對。就這樣,在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在2020 年的年底前,他們走完了從立項論證、方案論證、中期評估到初樣審定、項目驗收的整個過程。一路上翻山越嶺、過關斬將,過程是辛酸的,但結果是令人欣慰的。他們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某捷變信號發生器”項目的鑒定驗收是產品化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性勝利,該項目為捷變信號發生器“基本型、系列化”的產品化進程鋪平了道路,為研究室信號發生器專業和復雜電磁環境專業的深度融合與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為研究所在測試儀器領域拓展更大的空間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某捷變信號發生器”項目的鑒定驗收也引來了國內眾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業等單位的高度關注,紛紛與他們積極溝通和聯系,表示了濃厚的合作或采購意向。當前的成績來之不易,他們表示一定要守護好、運用好、發揮好,一方面要做好當前產品的優化升級和市場推廣,另一方面要做好后續的深度開發和成果轉化。
為了雪蓮花的盛開,他們愿意用心去呵護,用愛去澆灌,踐行光榮的使命,兌現曾經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