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隆葵
(廣西賀州市圖書館,廣西 賀州 542899)
眾所周知,隨著2018年文化與旅游部掛牌成立,標志的文化與旅游產業之間的融合關系正式確立,開辟了全新的文旅融合新時代。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服務載體,必須要在融合過程中發揮支撐作用,利用文化服務與產品的創新,提供基礎的保障與推動功能,促進文旅融合步伐的科學邁進。
回顧以往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脈絡,公共文化服務理論與實踐之間保持著清晰的發展,其服務創新的內涵也處于不斷演進的狀態。在如今的“十四五”規劃之中,公共文化服務成為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是實現文化與旅游產業之間推進的關鍵環節,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與公共文化服務密不可分[1]。簡而言之,公共圖書館的現代職能,就是要打通產業與事業之間的邊際,基于融合的角度促進產業振興發展。從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領域分析,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文化資源與信息共享屬于支撐方式,是借助行政計劃與合理調控,將市場競爭機制與服務事業有機結合,更進一步地滿足公眾文化需求,在信息共享與資源對接中,不斷拓展產業之間的融合范圍,使文化供給與文化需求之間達到完美平衡。
文化服務與旅游產業的結合,成為服務以旅游為目的旅客群體的重要方式,通過旅游產業中文化服務的有效融入,改變了以往公共圖書館的靜態服務模式,采取更加主動的方式參與提供旅游文化供給,吸引更多的游客加入文化服務活動之中,使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渠道獲得拓展,打破以往服務職能和范圍上的局限性。針對文旅融合的特點與規律,公共圖書館應基于服務創新方式,利用豐富多元的文化滲透渠道。比如,公共圖書館可以立足于現代信息技術,全面開展線上宣傳與推廣,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手機APP等渠道,制作短視頻、推文或者旅游文化簡介,為游客全面展現地域風光與文化特色,包括神話傳說、歷史人物、風土人情等,激發游客對休閑旅游的興趣,從文化感知的層面優化旅游體驗。線下服務中,則可以利用民宿、機場、景區等實體,建立公共圖書館分館,通過豐富趣味的文化活動,激發游客閱讀書籍、享受文化服務的欲望。
現階段,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不斷增強,社會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普遍上升,形成了更為巨大的文化服務缺口。文旅融合理念的提出和發展,適應了當前時代的變革趨勢,公共圖書館的受眾群體也隨之擴大。由此,公共圖書館勢必需要結合實際,從多角度對創新價值進行挖掘,以彰顯公共圖書館持久的推廣與服務價值。
比如,在文化事業不斷振興的背景下,如果單純的立足于建筑外觀的創新設計,那么僅能夠反映出比較片面的發展價值,讓游客將公共圖書館作為“網紅打卡地”,這將嚴重忽視其所蘊含的文化屬性,導致圖書館的創新將面臨更大的局限[2]。為此,在文旅融合時代特征下,公共圖書館更應當強調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融合的職能,以個性化、特色化的姿態展現,從而獲得服務內涵的創新,這才是未來挖掘融合價值的本質。如不斷豐富圖書館的文化服務資源,提升閱讀推廣效果,升華公共文化影響力,將文化價值作為主要突破,才能真正形成創新價值,夯實文旅融合的基礎。
倡導全民閱讀、共建書香社會,已經成為傳播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的時代召喚。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力量,也是重要的閱讀服務陣地,有著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3]。隨著文旅融合發展的不斷交融推進,全民閱讀服務格局和概念發生了變化,文化服務的群體、區間和空間都得到了極大地拓展和延伸[4]。
賀州市圖書館正是在這樣的驅動下,因地制宜,根據賀州市本地旅游資源和優勢,積極找準切入點,大膽嘗試,從服務思維上創新服務范圍和新模式,在賀州較有名氣的景區、鄉村旅游景點、酒店建設旅游閱讀示范點7個。如岔山旅游閱讀示范點就設在人員較多、鄉村旅游比較紅火的富川縣朝東鎮岔山村旅游景點,岔山村是富川縣有名的傳統古村落,古街、古商場、古風雨橋、古戲臺等古建筑保存完好,村子始建于明代初期,興盛于明代中期,距今已經有600多年了,是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岔山村歷史文化底蘊渾厚,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地域與湖南省交界,村外走百米即可到達湖南,因此有秦漢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的美稱。閱讀示范點正是設在岔山村古街中,示范點內配置有圖書300多冊,以賀州風土人情、名家名作、旅游及地方特色經典書籍等為主,另外示范點內還增設有地方特色美食、茶咖、音樂、讓許多旅游者駐足欣賞和靜雅閱讀,美美地享受旅行中閱讀的樂趣。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所承載的服務與功能愈發豐富,不僅承擔著社會文化服務事業發展,同時也成為未來旅游信息的銜接者和助推者,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公共圖書館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為地方旅游業提供更好的信息資源服務,已成為當前及時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公共圖書館在國家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逐步建設成內容豐富、富有地方特色、種類多樣、覆蓋面廣的數字化資源庫(中心)。為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自身資源優勢,促進旅游業的服務和創新發展,首先要整合自身數字資源,把自建的特色資源數據庫、特色資源共享平臺中心以及與旅游有關的數字資源融合為一個旅游特色資源中心,通過現代化網絡技術為地方旅游業服務,一是與各景點互通,在景區的服務終端上展現地方歷史、山水、景區文化和線路,讓游客及掌握地方旅游信息和歷史文化知識,二是通過新媒體的服務視角,傳輸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通過高速的網絡服務平臺展現和宣傳本地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為旅行都提供便捷高速的旅游信息服務。
總而言之,隨著文旅融合格局的深入發展,公共圖書館勢必迎來全新機遇。因此,必須要緊貼時代發展的需求,著眼于文化服務與旅游產業融合大勢,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方式、內容及外延,主動尋求變革和創新發展,深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價值,確定完整有效的發展趨向,在保持自身特質的同時厘清創新思路,在文旅融合浪潮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