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學瑩
(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0)
當前延邊在全面小康社會已進入了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關鍵期,民營經濟作為延邊創業就業的重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以及財政收入(稅收)的重要來源,在推動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和改善民生的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關乎群眾生活質量水平的民生問題,更加事關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矛盾、社會穩定,因此解決好特殊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發展意義。
以2020年上半年數據為例,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業務預計增長3%,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7.5%。醫藥行業整體低迷,從目前趨勢看,預計全年降幅在8%。酒、飲料行業消費市場需求不足,預計全年降幅在15%。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吉林紫金銅業下游產業開工不足,公司主要產品陰極銅市場價格同比下降13.5%,預計全年實現產值下降20%。分析第二產業,受影響最嚴重的2020年第一季度,受影響延邊274戶(統計年報數據)規上工業企業中多數企業開復工時間延遲到9日以后。截至三月末,延邊274戶(統計年報數據)規上工業企業中復產企業有187戶,復產率達到68.2%,50戶重點企業中復產企業41戶,占比達82%。規上工業企業用工人數總計為50899人,復工(返崗)人數35263人,占比達到69%。前兩個月總體開工率僅維持55%左右,尤其對2月份和一季度工業經濟增長造成嚴重影響。
政府層面,為刺激生產消費,拉動內需延吉市、龍井市分別發出了《關于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帶頭消費購物助力企業渡過難關的倡議書》以及《關于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帶頭消費支持經濟發展的倡議書》。為帶動當地實體經濟發展,以延吉市為例,兩期消費券活動延吉市級財政共投入2050萬元,共發放8萬個消費券包24萬張消費券。為推動線上經濟,州委州政府投入了“延邊州民營經濟服務平臺”,涵蓋金融服務、政策幫享、困難幫解、項目對接等9大板塊,整合上下游資源,提供設備、場地等全方位服務。
制約我州民營經濟發展的因素包括企業思想認識、自身管理等方面,還有社會環境外因下的人才、土地、服務環境等方面,單獨分析特殊時期下:
發布政府倡議書。此舉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是效果不顯著。原因在于特殊時期,個人消費欲望急劇下降,生產消費信心不足,企業收入減少,產出減少,個別企業不得已采用了停產停工,或者降薪裁員的方式保全企業,減少損失,黨員干部人數雖眾多,但是消費能力有限,因此對恢復經濟的作用影響甚微。
發放政府消費券。實踐證明政府采購對民族地區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消費者“報復式”的消費,使得生產經營者在經濟形勢下行的環境下獲益,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消費者、生產者及經營者的信心。但是,為了避免政府消費券被不法利用,套取進入私人口袋,而未真正流通到市場,在消費券的使用范圍上,政府選擇了包括延吉市百貨大樓、千盛購物廣場、中關村等在內的具備一定規模的消費場所,但是仍有相當數量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正面臨著資金周轉困難、客流量過少、入不敷出甚至資不抵債的問題,正在主動或者被動的從市場上淡化,直至完全退出市場,可以說消費券的活動惠及的只是一少部分企業,其余各種民營經濟主體仍在等待發展機遇。在政府采購合同中,也應適度考慮將一定比例的份額留給小微企業。
利用“民營經濟服務平臺”。在大數據時代,電商平臺迅速發展,單純的線下經營已經不再適合企業的發展速度,線上競爭優勢越發重要。借此機會,民營企業與政府合作,能夠利用政府搭建的公益服務平臺進行銷售,對企業本身而言,既是一次超前的嘗試,也是樹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消費者信任度的良好契機。盡管首次直播初見成效,但是今后相關部門仍需致力于研究如何全面提升平臺知名度、使用率,借助傳媒等多種方式擴大宣傳影響力,提高消費者的互動參與程度,進而引導消費者的消費熱情。此外,該平臺還應該發揮多元作用,幫助企業擴大生產銷售規模,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換言之,就是幫助企業解決其生產和經濟發展問題,輸血和造血并重,且更強調造血功能。
本文通過對特殊時期延邊地區經濟指標分析,進一步證明了將宏觀經濟學理論中才財政政策應用于恢復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有效性,特殊時期恢復經濟任務緊迫且艱巨,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多措并舉對政府的決策水平提出較高要求,同時需要依托企業、消費者等眾多主體共同實現,筆者既是作為政府的工作人員,同時作為民眾消費者,結合個人經驗,對政府層面的應用決策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