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四川省瀘州消防救援支隊,四川 瀘州 646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面對安全危險形勢愈加嚴峻,越來越復雜的任務,面對配備到位的更加品種復雜的高技術消防裝備器材,以及更加規范的資產管理,如何加強消防裝備器材的建設與管理,提高裝備器材保障水平,實現裝備器材的最佳配置,實現裝備器材的最優管理,實現人裝的最大結合,發揮裝備的最大效能,是推動改制后綜合應急救援所需裝備建設發展,提升隊伍打勝仗能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建設綜合應急救援國家隊、主力軍的要求,在日益重復雜多變的災害救援的過程,還是存在各種各樣的短板問題,有其中車輛裝備的短板原因,無法滿足滅火救援的需要,不能發揮應有的戰斗力,當前消防裝備建設中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裝備配備結構不合理。近年來很多基層隊伍在謀劃裝備建設過程中,把重點放在基本作戰車輛和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的配備上,基本能夠滿足常規災害事故處置的需要。而處置“高地大化”等場所復雜災害的高精尖裝備配備則不足,裝備配備結構不合理的短板日益凸顯。
2)裝備配備標準不統一。就目前的消防裝備生產和配備來看,無論是技術標準、配備標準還是使用標準未進行統一,車輛裝備品種多樣,產品規格及標準各不相同,甚至一個基層隊站的同一類裝備器材都各式各樣,降低了車輛裝備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消防裝備的種類的多樣性拓寬了滅火救援的專業性和多元性,但同時增加了基層指戰員平時對器材裝備的維護保養難度,尤其在多量參與的綜合性重特大災害事故的滅火救援行動中,由于使用的消防裝備型號各不相同,標準各不一致,使各參展力量之間的消防裝備難以實現資源共享,給各消防基層隊伍的協作帶來了難度,降低了機動性。
3)裝備維修保障能力不足。執勤滅火過程中,維修和使用逐漸暴露出不一致,給搶險救援和滅火戰斗帶來了負面影響。消防救援隊伍裝備器材品牌多、型號標準不一致,售后及維護保養很難及時跟進,造成使用維護困難,很多時候只在進行滅火救災時使用,忽視滅火救災后的保養和維護。由于近年來經費保障較為充足,根據配備標準每年都相應增加新的裝備。在裝備使用中,基層單位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新裝備上,忽視了保養使用過的裝備,加之指戰員不了解各類裝備儲存、使用和維護上的要求違規存放、過度使用、帶病作業等失誤造成裝備損壞、損毀。
4)裝備人才機制尚不到位。與裝備配備、裝備建設、裝備規劃的相對超前性相比,我們在消防裝備管理、消防裝備人才培養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消防裝備人才分布不均,人員參與培訓少,經常性地從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抽調選拔優秀人才,使得本來就十分缺乏消防裝備人才的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更加捉襟見肘。消防裝備人才能力素質不足,很多指戰員對裝備技術知識掌握不夠,面對科技含量高的消防裝備的應用,基層單位相當一部分指戰員缺少對裝備知識的學習。消防裝備人才流動率高、利用率低,當前的裝備人才隊伍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撐以及合理的編制分配,導致人才嚴重流失。基層中隊的裝備人員在消防救援隊伍期間大多是骨干,必須做到責任到人,很多剛對裝備應用自如,有可能退出隊伍,不得不另外選排人員重新掌握、熟悉設備。
5)裝備效能發揮不明顯。基層單位對裝備建設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的思想。基層指戰員對裝備器材操作、管理和保養在思想上就不重視。通過部分公開開展的裝備效能調查反映出了很多基層裝備管理中的問題。高精尖裝備價格昂貴,培訓、演練或實戰應用后如出現問題和故障,對高技術裝備不會用的現象比較突出;對于舉高消
防車,大部分指戰員只知道舉高滅火和救人,不知高層供水、器材輸送、火情偵查、圖像傳輸等作用,導致在實戰中應用情況不好。
為解決這種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狀況,實現在消防救援隊伍改制后新形勢下加強消防裝備的建設,適應國家隊和主力軍的建設需要,就應盡快將裝備轉化為戰斗力。如何管好、用好這些裝備,使其發揮最大效能,做到人與裝備的最佳結合,更好地為消防工作提供良好的裝備保障,是當前消防救援隊伍面臨的一項新的挑戰,各類高、精、尖裝備不斷充實到消防救援隊伍,使得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
1)建立起統一的消防設備標準。當前跨區域作戰越來越頻繁,為消防裝備的跨地區資源配置創設條件,也為跨地區救災工作減少阻礙。要加強對消防裝備質量進行監管的力度,及時地發現和處理存在問題的消防裝置,確保消防裝置的性能。規范好老舊消防設備的處理,及時更換老舊消防裝備。基層單位要嚴格遵守消防裝備管理及建設的規章制度,使消防裝置型號統一化逐步得到落實,從而使消防裝置的管理及建設向著科學穩健的方向不斷發展。
2)強化裝備維護保養能力。因此要安排專業人員對消防設備進行日常的養護與維修,保證消防設備的功效在使用期限內能夠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提升消防救災的效率對功效差的老舊消防設備及時報廢淘汰,加大資金投入,為消防員配備適應新行動需要的消防車輛和裝備,推動消防裝備的更新和升級,實現實戰化強的消防裝備的推廣,保證裝備質量的提檔升級和使用功效,使消防救援隊伍能夠有足夠的專業裝備投入到救災過程中,迅速滅火和搶救相關人員。
3)強化裝備人員的隊伍建設。無論是常規器材還是特種裝備,管理都離不開制度的健全和落實。然而,制定和落實制度的主體都是人,且使用人、物、資金等服務對象的依舊是人。因此要加強人才培養力度。要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引進優秀人才是發展壯大裝備人才隊伍,使裝備消防救援隊伍具有全面充足的人才儲備。加強裝備技師的培養管理,可以采取以會代訓或依托地方職業技工學校進行培訓,可以邀請專家和研發人員授課等方式提高管理使用裝備水平。建立裝備人員管理新機制,裝備管理人員的選拔應根據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任務需要,建立目標考核機制。通過建立目標考核機制,督促學會學精運用裝備管理信息化手段,促進裝備管理規范化發展。
4)加強裝備日常管理建設。從裝備效能信息的評估入手,實現適合轄區災害特點的配置,地域環境和經濟環境的影響,但管好用好現有的裝備,發揮其最大的效能,是當前裝備管理工作面臨的一項首要任務。為了更好地對消防救援隊伍的器材裝備進行優化配置,根據評估轄區災害風險情況進行車輛、裝備配置,切實提升災害的處置能力。另外確保科學地對裝備的管理維修和以及操作維修人員的培訓。及時整理資料臺帳,專門人員管理檔案,建立嚴格的移交制度。另外積極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電子檔案,并進行備份,以備隨機調用,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率。
總之,隨著社會消防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政府對經費的投入也不斷加大,消防救援隊伍的裝備建設有了質的飛躍,消防裝備建設事業要科學規范,從而確保搶險救援工作能高效有序開展,促進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