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曦
(貴州省貴陽市消防救援支隊,貴州 貴陽 550081)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火災損失持續增長的壓力和群死群傷火災多發的愈加嚴峻,工作挑戰增大。而且隨著法治社會不斷完善,群眾法律意識維權意識不斷提高,這對火災事故調查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火災發生后,民事經濟糾紛而引發的火災重新認定的案例逐年增多,這也對火災事故調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社會面對火災調查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火災的社會關注比較大,火災調查挑戰大。消防機構改革后職能的變動,原本大部分行政審批權限由其他只能承擔也給火災事故調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當消防機構的火災原因認定與利益方意愿、利益不一致時,就會提出火災原因重新認定的申請,這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1)部分基層單位重視程度不高。基層消防救援隊伍承擔著轄區防火滅火及搶險救援工作,專業火災調查力量較弱。與日益提高的火災事故調查工作要求相對應的是,火災事故調查工作在基層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由于配有專職火災調查人員的單位較少,大多單位火災調查工作的人員是由執法監督人員來承擔,導致調查不專業、證據收集不到位、原因認定粗糙等,在火災原因認定書中,不明原因的火災較多。
2)火災調查方法簡單陳舊不規范。在火災調查工作中,經驗法則使用較多,數據分析較少,致使火災原因認定結果的科學性較為薄弱;勘驗器材使用率較低,由于基層火災調查人員處理的一般火災較多,走簡易程序較多。使用了勘驗器材,也主要使用挖掘現場的工具,對于數據測量器材幾乎沒有使用。存在物證提取不規范,部分調查人員在提取物證時程序不規范,對提取到的物證分析不到位,致使物證與物證之間未形成證據鏈。
3)火災調查人才不足,機制不順。當前基層消防救援隊伍人員數量、專業裝備、技術手段和人員素質質量都嚴重滯后于實際需要,制約了火災事故調查發展的關鍵。目前很多基層消防機構沒有設置專門的火調機構,只是將相關業務工作設置在相關科室,安排人員也非專業的火災事故調查人員,這必然會影響火災事故調查的質量,也不利于對整體火災調查工作的指導幫助。隨著火災事故延伸調查相關規定的出臺,消防部門不但承擔著查清火災事故直接原因的任務,也擔任著對火災事故延伸調查的任務,這里所說的火災延伸調查的任務,除了查清火災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相關單位履職盡責情況,政府、消防部門的履職情況等內容,所以,新形勢下對火災調查工作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特別是延伸調查還需進一步強化。
4)火災事故調查機制不健全。在進行火災事故調查的過程中,不注重證據的收集,更多的偏向于主觀推定,然后不注重實際勘驗調查,易造成火災事故當事人不認可結論,從而申請復核甚至上訪。火災事故的查處率和立案率都很低,火災事故調查往往只局限于火災原因的認定,在責任認定方面存在盲區。勘驗程序不規范,再加上滅火救援人員對現場保護意識不強,忽視了火災調查的需要,導致在滅火救援作業中,很多物證現場被破壞,致使火災調查無法順利開展。
新時期消防事業的發展對我們火災事故調查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強火災調查隊伍建設成為必然選擇,面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主要從提高火災調查人員素質水平方面進行闡述。
1)要高度重視火調基礎工作。火災調查是消防救援機構的基礎工作,特別是基層的火災調查更要注重火災原因的查明,火災損失的統計和火災形勢的分析,這些都查明火災原因的重要程序和依據。因此積極建立完善的火災調查規程,在火災調查工作中,要高度重視火調的基礎工作開展,應該要明確的人員分工,各組要相互反饋工作情況,詢問結合勘驗來開展,勘驗結合詢問來進行,各個環節有序開展、相互依靠才能更好地完成火災調查這項任務。
2)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火災事故調查是一項專業強、技術復雜和法規要求高的復雜度高的專業工作,涉及學科門類廣,這就對火災事故調查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強業務培訓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火災調查人員加強自身的基礎業務知識和專業學習,火災調查工作涉及面廣,各個領域都有所涉及,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好地迎接各種疑難的火場,才能更好地開展火災事調查工作。
3)加強基層事故調查員火災調查經驗的積累。作為基層火災調查員,應該更多地前往火災現場進行調查,不斷地學習提高,多看火災現場必須得途徑。應該更多組織基層火災調查人員在范圍內跨區域增援火災調查工作,相互學習,積累經驗。加強火災事故延伸調查工作,延伸調查作為火災事故調查的后續工作,涉及對相關單位、責任人的追究,也涉及對政府、行業部門乃至消防機構履職情況的調查,涵蓋面廣,一次完整的火災事故延伸調查,對于火災事故調查人員經驗積累工作也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嚴格落實勘驗程序的訓練,在進入現場調查時一定要遵循現場勘驗原則,嚴格落實火災事故調查程序。在調查過程中,注意收集利用好資料、數據,注意痕跡,收集線索。在火災事故后續分析中,遵循尊重客觀事實,抓住事物的本質,遵循火災產生發展規律,又要立足重點,兼顧一般。
4)提高現場保護意識和證據意識。火災調查人員應盡量隨警出動,在滅火救援工作中對現場的保護。滅火救援作業時,應做到盡量使用開花水、減少對現場非必要的破拆,火災處置后期進入火場前,應派專業火災調查人員陪同。在勘察調查期間,要減少非調查人員的進入,做好現場的警戒保護。一定要嚴格落實證據收集的程序,收集證據必須有兩名以上調查人員,同時必須有見證人在場,在收集物證前應該先拍照固定按要求描述特征。要對物證進行分析,要找出物證與物證之間的聯系,清楚所收集物證的證據類型。利用好現場實驗,在火災調查過程中,應該有現場實驗,通過現場實驗對起火原因進行科學的分析驗,做好現場音視頻取證和試驗報告,并簽字留痕。
5)建立火調人員的長效管理機制。積極建立火調人才管理信息資料庫,在條件可行的情況下盡可能設立專門的火調機構,在基層配備專職人員從事火調工作的人員。建立針對性強的激勵機制,對火調業務突出的基層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表彰,激發人員的積極上進,認真鉆研專業,努力進取的工作熱情,提高調查的質量,把優秀人才優先選拔到重要崗位上去。強化火調人員輸送和培養機制,應加強火災人員的消防院校的專業培養經歷,輸送渠道上應增加火調人員的比例。
總之,消防改制后的火災調查工作開展任重道遠,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法律制度建設中作用更加明確,只有不斷完善火災調查制度和監督機制,提高火災調查執法業務水平,才能不斷推進新時期火災事故調查工作和消防救援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