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濤
(第六師生態環境監測站,新疆 五家渠 831300)
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制約。如何加強環境保護,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質量的和諧發展,是我國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我國環保部門的日常工作中,環境監測是非常基礎的工作,加強環境監測工作中現場采樣質量的控制,可以有效提升環境監測質量,為環境保護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打好基礎。
在正式開展現場采樣工作之前,需要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即先對環境監測目標進行確定,再結合現場情況進行采樣方法的明確,進行相關工作方案的設計,最后再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相關儀器設備的準備,正式開始現場采樣。如果這些準備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就直接開展現場采樣,那么現場采樣工作的開展必然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與混亂性。
由于監測站專業監測人員數量的有限,很多質量管理工作質量都得不到保證。例如,部分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大都一人身兼數值,工作精力很難集中到現場采樣的質量管理上。再例如,部分監測站將現場采樣工作交由其他非專業人士代為完成。采集樣本的真實度與有效性仍需進一步確認。利用這些樣本得出的環境監測結果,也會與現場的實際情況出現一定的偏差。
監測站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著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如果監測人員缺乏較高的專業素養,那么必然無法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如果監測人員的工作態度不夠端正,監測結果的有效性與可靠性也會受到影響。但是,監測人員專業素養偏低,工作態度不夠端正,卻是當前監測站中的普遍存在。
監測點位置選擇的合理性,與最終的監測結果有著直接的聯系。如果采樣現場的環境過于復雜、多變,就必須要對現場進行全面、細致的查驗,才能夠進行監測點的設置。但是,在實際的現場采樣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經常因為監測環境發生變化而對監測點位置進行隨意更改。這樣一來,最終的監測結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其對于監測目標實際情況的反映客觀性也會明顯降低。
要想加強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對環境監測規劃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首先,要明確環境監測的具體任務。只要明確環境監測的任務,才能夠保證各項采樣作業的有序進行,保障環境監測工作開展的有效性。一般情況下,環境監測任務的明確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第一監測項目的明確、第二環境監測時限的明確、第三環境監測事項的解釋、第四負責人員的確定。其次,要制定合理的現場采樣方案。環境監測工作發生改變,需要采集的樣品要求也需要做出調整,只有做出合理的現場采樣方案,并通過文獻查閱、實地勘察等方式對方案進行優化,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現場采樣的質量。一般情況下,完善的現場采樣方案需要對采樣設備、采樣數據保存等工作事宜的細節及注意事項進行明確[1]。
要想加強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需要從以下兩方面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首先,需要對環境監測人員進行定期的環境監測教育,豐富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強化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實踐操作水平。尤其針對新進員工,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待其實習期結束之后,再引導他們合理分析監測數據,通過監測數據的分析實踐來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還要組織新進員工去現場進行觀摩學習,增長新進員工的見識,提升新進員工的質量責任意識。其次,需要重點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幫助環境監測人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如果環境監測人員沒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在采樣工作中缺乏足夠的耐心與細心,那么必然會對現場采樣質量產生影響。所以,必須要對環境監測人員進行定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強化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2]。
要想加強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還需要對現有的環境監測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
首先,要對裝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第一,對環境監測工作中經常使用到的監測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儀器中的重要零件可以保持正常的運行狀態。第二,如果設備儀器中的某些零件出現損壞、或者性能降低等問題,就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并進行相應的維修與解決。第三,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監測儀器進行管理,并在管理過程中做好每一臺儀器設備使用情況的記錄,從而將每一臺監測儀器設備維持在最佳運行狀態,提升現場采樣工作的安全性。
其次,要對體系監管制度進行完善。第一,先加強環境監測人員操作規范的監管力度,并對現有的責任機制和獎懲機制進行優化,明確每一位環境監測人員的職責范圍,強化每一位環境監測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控制意識。第二,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培訓教育頻率,使其嚴格按照相應的業務流程及工作要求來開展工作,激發環境監測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要想加強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還需要加強現場采樣的質量管理。首先,在正式開始采樣之前,要結合待測水質的特性要求對采樣器具和采樣容器材質進行檢查,確保待測水質不會與采樣器具或采樣容器發生化學反應。其次,對采樣瓶進行全面、細致、徹底地清晰,確保其沒有留有任何雜質或殘留物。在正式開始采樣工作的前一天,要對采樣器具和采樣儀器的數目進行核實。再次,在采樣工作中,要做好采樣數據的記錄工作,并結合技術條例進行采樣數據的標準化填寫。如果采樣水質出現異常,還需要做好備注。采樣數據應當符合實際情況,且不能在事后進行補填。最后,采集完樣品之后,要做好相應的保存和密封處理,并加強樣品運輸過程中的保護措施,避免樣品在運輸過程中遭到污染、損壞或者丟失。另外,還要對樣品的接收、核查以及發放等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3]。
綜上所述,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的管理現狀并不理想,要想加強現場采樣質量控制,提升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加強我國的環境保護力度,就必須要加強環境監測規劃的質量控制以及現場采樣的質量管理。與此同時,還要加強環境監測人員的培訓與教訓、對現有的環境監測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