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民
(煙臺市牟平區職工服務中心,山東 煙臺 26410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日益進步,我國文化事業蒸蒸日上,整體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基層群眾文化作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在我國文化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著重論述我國群眾文化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時代價值,并總結當下基層群眾文化創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希望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創新管理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群眾文化主要是指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主體,以娛樂作為主要內容,并以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其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重要手段。群眾文化的廣泛開展,可以讓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并在生活中逐漸實現自我娛樂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不僅能夠陶冶情操和提高審美,還能夠提升綜合素養,這也是群眾文化教育性特點的具體表現。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是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連接社會與廣大群眾的橋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形勢下,廣大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有著更高的要求,基層群眾文化是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其對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極為有利。只有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才能擁有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人們的幸福感也會倍增。
我國基層群眾文化首先具備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這一價值的存在,主要是因為我國基層群眾文化脫胎于人民群眾,脫胎于民族文化,很多基層群眾文化本身就具備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并且大多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所以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新中國對基層群眾文化的改造,現階段的基層群眾文化已經去除了其中的糟粕部分,更加深入地繼承了中華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包括賽龍舟、餃子宴、猜燈謎、太極拳、戲曲等都是基層群眾文化去舊迎新、保持優秀傳統文化本色的重要體現。而這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集成,一方面有利于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基層群眾文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有利于將傳統文化向下沉淀,將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基層群眾,讓基層群眾更加自發地喜愛和傳承傳統文化。
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另一個時代價值,就是有利于社會管理工作的穩定開展。由于基層人民群眾的素質、文化、個體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社會管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和波動,難免會產生不利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基層群眾文化的價值就彰顯了出來,一方面,能夠拉近管理人員與基層人民群眾的距離,便于管理人員進行社會管理;另一方面,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更愿意自發配合社會管理工作。此外,在社會管理工作過程中,難免產生沖突矛盾,容易造成群眾和管理人員關系的緊張,而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基層群眾文化進行調節和緩釋,有利于人民群眾壓力的釋放,促進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提升,對于社會發展和進步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首先,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要想取得良好的發展,就必須具備創新理念。優秀的群眾文化活動必須以人民群眾作為主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活動更加趨于科學化、制度化以及規范化。其次,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機制進行深入的分析,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積極鼓勵他們發揮創新意識。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就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進行創新,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特色,在文化活動的內容、題材以及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既要貼近實際生活,又要融入新的元素和看點,從而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
在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基層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所具備的綜合素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文化活動開展得順利與否。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作為基層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也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理念,以切實服務廣大群眾為主要目的,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從而讓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通過參加培訓、自學等各種途徑來讓自身的專業水平得到提升,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并在日常工作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地完成各項工作,才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除此之外,基層文化館應積極引進大量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為群眾文化工作隊伍注入新的血液,讓其更加具有生機和活力。基層文化館還應高度重視文化館環境的優化和改善,讓工作人員可以在一個輕松愜意的環境里面工作,從而以更加積極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工作,進而推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必須有一定的載體,優質的群眾文化活動其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其對文化品牌的創建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使群眾文化活動更加具有活力。因此,要想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有效開展,必須積極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使群眾文化活動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得到切實的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必須建立在當地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在通過活動的獨特品牌效應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活動中來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信息時代,群眾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取各個國家的文化內容,這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提出了新難度。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民眾影響深遠,文化工作者應在保證傳統文化的寓意以及味道的同時加入新元素,以此創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同時,文化工作者還需結合當前社會現象以及社會主義發展觀來改進活動。只有緊扣我國國情以及社會發展觀,適當添加外國優秀元素的活動,群眾思想文化建設才能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同時,文化活動內容要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才能提高群眾參與熱情,從而促進文化工作開展。
總之,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要想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就必須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有清楚地認識,并在不斷實踐中探尋出適合基層文化建設的新途徑,與時俱進,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順利發展,從而充分滿足廣大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