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水市桃城區政協
人民政協是我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深刻認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對于我們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
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論述表明,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架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對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領導,圍繞中心工作,聚焦熱點協商,保持與黨委、政府的工作聯系和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的建設與實踐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人民政協在協商中促進廣泛團結、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人民民主,既秉承歷史傳統,又反映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點和優勢。發揮人民政協聯系廣泛、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對于助力經濟建設,在促進黨和政府工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是堅持和完善我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貫穿推動工作全過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有利于轉變政府機關工作作風,有利于提高服務質量,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增強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人民政協集協商、監督、參與、合作于一體,具有完善的組織架構、完整的協商格局、全面的協商內容、嚴謹的協商程序,組織化、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程度高,構建了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廣泛持續深入有序政治參與的機制和平臺,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民主權利。
協商民主要把協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點,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納入協商日程,以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協商民主要制定年度協商計劃,明確協商周期,拓展協商空間,擴大協商范圍,聚焦中心工作實際進行協商;協商民主要規范政協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等,建立健全參政議政工作制度,制定民主監督規定,完善專委會工作機制,規范提案辦理程序等,以推進政協履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
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積極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要決策部署情況開展民主監督。”這為我們指明了協商民主工作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政協協商民主要緊扣時代主題,唱響時代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特別是要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主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協商工作。作為地方政協和基層政協,要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明確協商內容,規范協商形式,精選協商主題,緊貼時代主題,抓好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城鄉低保、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協商工作,促進政治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同時,每年開好專題議政性常務委員會會議,專題協商會,營造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科學氛圍,創造協商民主環境,為改革發展貢獻智慧。
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個發展階段,認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作用,認識新時代協商民主的形式、內容和任務,加強具體化、程序化、精細化研究,做到協商民主更切實際,更“接地氣”,更切發展主題。建立起黨委同政府、政協重點協商議題會商機制,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組織政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創新理論思維,增強發展觀念,努力提高協商民主發展主題的科學性、實用性,提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提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貢獻率。
協商民主推動了基層治理制度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以深化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題,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方向,開展協商民主工作和決定監督方式。如在發揮民主監督職能上,一些基層政協發揮政協委員分布在各行各業的巨大優勢和龐大的結構體系,推出了向重點單位委派民主監督員的辦法,加強對人事任免、民生資金、民生項目、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醫療保障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直接監督,取得了很好成效。
一是進一步提升人民政協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制度化水平。推進基層協商民主的廣泛、多層發展,最終需要通過制度化加以規范和鞏固。對政協協商的內容、形式、程序,政協協商與黨委和政府工作的有效銜接,協商成果轉化運用等方面作出制度規定,為順利推進政協協商創造良好基礎。要建立健全規范協商形式的制度。重點是健全完善對口協商、界別協商等協商運行制度,對協商的主體、內容、形式、程序、協商成果運用等進行明確具體規定,確保開展協商民主的各項協商形式運作規范有效。要建立健全規范協商程序的制度,圍繞規范調研視察、協商議政、評議監督等工作程序,研究制定具體實施制度,增強政協履職工作的可操作性,避免隨意性,真正做到基層政治協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努力形成基層協商民主制度的長效機制。
二是進一步拓展人民政協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空間范圍。要選擇正確的協商議題。人民政協要將“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真正納入基層協商民主范圍。人民政協具有廣泛的包容性,政協委員選擇的目的是為了傾聽民聲,反映民意,因此,基層政協組織有必要明確界定履職范圍、規范履職行為,要盡可能地將協商議題的利益相關者參與進來,圍繞促進民生改善議題開展協商。對涉及到教育、文化、醫療、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有關民生改善和促進社會和諧的事項,基層政協深入基層實際,傾聽百姓呼聲,反映群眾訴求,責無旁貸地加強輿論引導,協助黨委、政府更好地實施民生工程,積極促進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是進一步創新人民政協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方式方法。要對政協委員與群眾聯系方式方面進行創新。基層政協委員不僅要深入實地進行考察,傾聽群眾的聲音,而且需要結合時代發展需要,運用互聯網新媒體與群眾進行聯系,通過這些新媒體及時發現問題,為更好地解決問題邁出堅實的一步。要進一步拓寬基層政協協商民主渠道。基層政協應勇于實踐探索,不斷創新形式,進一步拓寬協商民主渠道。要切實改進民主監督方式。基層政協的民主監督,是通過向同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或批評等方式,進行的民意監督。要加大民主監督結果運用,幫助黨委、政府改進工作,進一步提高人民政協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