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常委 葛瑞江(代表民建河北省委)
一是大力推進制度機制建設。把質量發展目標納入縣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優化組織機構、政策制定、任務評估、督導考核、獎勵激勵等制度機制,強化推動工作落實的制度保障。二是強力創響縣域質量品牌。深入實施縣域品牌培育提升行動,以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特色產業為重點,打造制造業領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產業集群品牌。加強河北品牌保護,加快商標品牌化進程,創建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壯大品牌經濟。三是全力做好財政金融保障。完善各級政府質量提升配套激勵措施,健全質量發展經費多元籌集和保障機制,加大省級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專項資金統籌保障力度。引導地方政府在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以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動質量提升,加大對獲得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的獎勵力度,引導更多資金投向質量攻關、質量創新、質量管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壓實生產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實行“首席質量官”制度,主動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嚴格實施企業崗位質量規范與質量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一票否決”的質量安全責任制。二是務實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立剛性有效的質量、計量檢測、環境建設、職業健康等管理體系,規模以上企業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標桿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辦法,提高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控制水平。三是切實發揮標桿示范帶動作用。發揮質量標桿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將質量管理的成功經驗向產業鏈兩端推廣,提高產業鏈整體質量水平,帶動中小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注重管理創新,提升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和市場服務能力,全面增強品牌競爭力。
一是突出標準引領作用。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率先開展先進技術標準攻關和技術標準的研制,推動建立覆蓋產品生產全鏈條的系列標準創新族。完善企業標準、聯盟標準、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層級標準體系,大力培育團體標準,建立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建立標準信息服務平臺,方便企業查標索標,了解掌握國外技術法規標準最新動態。二是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強化對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產業聚集區的技術保障支撐,高標準建設一批產品質檢中心、計量測試中心、檢測重點實驗室。引導和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公共檢測技術平臺建設,組建技術聯盟。三是加強技術研發創新。注重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產品質量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高附加值的創新型高質量產品。
一是打造質量文化高地。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努力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廣泛共識。二是鍛造良好市場環境。堅持平等準入、公正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實施以質量為核心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三是營造質量提升氛圍。推進質量大講堂和質量文化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活動,普及質量常識,提升質量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質量輿論監督,引導各類媒體客觀傳播質量信息,加大質量違法案件和依法懲處曝光力度,震懾質量領域失德失信、違規違法行為,共同打造縣域質量“凈土”,推動經濟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