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建華
近年來,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把做好宣傳思想工作作為內在、內生的職責使命,以建設“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為目標,以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為中心,在“引”上做文章,在“聚”上見成效,廣泛匯聚同心同向的正能量,畫大共勉共進的同心圓。
高舉旗幟強引領,在強化理論武裝中凝魂聚神。一是打造“一個平臺”。創新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根據黨史學習教育新任務,在每季度召開一次的基礎上,圍繞四個時期黨史學習增加召開4 次學習座談會,吸收分黨組成員和黨支部全體成員參與,統籌安排黨員委員、黨外委員、分黨組成員、黨支部書記交流研討,做到深學細悟、互學促學。二是建設“兩個陣地”。在委員履職平臺建立讀書群,定期組織學習交流,同時在微信組建交流群,隨時推送理論文章,推動委員跟進學、反復學、深入學,實現全覆蓋、常態化。三是依托“三個中心”。建立教育體育、科技科協、醫藥衛生3 個界別委員活動中心,每年至少圍繞本界別內一個專題,由組長牽頭,舉行座談交流、實地考察、體驗學習等活動,推動委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突出主題強引領,在唱響主旋律中凝氣聚勢。一是以“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年初面對疫情突襲,立即動員委員投身抗疫斗爭,舉行“燭光成炬·藝起戰疫”大型書法作品評展,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和專家錄制居家鍛煉短視頻,開通大學生抗疫心理咨詢熱線,組織抗疫知識網絡宣傳,舉辦抗擊疫情遠程知識講座,組織媒體宣傳醫藥衛生界委員先進事跡等,唱響同心抗疫情、合力促發展的主旋律。開辟專欄8 個,推出118 期,參與和觀看群眾達25 萬多人次。二是以“慶祝建黨100 周年”為主題開展書法公益活動。舉辦“燭光輝映黨旗紅·百所鄉村學校、百名師生作品、慶祝建黨百年”書法作品展,組織省內外100 所鄉村學校師生以書寫方式歌頌黨的功績,抒發愛黨愛國情懷。參與師生6 萬余人次,選送作品2000 余幅,評出入展作品100 幅。同時舉辦“百名書法家服務百所鄉村學校”活動,努力用書法教育推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融入履職強引領,在交流交融交心中凝才聚智。一是強調宣傳政策。變調研以發現問題為主,向發現問題和宣傳政策并重,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耐心解釋,針對委員思想的困惑坦誠交流,針對各界認識的差異同堂座談,協商報告同時總結建言成果和共識成果。二是開展談心談話。凡組織學習、座談、協商,分管副主席、分黨組成員必與委員進行集體談心談話或個別談心談話,凡到基層調研必看望省政協委員并邀請市、縣政協委員參加,在深入、坦誠、平等交流中溝通思想、聽取訴求。三是組織專題學習視察。組織黨外委員赴邢臺前南峪、正定新區考察,感受脫貧攻堅、改革發展巨大成就,到西柏坡、地道戰等紅色教育基地學習,感悟黨的初心使命,接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辦好實事強引領,在服務界別群眾中凝心聚力。一是創新組織形式,實現制度化。與農工黨省委、九三學社省委和省政協相關部門聯合,與石家莊、保定等市縣政協協作,與省中醫院、省科協、省體育學院等委員單位合作,共同開展下基層活動。今年調動了省市縣政協委員、黨派成員、專家學者和機關干部等400 多人參加,充分發揮了示范效應。二是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常態化。把線上與線下結合起來,不僅到基層進行現場義診和現場指導,還依托省中醫院、省科協每月在線上開展遠程會診、遠程講座、遠程培訓等,有效擴大了受益面。三是豐富活動內容,著力精準化。針對群眾急難愁盼送溫暖,既有在村民廣場集中義診,在醫院接診查房,組織培訓、講座,又有上門送醫送藥,進入田間地頭指導,深入社區宣傳,還把高端體檢車開到家門口,把科技大篷車開進校園,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今年共開展幫扶活動35 項,受益群眾達7000 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