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新橋
近年來,高陽縣政協堅持把提案作為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要渠道,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和民生福祉,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助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實現了提案數量質量、提案辦理答復滿意度、提案成效轉化“三個連續提升”。
做好提案工作,首要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守黨的領導這條紅線,準確把握政治方向。一是堅持黨組會議“議”。把提案工作列入規定議題,圍繞提升提案質量、推進提案辦理、改進提案工作進行研討、決策。二是堅持全體會議“審”。每年政協全會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提案參考題目,做到“大格局、小切口、大道理”。全會期間,縣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臨政協各界別委員討論組,聽取委員提案情況。三是堅持功能型黨組織“謀”。在縣域內建設了13 個高標準“委員之家”,成立了13 個功能型黨支部,并以此為平臺,利用開展活動之機,集中討論提案工作,交流工作心得。四是黨員委員“幫”。充分發揮黨員委員作用,積極帶動和幫助其他委員開展好調查研究和提案撰寫等工作。這樣,牢牢把住提案工作的政治方向。
強化委員的履職能力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基礎。我們以提能力、搭平臺、重調研為手段,全面提升委員的綜合素質。一是強化培訓提能力。制訂“委員素質提升”教育培訓計劃,搭建“線上+線下”學習交流平臺。通過開展專家輔導、業務培訓、“云課堂”活動等形式,對《提案工作條例》《公文寫作》等知識進行培訓,掌握工作方法,提升綜合素質。二是搭建平臺明政情。通過參加全體會議、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視察調研、政情通報等形式,了解掌握全縣中心工作和重點項目情況。利用“高陽政協”公眾號、微信群等載體,定期推送實事要聞、理論文章、重要會議精神,讓廣大委員進一步知情明政,提高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深入調研摸實情。把調查研究作為提升提案質量的必要過程,提案撰寫前必須進行實地調研、入戶入企走訪,了解群眾真實期盼,做到“不調研不開題,調研不充分不提交”,確保提案言之有據,保質保量。5年來,先后組織集中學習研討22次,組織650 余人次聽取宣講會,組織“委員之家”學習36 次,交流研討13 次。切實提高了委員的履職能力和水平,打牢了做好提案工作的基礎。
貼近實際、注重實效是提案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一是抓住“提”這個關鍵。把每年提交一件提案、撰寫一份社情民意作為委員履職必答題。引導委員緊緊圍繞經濟發展、服務支撐雄安、城市建設管理、鄉村振興、民生事業等方面撰寫提案;倡導委員參加日常履職活動后提交平時提案,推進提案工作常態化;倡導政協各參加單位、專委會與界別提出集體提案,努力形成一批切口小、靶向準、建議實、可操作性強的高質量提案。二是抓住“辦”這個重點。堅持多措并舉,力促提案落地落實。每年全會后,及時召開提案交辦會,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會,落實歸口管理、集中交辦、限時辦結要求。定期召開專題協商會,推進辦理進度,實現“提”“辦”雙方的良性互動。三是抓住“督”這個保證。堅持主席、副主席領辦督辦重點提案,每年選定10 件進行全程督辦,促進提案辦理提質增效。組織委員開展專題視察,讓主辦和協辦單位溝通互補,提高提案辦理進度和質量。組織開展重點提案“回頭看”工作,科學評判、總結提升,力促達到“辦理一件提案、解決一個問題、推動一項工作、增進一次共識”的效果。四是抓住“評”這個導向。制定出臺評比辦法,每年全會期間對10 件優秀提案和10個先進承辦單位進行評選表彰,彰先策后,形成導向,調動委員的積極性,激發承辦單位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