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盟河北省委
抓頂層設計,增強服務意識,建立高效推進機制。一是應盡快推出智能產業相關的指導性規劃,指引人工智能全面充分發展。通過出臺扶持政策,吸引國內外領先的龍頭企業到河北設立總部或研發基地,鼓勵企業進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制造技術、軟件產品研發,引進與培養智能專業技術人才。二是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不斷制定和優化政策法規,制定數據安全管理標準,重點保護用戶隱私和知識產權促進數據開放。三是創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人工智能領域服務鏈,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四是確定專門領導和負責人,明確分工,及時了解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需求,做好項目落地和實施等服務工作,推進產業發展。五是在政策和項目層面向人工智能企業和科研院所傾斜,促進人工智能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進行資金整合,加強基礎性理論研究,鼓勵全社會對智能研發投入。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研究被視為持續發展的保證,但是因無法同應用型研究一樣迅速地獲得巨大的短期收益,被眾多企業放棄。鑒于此,一是加大教育廳、科技廳等部門項目審批力度和經費額度,扶持本土高校和研究院所的基礎理論研究。二是設立創新發展專項資金等方式,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科研項目給予資金獎勵。三是強化金融支持。在政府加大金融資金投入的同時,引導銀行、證券、保險、擔保、投融資機構開發適合輕資產企業的債券和股權融資,解決人工智能企業發展資金難題。積極探索信用貸款、擔保貸款、設備融資租賃等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市場化運作、風險共擔的“產業+金融”支持新模式。四是改善政策支持模式。人工智能企業大部分輕資產,尤其是軟件項目,借轉補方式比較好,通過對落地可能性大的項目,實行借轉補方式進行事前支持,解決人工智能企業初創期的“燃眉之急”。
引大做強,扶持企業差異化發展。一是創新驅動,提高創新能力。打造智能產業的大型高科技龍頭企業,引領眾多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格局。積極和百度、阿里、騰訊、華為、中興、平安科技技術旗艦企業洽談,吸引大疆科技、優必選、碳云智能等業界領軍企業,鼓勵AI 研發基地的建設,鼓勵和支持省內大型科技企業轉型和業務拓展;依托北京技術高地優勢,吸引中小微企業前來投資創新、創業,拓展AI 業務服務面,迅速、全面的占領北方市場。二是差異化發展,爭創“北方硅谷”。引導省內初創企業避開“北上廣深杭”等的火爆發展方向,著眼大市場,選擇行業空白領域,特色發展,自主培養行業領軍人物和從業人員,并支持我省AI 企業自主研發具有關鍵技術的特色產品,逐步形成行業技術“北方硅谷”。三是建設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區。建立全省人工智能企業數據庫,謀劃成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培育建設省級典型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大力培育創新型骨干企業,著力發展高端智能產品與裝備,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構建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鏈,帶動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四是推動我省工業互聯網應用,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互聯網走進產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區,擴大創新應用規模和范圍,促進工業企業降本提質增效。
人才引進和培養并行,多層次人才均衡布局。一是支持企業聯合培養人工智能人才,合作開設人智能專業課程、設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建立人才實訓基地,提高理論型和應用型科技人才培養精準度。二是加強人才引進政策,給予落戶、安家、購房、稅收、醫療、科學研究、企業孵化、子女上學等一系列吸引政策,吸引一線城市人才回流,集聚人工智能領域各類優秀人才。三是組織開展面向企業的人工智能專題培訓,提升企業高管和技術骨干的綜合素質,增強人工智能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