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滄州黃驊市,1937 年設新海縣,1945 年改黃驊縣,是為紀念著名革命英烈黃驊同志而命名的(1989年撤縣改設黃驊市)。建黨100 周年之際,不由憶起這位英烈。
黃驊(1911-1943),湖北省陽新縣良上村人,幼年父母雙亡,由二嫂撫養。五六歲時到地里打豬草、剜野菜,七八歲時給地主放牛。9 歲時到本村小學當炊事員,后又學過裁縫、木匠。15 歲時加入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洪流,192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紅軍。1936 年進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后任團政委,1938年任魯西軍區副司令員,1941 年調任渤海軍區副司令員。戰斗中他智勇雙全,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靈活運用“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其一點”的方針,取得勝利。1943 年6 月,遭叛徒行刺犧牲。1945 年,為紀念這位革命英烈,新海縣改名黃驊縣。
(人物簡介摘自《可愛的河北》)
1959 年,唐山開灤趙各莊礦工人與唐山市京劇團合演的現代京劇《節振國》是表現革命英烈真人真事的優秀劇目,反映的是1938 年在黨的領導下,節振國組織礦工參加游擊隊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真切感人。
節振國(1910-1940),原籍山東省武城縣劉堂村(今屬河北故城縣),幼隨父逃荒到唐山,在趙各莊礦做工。抗戰全面爆發后,他組織100 多名礦工參加的游擊隊,后在黨的領導下,游擊隊改編為黨領導下的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1938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兩年多的時間,多次率部襲擊敵偽警察所、偽商會及日軍據點,有力打擊了敵人。1939 年冬,黨組織調他到阜平中共晉察冀北方分局黨校學習。1940 年回冀東,當年7月在一次戰斗中犧牲。
節振國的斗爭經歷,戲文中大都做了藝術性表現,并有許多優美的唱段。如“革命必須搞武裝”:【西皮流水】霎時間只覺得眼前透亮,好一似黑洞洞的礦井里面見陽光。節振國千言萬語涌心上,感謝你毛主席的好主張。毛主席的話兒句句好似明燈樣,受苦人受凌辱只因手中沒有槍。從今后緊握槍桿跟著黨!”再如“咱工人要把世界的主人當”:【原板】……紅旗下,入黨的誓言回響在耳旁,黨啊,偉大的黨!你把我挖煤的漢子鍛煉成鋼!【轉快板】從今后永遠戰斗跟著黨,為祖國爭獨立趕走那帝國主義野豺狼;舊世界打它個落花流水,咱工人要把世界的主人當!”
(摘自王德彰著《談戲說史》)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是坐落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貝特朗書店。該書店創辦于1732 年,迄今已有289 年的歷史。
貝特朗書店經歷過地震、火災、戰爭和經濟危機等,至今依然挺立于里斯本希亞多城區Garrett 街73 號。走進這家書店,會看到書店的紅色標志,標志上有一個大大的字母B,它的下方還有透著歷史厚重感的創辦日期:1732 年。
書店的第一間大廳里散發著古老氣息,其中擺放著貝特朗書店一份1755 年的書單,在這份書單上羅列了近兩千冊書。店內珍貴的圖書都被放在玻璃柜中。裝有滑輪的梯子及木制書架梯,能讓顧客拿到圖書隔板最高一層的圖書。在大廳掛著的標牌中,最重要的是標示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的那塊牌子,上面寫著:“貝特朗書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
(摘自《今晚報》文/成甬)
有細心人看過全聚德的老匾后就會發現“德”字少了一橫。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對于“德”字少了一橫這事,后人眾說紛紜。有人猜測是創始人楊全仁請題字的秀才吃酒在先,秀才微醺,故此少寫了一筆,還有老板告誡伙計不要耍心眼之說,等等。
真正的原因是早年間書法作品中,“德”字可以有一橫,也可以沒有這一橫。這也從一個角度體現了書法的發展歷史。“德”字無一橫這種寫法,從先秦至漢魏六朝至唐初,在大篆、小篆、竹簡以及漢隸、魏碑中幾乎都有體現。從唐代中期,在書法作品中,“德”字中間多一橫的寫法開始出現。比如,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中,有帶橫的,也有不帶橫的“德”。
康熙四十九年(1710 年),康熙皇帝下旨編《康熙字典》。書編成后,《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變成了有一橫的“德”字。這樣,有一橫的“德”字成為典籍文書中的規范字,而無一橫的“德”字,成為異體字。但是,對書法家的書寫則并不受限制,因此《康熙字典》之后也有在書法作品中用無一橫的“德”字。
摘自《北京晚報》
常見一些報刊上將成語“實至名歸”寫成“名至實歸”的情況,這是不對的。
“實至名歸”是一個常用成語,也可寫作“實至名隨”。指的是有了真正的學識,做出實際的成績,就會獲得應有的名譽。如寫為“名至實歸”,便成了“有了名聲就會有實績”,語義邏輯顛倒,講不通。
(史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