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農民工返鄉創業已成為農村勞動力流動新現象,一大批熟悉市場需求、掌握生產技能、擁有經營經驗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為農村的發展增添了新活力,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但在當前形勢下,農民工返鄉創業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支持政策不完善。在稅費減免、用地保障等一系列要素保障上,還缺乏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二是平臺建設不到位。創業場地不足,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滯后,沒有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專門基地。三是資金扶持不及時。貸款需求滿足率低,幾乎沒有專門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信貸產品。四是創業氛圍不濃厚。在政策宣傳、氛圍營造等方面還有欠缺,鼓勵農民工自主創業的社會氛圍還不是十分濃厚。針對以上問題,對進一步推進我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在落實好返鄉創業各項政策措施的同時,結合各地實際,制定返鄉創業資金、土地、廠房租金和用水、用電、用氣、用暖等優惠支持政策,降低創業成本,讓返鄉創業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二是提升行政效率。成立綜合服務中心,整合部門職能,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精簡審批事項,縮短事項辦理時限,為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辦證、辦照、登記等業務提供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全力打造農民工創業的“綠色通道”。三是解除后顧之憂。要多措并舉,把發展教育衛生事業與推進返鄉創業結合起來、把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與推進返鄉創業結合起來、把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與推進返鄉創業結合起來,切實解除返鄉創業農民工后顧之憂。
一是打造項目平臺。廣泛征集創業項目,建立創業項目庫,將農民工返鄉創業與發展縣域經濟相結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特色農業項目。二是打造孵化平臺。在現有各類開發區、產業聚集區、創業孵化基地的基礎上,整合創建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為進入園區的農民工提供初創期孵化服務。三是打造服務平臺。依托基層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所,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創業服務平臺,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項目信息、開業指導、創業擔保、政策咨詢等服務,提高創業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返鄉農民工創業貸款貼息范圍和金額,由市、縣財政拿出一定數額的資金,設立創業扶持基金,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發展。二是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改進農村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結合我省各地實際,推出一批適合農民工返鄉創業需求的信貸產品,加強對農民工創業的信貸支持。三是加大稅費減免力度。降低創業準入門檻,對初創企業免除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降低創業成本;完善返鄉創業園水、電優惠補貼政策,引導農民工利用閑置土地、廠房、農村撤并的中小學校舍等進行創業。
一是強化輿論支持。通過組織創業宣傳團、創業成果展示等多種活動,大力宣傳返鄉創業優惠政策,進一步弘揚創業精神,激發創業熱情,在全社會營造“想創業、敢創業、會創業”的濃厚氛圍。二是強化榜樣力量。加強對優秀返鄉創業農民工獎勵扶持力度,使一批外出務工人員成為返鄉創業之星,讓他們在政治上受尊重,精神上得榮譽,社會上有地位,形成“雁歸效應”。三是強化創業培訓。整合人社、教育、農業等資源,提高返鄉人員在識別創業機遇、創業項目、創業風險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扶上馬、送一程”,讓他們少走彎路、不走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