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敦芳
(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湖南 長沙 410073)
文獻資源建設即依靠文獻資源信息服務機構、服務任務及服務對象,系統性的進行文獻資源收集、規劃與組織,實現特定功能藏書體系建構的全過程。自我國加入了WTO后,國家與國家間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交流都變得日趨密切,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在這種形式下“雙一流”戰略目標被提出,所謂的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學科與一流大學建設,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繼985工程與211工程后的另一國家戰略,對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以及國際競爭力提升均有幫助?!半p一流”目標的提出與推進使得高校沖刺頂尖學府的號角被正式吹響,同樣也為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要求,故而致力于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策略的探索很有必要。
學科建設時要展開大量實踐研究必然會有大量科學數據形成,而互聯網、云計算等進行數據分析、采集與處理可實現數據價值的全方位挖掘[1],在促學科發展,實現一流學科建設中有重要作用。高校圖書館進行文獻資源存儲中心建構,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引進,通過數據儲存、采集、篩選、分析以及管理,注重數據服務功能挖掘,進行科研成果總結,為需要的人提供優質數據服務,確保學術交流效率得到提升。
高校圖書館在助力“雙一流”目標實現過程中注重學科情報中心職能發揮,經整理、采集以及數據信息分析等方式為學科建設開展供給決策支持,助力學校進行學科發展技術路線確立,了解學科交叉熱點,實現競爭力的提升。我國部分高校在學科情報服務職能方面就做的相當出色,典型的即武漢理工大學則進行了WOS、ESI等一系列數據庫建構,實現了數據收集整理、預測分析等信息平臺打造,為科研人員、全體師生等人員供給了準確合理的情報監測服務。
圖書館的另一大功能即進行知識實驗室打造,圖書館資源、空間與服務等均得到了全面整合,閱讀活動轉化成閱讀者思想、文字等的交流過程,確保圖書館研究、閱讀、開發創造、展示等一系列功能得以實現[2]。此外,因為圖書館和創客空間智能相同,故而創客空間變成圖書館發展中所追求的另一方向,形成了以創意交流、創客知識共享等為主的開放式空間,為“雙一流”目標建設添加了動力。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里提到:高校圖書館發展與建設需和學校發展相適應,結合學校發展目標以及教學需求進行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方案制定,做好獨特特色館藏體系打造,為學校科研與教學工作開展供給有效文獻保障。我國現已有的規模不等的圖書館數量相當多,不過具備特色館藏資源的圖書館數量偏少,一些圖書館在發展中對“大而全”很看重,內容同質化、重復高等現象嚴重,卻沒有專業性的館藏資源,降低了圖書館資源的應用價值與影響力,故而高校圖書館應進行特色館藏資源打造。具體做法即:結合學科或專業范疇明確學科文獻收藏范圍,做到重點學科文獻收藏的全面完整,進行學科文獻體系與具備特色的文獻結構框架建設,凸顯出學科文獻信息的系統性、專業性與學術性[3]。典型的即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進行了龍江中醫藥特藏資源庫“大醫之路”文化園數據庫建構,注重中醫藥特色優勢的發揮,并做到了名醫專著、名醫科研成果、名醫檔案、中醫藥大學優秀碩博論文、專家講座、名師課程等專題庫收錄,便于校內外學者進行搜集查找與觀摩學習,成功的通過文獻、圖片、視頻等多種途徑將黑龍江學者風采以及學術成果給予了展現,為“雙一流”高校肩負起自身責任。
要確?!半p一流”建設目標得以實現,高校需將圖書館核心服務能力建設工作提上日程,具體做法包括:第一、加強數據服務能力建設。高校積極加入開放科學數據規章制度制定,并憑借IMF所提的數據質量評估框架進行數據質量檢測與評估機制制定,充分學習與引用國內外高校在科學數據管理服務方面的成功經驗(如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哈佛大學Dataverse網絡平臺介紹進行組織編譯,以供個人研究與學習使用),實現數據服務質量的改進和優化;第二、增強知識服務能力?!半p一流”目標建設期間應注重收藏一些高質量、專業性的文獻資源用于科研支持與教學研究,進行創客空間與知識實驗室打造,確保學校科研活力提高;第三、注重情報服務能力提升。當前高校圖書館情報服務能力日漸多元化,并非只是單純的進行書目情報服務職能提供,還涉及企業競爭情報服務、學科情報服務等一系列內容,故而高校圖書館應定期組織學科館員進行培訓學習,依靠數據網絡爬蟲等技術對數據信息展開全面掃描抓取完成深度挖掘,明確行業發展規模并為企業發展供給全面的情報服務,將雙一流大學圖書館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我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通過20多年的探索已有了一定成就,如我國具備3個以U21、一帶一路等為主的國際高校圖書館聯盟,4個以CADLA、CALIS、CASHL以及DRAA等為主的全國性高校圖書館聯盟,7個以中原經濟區、長三角、卓越聯盟等為主的跨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30個以湖南高校數字圖書館、廣州高校圖書館聯盟等為主的單一區域高校圖書館聯盟……,在這一系列聯盟與項目的作用下高校圖書館實現了聯機編目體系、應用團建云服務體系等體系打造,成功的做到了圖書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不過在雙一流目標建設中通過單一行業共建共享已無法滿足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為圖書館突出的要求,還需其本著“大館藏”理念完成大范圍廣領域的合作。而相關部門應結合我國基本國情,進行資源開放共享法律制度制定,進行操作性與專業性均較強的資源共享法律體系建構。如現今較受關注的即以圖書館為主實現信息資源的跨系統、跨區域與跨行業、跨國界共享,或與百度學術搜索、谷歌數字圖書館等進行無縫連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搭建,確保資源個性化定制、薦購、推送等功能得以實現,滿足校內外師生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資料查詢需求,從多方著手全力助推“雙一流”建設目標得以實現。
“雙一流”目標的引導下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挑戰和機遇并存,圖書館應以重點學科作為導向,注重學科情報服務職能發揮,將學科特色與館藏資源建設結合,把圖書館聯盟作用給予發揮,達到優勢互補的功效,確保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更具全面性與針對性,為雙一流建設供給資源保障與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