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璐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0)
圖書采訪是圖書館基礎性的工作之一,圖書采訪需要利用有限的經費,根據圖書出版現狀,最大程度地收集滿足用戶需求的圖書,豐富而高質量的館藏是圖書館開展一系列服務的前提和基礎。
高職院校多由中專升格或由大專、中專和成人教育院校合并重組而成,學校發展歷史較短,文獻資源建設缺乏系統累積,原有館藏基礎較差且隨著學校的轉型已不能滿足師生的信息資源需求。
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普遍面臨嚴峻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館藏數量亟須補充,館藏結構有待優化,館藏資源利用 率低。
以我院為例,2013年我院升格為高職院校后,辦學規模、招生人數等都有大幅提升。自2017年起,我院開始大幅追加購書經費:2017年,購書經費200萬,購買圖書6萬冊;2018-2020年,每年購書經費300萬,購置圖書7.5-8萬冊不等。四年間,我館藏書量從28萬冊增長到58萬冊,然而,我院在校生人數從不足8000人增加到10000余人,館藏數量仍達不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規定指標(80冊/生)[1]。
高職院校圖書館大多沒有建立有效的藏書評估指標,文獻資源建設缺乏系統積累,藏書體系不完善,重點學科和專業圖書占比不夠,館藏結構不合理。部分高職院校升格時為達到評估要求,臨時采購了一批價格低廉、價值不高的特價圖書。隨著評估工作的開展,高職院校圖書館需要在短時期內大量購置新書,另一方面,采訪人員有限,圖書采訪沒有評估標準,完全依靠采訪人員的主觀判斷。
當今社會網絡發達,面對手機、電子產品、網絡游戲等的誘惑,國民閱讀率普遍下降。高職院校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不強,閱讀興趣不高,隨著電子圖書、網絡閱讀平臺的普及,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師生都已習慣閱讀電子書,館藏紙質資源利用率常年持續走低。
高職院校圖書采訪面臨多重困境:圖書出版市場復雜多變,采訪難度增加;政府采購背景下,館配商頻繁更換,館配商服務水平和館配圖書質量難以保證;采訪渠道受限,圖書采訪陷入被動局面;專業采訪隊伍缺乏,采訪圖書趨于大眾化,重點學科和專業圖書占比 不足。
圖書出版市場是高職圖書館采訪工作的源頭。目前,國內共有582家圖書出版單位,每年圖書出版數量龐大,一方面繁榮了文化市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圖書采選的難度。在利益機制驅動下,一些學術價值高,受眾面窄,利潤率低的圖書不被重視,暢銷圖書重復出版,拼湊圖書、偽書、跟風圖書涌現,垃圾圖書泛濫。
總體上國內出版市場日益繁榮,圖書出版總量逐年增多,然而圖書出版質量存在大量問題:偽書、跟風出書盛行、圖書出版同質化現象嚴重等[2]。圖書發行結構不合理,出版市場混亂,再加上圖書價格持續上漲,給高職院校圖書采訪工作甚至后續讀者借閱造成諸多困擾。有限購書經費被重復浪費,版本及內容質量不佳的圖書,消磨讀者閱讀興趣,甚至對圖書館藏書質量產生不滿[3]。
政府采購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圖書采購基本都是一年一招,加之館配市場競爭激烈、館配商水平良莠不齊,圖書館為降低風險往往將采購項目拆分為多個標段。每次開展采訪工作前,采訪人員不僅要整理并發送本館歷年館藏數據至館配商處,還需要與每個館配商不厭其煩地溝通學校學科專業設置、本館采購需求、采購重點等等一系列問題。館配商的頻繁更換,增加了采訪人員的重復勞動,影響館藏結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部分館配商為達到中標目的,不惜惡意降低報價、提供虛假材料,這部分館配商往往實力水平、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中標后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給圖書館提供的供選書單質量不高,到書率達不到合同要求,到貨周期長,多配、重配、漏配、摻雜非訂單圖書,圖書加工質量不合要求,編目數據質量不高,服務承諾履行不到位,影響館藏圖書質量。
政府采購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只能從中標館配商處采購圖書。館配商作為圖書館與出版社的中介,是圖書館獲取各類圖書文獻信息的主要渠道。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采訪的方式主要有:勾選館配商推送的征訂書目、參加圖采會現場選書、零散購買讀者薦購圖書,其中館配商征訂書目選書是高職院校圖書采訪的最主要方式。征訂目錄選書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到貨率,節省了采訪人員時間,提高了采訪效率,但是圖書采訪質量直接受館配商供選書目影響。長此以往,對館配商依賴性越來越大,采訪人員對圖書出版信息關注度減少,對圖書市場缺乏了解,圖書采訪陷入被動局面[4]。
科學高效的圖書采訪工作,要求采訪人員對學校教學科研需求和館藏重點有清晰認知,能有效識別學校不同層次、不同學科背景的讀者需求,高效判別圖書價值,對采訪人員學術能力、專業素養、嚴謹的工作態度等多方面有較高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人員不足,采訪人員專業素養參差不齊,采訪觀念比較落后,學科背景比較單一,缺乏學科背景配比合理的專業采訪隊伍。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對采訪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學科整合與新興學科的增加,采訪人員面對紛繁復雜的專業書籍,難以鑒別質量高低,難免出現采購圖書學術性、專業性不強的情況[5]。大多高職院校圖書館缺乏系統的館藏評價體系,圖書采訪完全依靠采訪人員的主觀選擇。長此以往,館藏中大眾圖書增多,專業圖書和重點學科圖書比例縮減,館藏結構受損。
為有效解決采訪困境,優化采訪業務,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明確定位,構建完善的藏書發展政策;緊跟出版市場動態,拓寬采訪渠道,構建本館圖書采訪出版社核心名錄;提升采訪人員素質,建立專業采訪隊伍;重視對館配商的監督與管理,督促館配商提高服務水平和館配圖書質量。
藏書發展政策,是用以界定圖書館現有館藏范圍、提出未來館藏發展規劃、確定館藏優勢、闡明館藏收集依據及其與圖書館發展目標間關系的規范性文件。藏書發展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是圖書館有效建設、發展藏書的依據[6]。藏書發展政策闡述圖書館的任務和藏書發展目標,確定收藏文獻的范圍、水平深度、載體形式及其比例關系,明確圖書采訪的原則、標準、方法,是圖書館行圖書采選、合理安排采購經費的基本依據[7]。科學的藏書發展政策能為采訪人員采選圖書提供指導并形成統一的采選標準,是提高館藏圖書質量的重要手段。
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明確其作為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服務的學術性機構的定位,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藏書發展政策,為圖書采訪提供標準和依據,建設與學校發展階段相匹配,與學校學科發展相一致的文獻資源體系。
政府采購背景下圖書館對館配商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書目信息絕大部分來自館配商的供選書單,館藏圖書的品質極大程度上與館配商的實力水平、專業程度和服務質量息息相關,圖書采訪陷入被動局面。要想走出由館配商單方面提供書單的被動采訪方式,圖書采訪人員必須主動了解出版發行市場情況,緊跟出版市場動態,加強書目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積極與出版社聯系,主動從出版社獲取最新書目信息,從根本上拓寬采訪渠道。通過綜合考慮本館藏書發展政策、出版社規模實力及其與本館的吻合度、讀者認可度等要素,有重點、有方向的對館藏重點學科專業相關出版社加以分類整合,構建本館圖書采訪重點出版社核心名錄,定期與出版社聯系獲取最新書單,重視收集重點出版機構圖書信息[8]。
采訪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直接影響采購圖書的質量。采訪人員應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即善于與館配商交往,及時了解圖書信息和供貨情況,又要經常與在校師生讀者群體交流,及時了解讀者需求;具備對書目信息的收集、處理、傳遞、利用能力,能有效識別讀者需求,快速定位需求圖書;具備正確選擇與評價圖書的觀察辨析能力,高效鑒別與篩選高質量圖書;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掌握館藏建設方向,了解學科發展動向,使采購圖書符合學校學科發展和專業建設需要。
為保障館藏質量,收集和采購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教科研需求的高品質圖書,滿足不同層次水平的讀者需求。首先,應配備數量充足的采訪人員,選拔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強的館員擔任采訪工作。其次,加強對采訪人員的職業培訓。一方面,通過培訓提升采訪人員現代化技術水平,提高采訪人員使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寬采訪人員的知識體系,加深采訪人員對學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以及新興學科專業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優化采訪團隊的知識結構。再次,積極拓展采訪隊伍,補充以學科專家和教師代表為主的兼職采訪館員,形成多角色參與的圖書采訪專家庫。
政府采購背景下,圖書館采訪圖書的質量離不開館配商的積極配合,加強對館配商的監督與管理是保證藏書建設質量的必要手段。合同簽訂后,圖書館應當加強對中標館配商的履約管理,嚴格把控圖書采購、圖書驗收、編目數據、圖書加工質量等各重要環節。
一要嚴把圖書采購關。嚴格根據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需求執行圖書采購,主動與館配商聯系,重申本館采購范圍、重點采購學科專業出版社、供選書單必備數據、提供頻率等,要求館配商嚴格執行,對執行有偏差的及時溝通敦促修正。二要嚴把圖書驗收關。嚴格檢查訂單到貨率、到準率、到書周期是否達到合同規定要求,杜絕館配商摻雜非訂單圖書的情況。三要嚴把編目數據關。嚴格檢查文獻標引、文獻著錄是否標準,編目數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種次號的取號、叢書、多冊書的著錄是否符合本館編目細則。四要嚴把圖書加工質量關。檢查圖書加工是否符合規范,使用耗材有無以次充好、摻雜摻假。同時,建立健全館配商誠信檔案,對館配商失信行為及時準確完整記錄在案[9]。
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肩負著為學校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服務的職責。圖書采訪是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首要環節,是圖書館開展服務的基礎。圖書出版市場的繁榮發展、政府采購的大背景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高職院校圖書采訪工作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對采訪人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采訪人員必須正視工作困境,轉變觀念、緊跟時代發展,提升自身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綜合運用技術和管理手段,保障采訪工作的高效優質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