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華
(江西貴溪市文化館,江西 貴溪 335400)
目前,我國群眾文化藝術創作遍地開花,已經延伸到不同的場所和地區,而藝術創作活動,也幾乎成為各地的年度盛事,例如春節聯歡晚會,元宵喜樂會,鄉鎮定期匯演等等。同時,學校,企業單位,事業單位,社會公共機構,也針對自身的發展特點,舉辦與之類似的晚會。但不可否認的是,群眾當下開展的文化藝術創作活動,大多都是以自身的生活為主的,在內容上沒有進行及時的創新,顯露出了枯燥和呆板的弊端。在這里,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關鍵性內容就是群民構建文化活動,這也是我黨政策的鮮明體現,能夠有效反映出基層群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然而,主題性文化藝術創作活動的開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關部門也沒有認真分析群眾的精神生活和價值取向,沒有了解群眾真正需要的內容,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動的創新,導致具體的實現缺乏新意。久而久之,群眾會產生極大的審美疲勞,他們的參與積極性也會大大衰退,自身的精神世界會感到更加空虛,無法從基本的藝術創作中得到滿足和補充。
當下,基層群眾的文化藝術創作活動主要集中在城鄉等地區,雖然這些地區貼近基層人民,但在范圍和目標的設定上卻過于片面,服務的對象是以中老年群體為主,沒有涉及年輕的群眾。就那些文化基礎本身就強的城鄉地區來講,藝術創作活動的開展是非常貧瘠的,這就無法真正發揮出文化工作的作用和價值。也就是說,許多地區在開展文化創作的過程中,只是把視野局限在眼前的內容和范圍上,沒有制定出更加遼闊的工作目標,也沒有展望未來的文化發展趨勢,沒有把藝術創作和社會的主流結合到一起,顯露出了固步自封的弊端。再加上,那些只針對中老年群體的藝術創作,并不能完全激發出年輕群體的興趣,但文化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不分年齡層的,無論是何種層級的群眾,都會出現大批的文化喜好者。
目前,文化藝術創作活動大多都是以文藝表演為主,需要借助節目組的力量組成晚會,然后選拔專業或者是業余的團隊進行表演,以供當地的群眾欣賞。也就是說,這種類型的藝術活動主要集中在城鄉之內,但是不同城鄉之間的文化發展是具有差異和區別的,文化形式也并不盡相同。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只是舉辦文藝類的晚會,那么群眾必然會被局限在當下的范圍之內,不能實現城鄉之間的習俗交流,也阻礙了信息的有效傳遞和共享,而藝術創作活動的受眾也始終無法得到拓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預計效果,反而會事倍功半。
當基層群眾開展藝術創作的時候,地區可以構建起完善的交流互動機制,把城鄉和城市充分結合到一起,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展開多元化的交流,碰撞出更加激烈多彩的思想火花。具體來講,可以把不同地區在文化建設中取得的成果當作參考載體,針對文化的發展成就,展開階段性的交流,互相分享有用的經驗和教訓,提高各個地區藝術創作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并根據自身在探索中積累的心得,勇于發表意見和感想。同時,也可以舉辦小型且靈活的文化活動,把時間盡可能提前,展示不同小組的成果,在活動進行的時候,實現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拉近群眾與藝術創作之間的距離,提高群眾對文化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而且,各個地區也可以用比賽的形式來展現藝術創作的特色,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前,邀請更多的地區前來參加,這樣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相互結合與共同進步。并且,文化主管部門也需要認真分析群眾的基層需求,要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導向,掌握群眾思想發展的動態過程,并從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和數據,與文化藝術創作工作結合到一起,實現藝術的創新和改革,提高群眾的認知度和信任度,讓群眾獲得更加多樣的視聽體驗。
由于藝術創作活動涉及的范圍較廣,而且以基層群眾為核心對象,所以在開展文化工作的時候,除了要明確短期的工作目標和方向之外,還應當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出發,構建完善且遼闊的未來格局。保證文化藝術創作能夠涉及不同的群體,兼顧不同的職業,性別,行業等等,讓不同類型的文化愛好者都能夠擁有專屬的活動陣地。特別是醫院或者是軍營等陣地,由于這些機構本身的文化氛圍稍顯淡薄,所以也急需文化的播種。對此,文化管理部門應當選派專業的人士,深入到這些類型的陣地中,通過協商或者是溝通的方式,展開階段性的知識培訓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擴大藝術創作的受眾范圍,同時也可以激發出群眾文化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意義上實現集思廣益,挖掘群眾的潛力和價值,為文化的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不同的活動陣地之間也可以及時探討有用的經驗,通過活動的聯合舉辦,展現出更加豐富的藝術創作成果,吸引群眾的注意力[1]。
形式是影響群眾構建文化活動的重要元素,在這里,藝術創作可以借助主題文化或者是公益文化等途徑,開展多種類型的實踐,這樣可以讓活動的內容變得更加充實。例如,如果一個地區要舉辦紀念晚會,那么也可以把紀念晚會和歌唱與舞蹈比賽結合到一起,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推廣,告知群眾活動開展的時間和地點,并讓群眾了解活動涉及的相關內容。文化主管部門也可以通過廣播與網絡等現代化的形式,提高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和參與熱情,讓群眾能夠更加了解藝術創作的內涵與價值,提高自身的理解與接受能力。同時,文化主管部門也可以針對特定區域的藝術創作活動,向周圍的城鄉進行宣傳,踴躍歡迎多種類型的群眾積極參加,這樣不僅可以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也可以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在未來,藝術創作應當結合區域的發展特色,弘揚中國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發揮出輿論導向的作用[2]。
綜上所述,持續性推動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更新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打破文藝發展困境的應有之策,也是塑造積極向上生活風氣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互動機制的改革,活動陣地的拓展,活動形式的延伸,這三個角度,論述了藝術創作改革的方法,充分結合了群眾文化的基本特點,也尊重了基層群眾的主觀意愿,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在未來,藝術創作也應當認真分析多方面的實際需求,要與時代共同進步,提升民眾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