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粟裕建議發起的,他是主要領導人之一。1949年11月,華東軍區副參謀長王德專程到北京請示粟裕,與到南京了解淮海戰役勝利原因的蘇聯大使尤金說些什么。粟裕告訴王德要有四個“突出”:突出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突出總前委常委首長的正確指揮;突出廣大指戰員英勇頑強;突出華東人民,特別是山東人民全力支前。
新中國成立以后,為永久性紀念淮海戰役,當年的戰場上相繼建起了多處紀念場所。而在當年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直接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圍殲黃維兵團的戰場雙堆集,則沒有相關紀念建筑。為此,粟裕于1978年6月19日與安徽省委副秘書長談話時指出:“淮海戰役在雙堆集好像沒有紀念館,是否要搞個紀念館,請省里考慮。南京軍區曾編寫了《淮海大戰》的話劇,沒有提二野(中野),我批評了他們,不寫二野是不對的,也未看他們的戲。雙堆集是二野打的,打得很艱苦,三野(華野)派了1個特縱、4個步兵縱隊去支援,但主要是二野消滅的黃維集團。”粟裕作為“履行了淮海戰役主要指揮之責”的戰役指揮員,沒有在淮海戰役紀念場所的顯赫處留下任何“墨寶”,但他卻為雙堆集沒有紀念場所而提出特別的建議,顯示了他一貫隱功謙遜、與人為善的高風亮節。
(東華摘自《無冕之王——一個真實的粟裕》,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張雄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