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維川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為中國航天史上地位最重要、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運載火箭研制、試驗和生產單位,承擔長征三號、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長征九號、海基火箭、可回收火箭、空天運輸器、國際空間站、探月探火、深空探測等眾多國家重大航天型號的研發制造任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物流中心,負責全院的物資采購、質量檢驗、物資機加、倉儲配送等供應鏈服務工作,發展至今已形成強大的供應商網絡資源,10萬平方米全自動立體庫房、數萬平米甲類與丙類化工品庫房、多場景金屬物資庫房、高標準電子元器件庫房;金屬、非金屬等材料的機加工,常用物資的封裝包裝,20萬噸物資運輸配送能力;電子元器件、原材料、機電產品、標準緊固件、火工品等物資的檢驗質保、技術研發、應用驗證以及領先的供應鏈信息系統平臺,致力于構建先進、全球化的航天物資供應鏈體系。
隨著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的各型號航天運載工具所需要原材料種類不斷更新、數量持續增長、質量不斷提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原材料為進口物資。由于進口物資的更新與增長,加之新冠疫情在國際間的影響,致使現行的進口物資供應鏈運營模式已逐漸不能滿足用戶發展需求,因此物流中心積極探索、實踐進口物資的新供應模式。

圖1 進口物資采購流程圖

圖2 航天新商務跨境電子采購平臺界面
在現行模式下進口原材料、元器件、設備儀器等物資產品,通過供方名錄下的合格進口物資中間商詢比價、框架協議或公開招標方式采買,其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但這種通過中間商向國外原廠間接采買進口物資的模式,其貨源渠道掌握在中間商手中,將會造成以下隱患風險:
在跨境采購業務鏈條中增加中間商環節,中間商將賺取利潤,采購方將增耗采購成本。如果中間商壟斷國外貨源,蓄意提高售價,則采購方別無其他渠道,只能被動接受售價,那么在這種情形下,不但不利于降本增效,控制采購成本,增加集團核心競爭力,而且將會惡化供應市場,各供方競相惡意競爭,造成供應商失控,嚴重惡化供應市場,造成長期性混亂。
采購部門在確認用戶物資需求與庫存儲量后,下達新的采購計劃,按規定需尋源詢價各中間商,詢價時效為7-14天。
在詢價結束后,綜合供方報價、周期、技術服務等方面確定中標方(定源),但其報價高于歷史價格、異常于市場行情或集團進口物資價格目錄,則需價格談判確定合同價(定價),該流程至少需要2-3天時間。
在定源定價后,與中標方商議貨物標的、交付方式、結算模式、質量要求、違約責任等合同條款,順利情況下5天內與供方簽訂合同完畢;此時供方開始從海外原廠采買,從向海外廠家下單至派送國內用戶往往需要45-60天的供應周期。
因此,在通過中間商采買進口物資的模式下,從用戶提交需求到物資發放再到用戶大概需要60-80天。但在目前搭建即將成為全球唯一國際空間站、嫦娥探月、載人登月、邁向火星探索新征程等諸多項目背景下,百余航天型號正加緊預研、試驗、制造、發射,現行進口物資的供應時效已逐漸不能滿足用戶科研生產進度。
通過中間商采購進口物資,其采購供應過程掌握在中間商手中,當其把不符合質量要求、貼標套牌甚至假冒偽劣的產品供應給采購方,將存在重大質量隱患。同時,中間商負責進口物資的原廠采買、運輸、倉儲、派送等環節,如出現意外造成貨品質量受損,采購方將很難溯源追查。
采購、使用單位很少或幾乎沒有與國外原廠聯系,需要通過中間商了解廠家產能、供應能力、價格走勢、新研產品、應用進展、貨源渠道等信息資源,其信息存在一定的不可獲取性、失真性與滯后性,采購方無法真實、及時、全面地掌握海外廠商與產品的信息。
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航天新商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航天電子采購平臺”網站,向海外廠商直采進口物資。該電子商務網站中有外貿綜合服務模塊,可利用該模塊向海外廠商直采需求進口物資,規避中間商環節。航天新商務跨境電子采購平臺界面如圖2所示。
該電子商務平臺為繳費會員制,同為航天系統內單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物流中心可以較低的會員費用使用該平臺。具體步驟如下:(1)在采購中心需要采購進口物資時,登陸該網站的“外貿綜合服務”模塊,提交關于標的物的產品、品牌、型號、數量、供應時效、配送地點、供應節奏、技術參數、服務內容等信息;(2)該網站平臺接收到以上信息后,首先核對可采性,如果出現標的物本源性不可采因素,則直接通過該平臺移動通信端APP向用戶報送不可采信息、原因與類似可采產品,請用戶查閱、修改;如果標的物可采,則網站端查看國內庫存,如果有庫存,則根據庫存地點、用戶需求時效等信息,選擇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物流方式,將貨物運送到指定地點;如果國內沒有庫存,則查看海外倉是否有庫存余量,如果有庫存,則根據庫存地點、用戶需求時效等信息,選擇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物流方式,先將貨物運送到國內倉庫,再從國內倉庫配送至用戶指定地點;(3)如果海外倉沒有庫存余量,則立即向外國廠商采購補貨。
同時,在跨境電子采購平臺中,通用進口物資基本不會存在斷供情況。因為該平臺庫存管理模式為:根據各用戶的季度、半年度甚至年度采購需求,與其生產車間研制、排產計劃,并結合采購大數據(現在、未來、過去的進口物資采購情況),制定出通用進口物資庫存管理方案。
設置出每種物資一級海外倉的警戒庫存、安全庫存,二級國內倉的警戒庫存、安全庫存,及向各用戶配送的方案進度。當國內倉的庫存余量臨近警戒庫存時,則開啟向海外倉訂貨流程,訂貨至安全存量庫存;同時,在海外倉存量臨近警戒庫存時,則開啟向廠家訂貨流程,訂貨至安全存量庫存。最終保證一級海外倉、二級國內倉均有適量存量,可全天候、全地域、不間斷保證供應。
在以上模式下,可確保通用進口物資零缺料,用戶需求快速響應。同時此溯源采購模式,增強了談判議價與質量管控能力,不僅采購好、廉、快,而且建立、掌握了進口物資的供應渠道網絡,有助于長期戰略跨國合作。
物流中心主動對接航天新商務平臺,積極推動航天用進口物資的跨境電子采購工作。首先,物流中心將擬采購的進口物資基礎信息匯總、歸類、傳遞至航天新商務跨境電子平臺端,航天新商務將其作為信息源建立專用進口物資基礎數據庫;然后,物流中心將擬采購物資的種類、數量、供應節奏、配送地點、技術要求、服務項目等標的需求告知航天新商務平臺,航天新商務以此為采購計劃擬定頂層業務運作方案。其后步驟為:
一是利用駐各國辦事處或公司機構尋源各生產商,擬定商務合同;二是搭建跨國供應鏈,在國外地區設置一級海外倉、在國內地區設置二級國內倉、在用戶端設置轉運配送基地,并制定航運、空運、火車運、汽運等運輸方案。在物流鏈搭建的同時,在內部搭建用友供應鏈運行系統、外部建設供應鏈平臺的信息鏈,保證跨境電子采購過程中,信息準確、高效、連續地輸送;三是用戶單位預付貨款到賬,利用資金流啟動物流運轉,利用信息流實時監控溝通,最終貨物達到、驗收合格,交付尾款閉環,利用跨境電子平臺采購進口物資完成。
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采購進口物資,以實現以下效果:
去除中間商,從海外直采,將在中間商環節合理與不合理的利潤減除,采購成本將持續下降。并且集中到海外原廠統一采購,將增強議價主動權,可用價格談判、框架協議、產品配套等方式,進一步探索降價空間。
優化從中間商采買的常規采購流程,從海外直采,貨物直運直達,將大幅縮短供應時效。采購方可將季度、半年度、年度等長期需求信息傳遞至航天新商務跨境電子采購平臺,其可提前備料備庫,在采購方需要時,于臨近倉庫發貨,向周內達甚至次日達模式發展。
直接從海外原廠采購,確保貨物質量真實可靠性。利用供應鏈系統物聯網平臺,追蹤貨物每批次出廠、運輸、倉儲、料位、檢驗、派送、使用等信息,確保質量信息可追蹤與可溯源。
建立海外原廠供應鏈網絡,直接與原廠溝通,不僅能及時準確了解供應合作中的貨品情況與服務項目,而且能進一步掌握廠家市場布局、產品研發、商品應用、科研合作等情況,全面、及時掌握海外動態,助力中國航天發展。
本文針對通過中間商采買進口物資帶來在產品價格、供應進度、貨品質量、信息資源方面的弊端風險,構建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采買進口物資的供應鏈運作模式,分析了電商供應的運行方案,探討了新模式的實踐效果。
在國際經濟合作日益深化,及中國航天邁向市場化、商業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中國航天供應鏈系統將會與更多海外廠商展開緊密合作,因此構建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體系成為重要發展方向,將進一步提升跨境供應鏈在價格、進度、質量、服務方面的水平。
在國際經濟合作日益深化,及中國航天邁向市場化、商業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下,中國航天供應鏈系統將會與更多海外廠商展開緊密合作,因此構建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體系成為重要發展方向,將進一步提升跨境供應鏈在價格、進度、質量、服務方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