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悅
(河南省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0)
公共圖書館依托豐富的館藏資源對文化內涵進行創意設計,賦予它們時代的生命力,開發出具有市場價值、能夠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產品,有利于文化內涵的轉化,實現圖書館的創新性發展。文創產品作為圖書館館藏資源和服務的延伸,能夠增進民眾與圖書館之間雙向交流,有助于圖書館更加充分的發揮職能。
在我國各類文化文物單位中,博物館走在文創開發的前列,而公共圖書館則起步較晚。對于較少或從未開展過文創工作的公共圖書館來說,如何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文創產品,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創開發機制已然成為目前圖書館不斷嘗試與探索的熱點。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不斷個性化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文創產業逐步盛行,國務院也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支持文化文物單位開展文創開發工作。在此良好的時代背景下,文創工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2017年,由文化部推動并指導,全國圖書館文創試點單位自愿參加組成了非營利性行業聯盟——全國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聯盟,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和推動行業文創產業發展。作為聯盟的線上平臺,全國圖書館文創聯盟旗艦店于2019年1月8日正式上線天貓店鋪,擴展了文創產品宣傳和銷售的覆蓋面,力圖實現從元素提取到產品設計直至成品落地的全流程追蹤。結合線下“百家聯盟門店”,實現聯盟文創品牌價值輸出的連續性、統一性,使品牌文化的內涵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繼全國圖書館文創聯盟旗艦店上線天貓店鋪后,國家圖書館也在同年上線天貓平臺。筆者從開店時間、粉絲數量、商品數量、總銷量四個方面對全國圖書館文創聯盟旗艦店和國家圖書館旗艦店進行數據統計,并選取中國國家博物館旗艦店及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作為參照進行對比分析(見下表1)。

表1 全國圖書館文創聯盟、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線上平臺發展情況對比
目前,公共圖書館文創產品在形式和功能上與其他文化文物單位的文創產品沒有明顯不同,但由表可知,在產品種類、銷量和受關注程度上都與發展較為成熟的博物館、博物院具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文創工作目前尚在起步階段,面臨起步晚、規模小、資源較為分散、品牌效應不強等問題。如何加速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文創研發水平,彰顯館藏特色,讓傳統圖書館煥發生機與活力,實現文化教育職能和文化產業職能共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作為保存、傳承和發揚人類文明的場所,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其中不乏具有各地特色的地方文獻資源。公共圖書館應積極對各類文獻資源進行分類梳理和數字化加工,篩選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館藏資源并從中挖掘文化內涵,提取文化創意元素。在文創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要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館藏發展道路。結合地方特色文化,對反映當地民眾生產生活、人文歷史、風土人情、自然環境、社會風貌的地方文獻資源進行系統梳理,建設專題數據庫,一方面能夠方便地方文獻的查詢和使用,規范資源的管理與整合,另一方面能夠為開發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提供系統的、可靠的文獻資料。
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文創工作時要重視品牌的打造,樹立具有本館特色的品牌形象,將以往圖書館給人的相對平面、死板的印象逐步向立體、飽滿的方向轉變。組建專業的文創開發團隊,深入了解讀者和消費群體的需求和消費習慣,因地制宜,在文創設計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以大眾熟知的名人、文學作品、文化符號等為依托,為廣大群體提供多樣化的文創產品。借助已有的閱讀推廣、公益講座、展覽展映等品牌項目,提取相關文化元素進行衍生開發,既可以縮短設計周期,還能夠借助原有品牌的影響力提升產品的易接受程度,便于產品的推廣,產生疊加效應。
公共圖書館還要積極開展文化創意征集活動,定期舉辦文化創意比賽,鼓勵全民參與文創開發,讓更多社會人士參與其中,有助于深化圖書館品牌打造,強化品牌影響力。通過網絡投票等方式評選出優秀文創設計作為儲備資源,選擇性的應用到文創產品的研發過程中。
隨著信息時代的全面到來,數字化建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共圖書館要搭上信息技術的順風車,大力推進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充分利用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借助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工程、移動媒體設備等發展數字文創,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數字文創產品訂制服務。在信息化和數字化背景下,開發數字文創產品不僅具有便利的條件,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公共圖書館借助現代科技進行產品研發,不僅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科學的掌握讀者閱讀習慣和消費心理,緊跟流行趨勢,還能夠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通過移動互聯網終端技術為更多用戶提供便捷服務,對推進全民閱讀具有積極 作用。
公共圖書館在進行文創產品開發時,要重視與其它公共圖書館之間的館際交流與溝通,一方面能夠學習經驗,彌補自身文創產品開發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夠整合資源,避免文化元素、文化創意的重合,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也要理清思路,明確館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不能盲從跟風,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前提下對文獻資源進行深度挖掘,開發出具有價值、符合現代公眾審美和需求的經典作品。公共圖書館之間要增進聯系,組建文創開發聯盟,著力打造文化信息的共建共享服務平臺,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資源共享,以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加強館際交流,嘗試館際合作,對處于起步階段的公共圖書館文創工作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為各館文創產品的獨立開發奠定基礎。
除了進行館際間交流,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與擁有豐富文創產品開發經驗的相關單位進行合作交流,吸取經驗,作為推進文創產品開發工作的突破點。如“文化+旅游”,一方面傳播、弘揚地方文化和傳統文化,提升旅游過程中的文化內涵,滿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文創產品的吸引力,提高經濟效益;“文化+教育”,與高校等相關機構組織教育培訓、舉辦讀者見面會、讀書沙龍、展覽、論壇等文化交流活動,提升圖書館的品牌效力,擴大文創開發的影響力;“文化+醫療”,利用智能設備和軟件將醫療、保健、急救等知識帶到大眾身邊,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識獲取渠道;“文化+科技”,利用AR、VR等技術,將經典文化與現代媒介相結合,打造立體空間,為大眾帶來沉浸式文化閱讀新體驗。相關產業的跨界融合能夠充分拓展“文化+”的服務范圍和服務路徑,為公共圖書館的文創開發提供新思路,不斷豐富文創開發工作的內容,讓文獻資源“活起來”。
文創產品的價值需要通過消費來體現,這就需要進行專業的運營策劃,加強宣傳推廣力度,打開銷售渠道。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擁有廣大讀者和用戶群體,對文創產品的營銷推廣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文創產品開發作為公共圖書館的一項新興業務,其知曉度和認可度都有待提高,因此,如何進行合理合規、積極有效的營銷推廣顯得尤為重要。
公共圖書館要夯實以館舍為中心的線下銷售渠道,配合各分館、流動服務站等基礎服務陣地,結合日常開展的各類閱讀體驗、展覽講座等主題活動,向大眾進行宣傳推廣,讓更多的群體了解、喜愛文創產品。此外,各級公共圖書館間要打破地域限制,共同搭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打通文創產品的流通渠道,為文創產品更好地發揮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提供便利條件。
在互聯網時代,線上購物成為一種流行趨勢,擁有著強大的傳播力和龐大的消費群體,可見,利用互聯網進行文創產品的推廣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目前,我國已有不少文化文物單位開啟了文創產品的線上銷售平臺,不僅能夠克服傳統線下推廣模式傳播速度慢、影響范圍小、消費群體窄的弊端,大大拓寬銷售渠道,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掌握消費群體對文創產品的需求和喜好,以便后期對產品進行升級和調整,研發更符合市場走向的文創產品。公共圖書館還應與各大媒體平臺、電商平臺、網站平臺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節目、廣告、直播等直觀的方式對文創產品進行介紹和展示,借助各大平臺的影響力擴大宣傳和銷售力度,提升文創品牌的知名度。
當下,公共圖書館的文創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產品開發和營銷的過程中面臨著政策限制、經費短缺、專業人才匱乏、銷售模式單一等問題。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授權合作、委托經營等方式與成熟的公司、企業聯合,對文創產品進行共同開發和推廣,一方面能夠使館藏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解決公共圖書館在文創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在分工配合、利益共享的基礎上,建立長效的運營機制,將多方優質的文化資源、創意資源、銷售渠道匯集起來進行有效結合,實現文創產品文化價值、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有效統一。還可以設置基金項目,通過資金合作,加大文創產品在開發和推廣階段的投入,從而拓寬營銷范疇。
公共圖書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肩負著傳承文化的使命,也關乎圖書館自身發展的生機與創造力,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和動力,其發展任重道遠。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借鑒國內外文創產品的開發經驗,努力開發出備受喜愛的文化創意產品應用到公共文化服務中,不斷擴大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范疇,提高服務質量,搭建好館藏資源和讀者之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