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寬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農業農村局,河南南陽 473000
通常來說,豬膿腫病因包括兩種,即原發性和繼發性。其中原發性原因主要是病菌從個體表皮的破損處潛進機體內時,導致局部發生腫塊,豬個體在進食、表皮破損的條件下,腫塊中病菌會轉移至個體的其他部位,繼而導致個體局部出現膿腫;繼發性原因是在機體本身存在炎癥的條件下,病菌便以炎性區作為發源點進行發展,繼而使得炎性部位又出現膿腫現象。
通常都會存在于豬個體表皮內部和肌肉層間,在初發時,病灶區會先出現明顯的炎性征兆,紅腫、痛感明顯,炎癥在進一步發展時,這種顯性癥狀會增大,大約一周后,紅腫部位會逐漸由硬變軟,同時內里存在積水,無痛感,但邊緣明顯,表皮越來越薄,導致腫塊積水和濃汁外涎。總體來說個體不會發生全身性的病變,但在腫塊初期、也未軟化的條件下,腫塊區位痛感嚴重,在腫塊逐步發展的同時,這種痛感會隨之減輕,膿腫塊往往是存在于多個區位,大小不等,小至花生粒大,大至可達人類手掌的范圍,在達到這樣的條件下,膿腫會具有繼發性,也就是說,在治療期間,個體的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現腫塊。
第一是對于初起的膿腫來說,可以施以外用適量的魚石脂軟膏。在膿腫趨向于軟化、痛感消除出現流膿的條件下,再考慮實行手術。其間,可以根據腫塊所在區位,采取適宜的切口,做基本的消毒。通常需要在病灶的最低、最軟處為切入點,如此一來,就會在促進膿液盡快排出的同時,也便于后續的恢復。假若是病灶處未能達到流膿狀態,而其內壓較高,就需要在基本消毒的同時,再以有效引流的措施,清除一些膿液,減輕其中壓力,再將病灶進行開切,防止在壓力較高的條件下,導致皮膚再一次破損。在膿液完全排出時,再以10%濃鹽水進行消毒,若是傷口較深,就應當在以3%雙氧水清潔的基礎上,再以10%濃鹽水進行清潔,在清潔和沖刷的環節,可以借助金屬勺將膿液全面清除。
第二是膿腫腔處理。先以10%濃鹽水對個體膿腫部分進行徹底沖洗,在此基礎上,再以0.9%的生理鹽水進行徹底沖洗,以防腐消毒藥如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在這些沖洗環節結束時,還需要再以生理鹽水予以全面沖洗。
第三是堵塞與引流,在相關操作環節,需要將浸泡于5%碘酒中的紗布填塞于膿腫腔內部,然后在腔體入口處再放置同樣的紗布塊做為引流。然后待3d之后,結合膿腫部位恢復進展,予以相應的處理,直到膿腫現象消失。
在圈養思想模式的影響下,豬個體活動的充分性會明顯下降,長期下去,個體素質會逐漸減弱,繼而則可能誘發膿腫病癥。在膿腫病癥明顯存在的條件下,即便是借助排膿措施,并且傷口愈合,也往往會在個體其它區位出現膿腫,而且這些膿腫的發展會雷同于原發病灶,這主要是歸因于基礎疾病未能徹底根治,也可能是原來膿腫還有殘留,應當在清理原膿腫的過程中,做到全面清除。加長治療期限,同時還應當著重考慮豬個體體能的加強,可以提高運動頻次,增加給水量,并多施以鮮嫩優質的草料,保證營養供應的豐富、均衡、充足。另外,在保證所有病灶都完全清除的條件下,再保證按照規律時間進行科學的引流,為膿腫的全面治愈提供保障。
母豬膿腫具有易感性、多發性、繼發性和傳染性,平時管理不科學、個體體能下降、防御力弱化。原發病是導致這種病癥的直接因素,想要在根本上徹底治愈,還需要在施以外科手術的基礎上,根據個體狀況采取相應治療的方法。應當進一步注重平時管理,提高個體活動的頻次,增加水分、養分供應的質量和數量,以此在提高個體基本素質的同時,力求在源頭上避免膿腫的再度滋生,應當在具體治療期間,確保膿腫的全面清除,以達到完全防控和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