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勝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阿子灘鎮畜牧獸醫站,甘肅卓尼 747600
生態系統一直都處在一個平衡狀態,當外界環境壓力打破整個生態系統平衡時,便會造成污染。畜牧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隨著人們對相關產品需求量的提高,畜牧業開始不斷擴大生產,所產生的環境壓力也逐漸增大。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現在我國畜牧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已然不可小覷。
眾所周知,我國目前畜牧行業的大致范圍就是以豬、牛、羊的養殖為主,少數還選擇雞、鴨、鵝等家禽類的養殖,極少數的選擇生產蛋奶類。
依據現代養殖模式來說,絕大多數的養殖行業,占比最大的污染因素便是動物糞便的隨意排放。動物糞便本應該是上好的有機物肥料,對植物的生長有著極佳的作用,為何會變成污染物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傳統養殖所產生的糞便等物質確實是絕佳的肥料,但現代養殖行業中,由于國家對草原、森林等自然環境的保護,養殖所需要的草料可謂是供不應求。為了保障動物的正常生長,許多養殖企業便開始選擇工業飼料,這些工業飼料往往都含有大量的抗生素,以及微量的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元素等,從而也就導致了動物糞便中同樣存在相關物質,帶有這些物質的動物糞便,如果不經過專業處理就隨意排放,便會造成水資源的污染。
其次,帶有這些有害物質的糞便如果不經處理就用于施肥,也會造成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等有害物質的累積,從而導致土壤的污染。即使經過處理,無法做到合理使用,其中對植物生長具有重要作用的氮磷等營養元素超出了植物受限范圍,造成植物死亡的同時,還會造成土壤營養過剩,少部分動物糞便中還含有蟲卵等有害物質,對土壤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另外,在畜牧業養殖過程中,由于疾病等因素所造成的動物死亡,其尸體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尤其是在進行尸體處理時,由于尸體本身就是病原體,處理不當還會造成病源的傳播,從而導致大面積的動物死亡,更會加劇環境污染問題。
不論是污染物的隨意排放對環境的危害,還是藥品的胡亂運用對生態的影響,起因都是畜牧業的管理力度欠缺,加大管理力度,是針對畜牧業對環境所造成危害的有效處理方法。
首先是對藥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殺蟲劑、抗生素等化學藥品處理不當對環境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應當加強對藥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盡可能的在滿足需要的同時避免出現藥物殘留。其次,在針對動物糞便以及動物遺體處理方面,除了合理的用作植物養料以外,還應建立層次分明的有害物處理系統,包括無機化學反應和有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各類有害物質的過濾和處理,盡可能的減少環境帶來的危害。同時應該注意,不同的畜牧業類型,針對其污染物所含化學物質的量不同,還應該配備有不同的處理模式。
畜牧業,作為我國國家的主要經濟鏈之一,近年來也是受到國家和人民的高度關注,通過畜牧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分析,不可否認畜牧業的大力發展,為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帶來的提高,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其對環境的危害,我們應當加大對畜牧行業的管理,進行生態畜牧,綠色畜牧,保障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