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婷
中國主權延伸到哪里,中國郵政的普遍服務就提供到哪里。
2020年的雙十一,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海上郵遞員石進全忙壞了,作為三都澳海域唯一的海上郵遞員,他要服務周邊上千戶漁排人家以及4座海島上8個行政村的信件和包裹。
石進全的父親曾搖著櫓為鄉親服務了23年,子承父業的他,也已經在這條海上郵路走了20多年。
在網上,有人抱怨中國郵政,“中國地緣遼闊,一周連一個省都出不來”。有人質疑,為什么中國郵政還沒倒閉?還有人干脆取名“今天郵政倒閉了沒”。
不知道中國郵政看了這些作何感想,也許它根本顧不上理會這些問題。
中國郵政很忙,它可能還在沒路的地方趕著驢,在山溝里蹬著車,在小河里劃著船,忙著把四通一達不愿意送的快遞,送到收件人手里。
中國郵政會不會倒閉?先說答案,不會。中國郵政不僅不會倒閉,它甚至比你想象的還要牛逼。
4.2元,夠做什么?
在中國郵政,4.2元可以把一封掛號信從一個地方,寄到另一個地方。根據地區和重量會有價格波動,基本不超過10元。
不管狂風暴雨,不管寒暑節日,不管距離多遠,不管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南至三沙,北至漠河,高至珠峰,甚至是太空,只要一個郵編,中國郵政都能送到。
在電商的運費模板里,有一個偏遠地區的選項。這里的偏遠地區,包括新疆、西藏等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有時候也包含寧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生活在這些城市的人,如果網購,每單可能要多花2~5元不等。相比包郵區,要多花15~30元不等。甚至有的地方,花錢也不送,除了郵政。
一份中國郵政2018年的年報顯示,郵政有營業網點5.41萬個,便民服務站35.5萬個,村郵站10萬個,服務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100%,其中74%的郵政所位于農村。配送到這些地方,可能得趕驢車,可能得劃小船,可能得穿雪山。
在川藏線康定至德格路上,有一條全國最危險的郵路。這里起步就要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彎多路險。
夏天,這里常會發生塌方和泥石流,車胎碾過碎石路,一不小心就會爆胎。冬天,氣溫最冷的時候在零下40℃,遇到雪崩被困山上也是常事。在最險的雀兒山路段,道路最窄處不足4米,僅容一輛大車緩慢通行。
但這條“離死神最近的路”,康巴漢子其美多吉跑了30年,行程14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35圈。
值得嗎?
其美多吉說:“我小時候,高原上的車很少,在我家鄉,第一份報紙是郵車送進來的,第一份中專生的錄取通知是郵遞員送來的……這些都是鄉親們的期盼和希望。”
不賺錢也得跑
有人說,現在都沒什么人寫信了,郵政的信函業務是不是可以取消了?——不可以,只要還有一個人有寄信的需求,信函業務就不會停。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第一條就規定了:國家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郵政普遍服務,保護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和公共交通一樣,這條郵路不賺錢也得跑,物流業務賠錢也得干,不計成本。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法院的傳票公文,機關的機密文件,這些不會放手給其他快遞配送,哪怕賠錢。
一個快遞,如果沒有成功妥投,其他快遞會將件原路返回,但郵政會等15天,每天聯系一下收件人。所以每到春節時,四通一達的快遞陸續停運了,但郵政還在營業。
事實上,中國郵政賠本的生意多了去了。
1985年2月20日,白茫茫的南極菲爾德斯半島上,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南極長城站正式建成。同一天成立的,還有地球最南端的中國南極長城站郵局。
郵局設在長城站的工作樓內,主要工作內容是辦理航空信函和集郵業務。長城站郵局一共收寄了698封郵件,所有人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那個珍貴的南極郵戳。
當時,航空郵路還沒有開通,郵件要等兩個月后,才能搭上返程的“向陽紅10號”船,送回上海,然后再分發到國內外。
為了一枚小小的郵戳,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這買賣劃算嗎?對中國郵政來說,運營長城站郵局不考慮性價比,它考慮的是“意義”——在南極考察站設立郵政服務機構是世界各國的一貫做法,通過郵政記錄、展現南極考察的歷史,是一種國家話語權的象征,也是一種保證:中國主權延伸到哪里,中國郵政的普遍服務就提供到哪里。
摘掉“慢”帽子
郵政丟不丟包?偶爾會丟;
郵政慢不慢?慢于順豐;
郵政賺不賺錢?不太賺錢。
今天,物流業務應該不是中國郵政最賺錢的業務,但卻是挨罵最多的業務。慢、服務態度差,外界對它最壞的印象,成了對它的最終印象。
為了摘掉“慢”帽子,2018年中國郵政還搞了一個長三角區域寄郵件“提速大會戰”。截至2019年3月底,長三角區域快遞包裹次日遞率達85.5%,比提速前提升34.6個百分點;區域內標準快遞次日遞率達93.5%,比提速前提升了11.8個百分點。
這源于郵政造血式改革。
曾經的中國郵政,是一個國家實行喂奶式補貼的巨人。到1998年,郵政虧損金額高達179億元,位列全國各行業之首。1998年4月,郵電分營開始實行。脫離了電信的供養,郵政的虧損由國家接手。1999年,國家出臺了8531計劃,分4年給郵政造血,分別補貼80億元、50億元、30億元、10億元。
2001年,中國郵政終于扭虧為盈,實現盈利6085萬元。2003年,國家不再給郵政補貼,因為它自己會造血了。2019年12月28日,中國郵政再一次改制,從中國郵政集團更名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今天,郵政旗下員工超過93萬名,是世界上員工人數第三多的企業,僅次于沃爾瑪和中石油。
今天,郵政有32架貨運飛機,292輛火車郵廂,7.1萬輛郵運汽車,9.2萬臺智能包裹柜、2.5萬條郵路、5.4萬處郵政支局所、60余萬處便民服務加盟點、600多家主題郵局。
“為什么中國郵政還沒倒閉?”是知乎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有網友回答:“是的,中國郵政不是最好的,不是最快的,但它是最可靠的、最深入基層的、覆蓋最廣的、惠及最多人的。對這個國家大多數的人來說,它不能倒閉。”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