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維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明確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護好內蒙古生態環境,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這些重要要求與自然資源領域工作密切相關,自然資源部門責任重大。
“十四五”期間,自然資源廳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自治區筑牢“兩個屏障”、建設“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戰略定位,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切實履行“兩統一”核心職責(即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積極推進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從重開發向重保護轉變、從重審批向重服務監管轉變、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方式轉變、從粗放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全面提升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管理水平,推動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自然資源工作從重開發向重保護轉變。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努力建設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一是調整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編制完成并全面實施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初步形成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的國土空間格局。二是健全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制定區域準入和用途轉用許可等制度規定,落實好差別化管制政策,積極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工作機制。三是推動綠色礦山建設。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要求,爭取到2025 年全部礦山達到國家或自治區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不符合綠色礦山標準的礦山企業逐步退出市場。四是加強國土空間保護修復。科學編制內蒙古自治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礦一體化保護修復。制定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加大生產礦山和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力度。五是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布局,防止耕地“非農化”,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六是嚴格自然資源執法。堅持把“尊重自然、保護資源、嚴格監管”貫穿執法督察全過程,進一步加大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力度,確保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自然資源工作從重審批向重服務監管轉變。完善優化行政審批行為,在切實做到公開透明、服務便民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自然資源監管措施,切實把保護與發展、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落實到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一是提高審批效率。按照“審批提速、服務提質”要求,精簡審批要件、壓縮審批時間,積極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改革,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二是加強不動產登記。全區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易、繳稅“一窗受理、并聯辦理”,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在呼包鄂烏“四城通辦”的基礎上,同步探索推進“全區通辦”“掌上辦”“居家辦”。三是堅持依法行政。加大對自然資源法律法規的培訓力度,對標上位法、上位規定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進一步修訂完善審核報批有關文件,切實體現審核報批工作的合法性、規范性、從屬性。四是強化節約集約用地。扎實做好“增存掛鉤”工作,下大力氣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加強土地市場監測與監管,嚴格規范臨時用地備案管理,持續開展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等工作。五是加強礦產資源保護監管。嚴格執行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范圍,強化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監督管理。加強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監督,提高“事中事后”監管質量。
著力提升科技信息支撐,推動自然資源工作從傳統管理模式向現代化管理方式轉變。創新工作模式,強化信息化應用,不斷提升自然資源科技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強化信息化建設。整合自然資源數據平臺,以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為底圖,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底板,高效有序推進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及應用,構建自治區自然資源“一張圖”大數據體系。二是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建設各級國土調查數據庫及管理系統,積極推進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應用。統籌謀劃全區自然資源調查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建設,研究建立全區實景三維高分辨率影像底板數據。三是優化測繪地理信息管理。更新完善自治區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進測繪地理信息深度應用、融合發展,逐步建立新型基礎測繪體系,提高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撐能力。四是強化衛片執法工作。充分發揮衛片在日常執法中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和秩序評價的作用,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自然資源工作從粗放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深刻理解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增強自然資源助推自治區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一是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持續優化用地服務保障,有力保障國家、自治區重點項目、民生項目和產業項目快速高效精準落地。著力構建可持續的資源有效供應體系和資源高效利用體系,全面助力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推進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強礦產資源管理。開展自治區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摸清我區礦產資源家底。編制實施礦產資源規劃,統籌規劃部署全區礦產資源保護與勘查開發。制定并出臺自治區礦產資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強化礦業權管理。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嚴格控制協議出讓,探索推進“凈礦”出讓。三是加大地質勘查力度。加強基礎地質調查研究,優化地質勘查布局,加大阿拉善北山地質勘查,加強清潔能源、戰略性新興礦產勘查,實現地質找礦新突破。四是創新探索所有者權益職能。基本摸清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管理體制,產權主體得到基本落實。不斷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初見成效。
藍圖已經繪就,使命催人奮進。站在“十四五”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積極推進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