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陽在2021 年3 月26 日《經濟日報》撰文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是通過深化改革,不斷提升勞動年齡人口勞動生產率,形成適應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是老齡化社會保持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第一,推動勞動節約型技術的應用。老齡化社會對經濟發展的直接沖擊就是勞動力市場規模的不斷縮小,因此鼓勵勞動節約型技術的應用在經濟發展政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勞動節約型技術的應用必須輔之以與老齡化社會相適應的再分配體系,才能真正實現提升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和諧發展服務的目的。第二,形成與老齡化社會相適應的勞動力市場制度。在勞動年齡人口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推動形成更具彈性的勞動力市場和更廣泛的就業,對于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沖擊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還要加大力度鼓勵女性的勞動參與。第三,盡快完善退休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延長退休年齡,既可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勞動參與率,也可以緩解養老金支付的壓力。在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建立養老金領取彈性制度,即早領低水平、晚領高水平,既可以滿足不同勞動者的個性化需求,也可以更充分地開發有就業意愿的老年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