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劉艷偉,楊 靜
1.吉林省遼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遼源 136200;2.吉林省榆樹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吉林榆樹 130400;3.吉林省牧業信息中心,吉林長春 130062
葡萄球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我們常見的致病性葡萄球菌即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鵝群感染葡萄球菌后,機體會出現皮膚潰爛、伸頸、喘息等皮膚癥狀和敗血性癥狀,呈慢性和急性經過,最終造成大量死亡。如果感染葡萄球菌的鵝肉被人食用,人會出現嘔吐、腹瀉、電解質失衡等食物中毒癥狀,甚至會危及生命。鵝葡萄球菌感染不僅給廣大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人的生命安全也構成嚴重威脅,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
1.1 臨床癥狀
2020年9月中旬,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凌云鄉養殖戶李某家中養殖的2000 只3 月齡(93日齡)朗德鵝,個別機體的翅尖、腳掌出現腫脹、出血、潰爛等皮膚癥狀,同時有活體鵝出現伸頸、喘息和發熱癥狀,每日死亡2 ~3 只,發病約一周左右。鵝群采食量下降,飲水量大增,腹瀉、排泄物水樣,個別有血。病鵝鵝體消瘦,疾病呈慢性經過。
1.2 病理癥狀
取病死鵝解剖可見,肺臟淤血并液化,用手提取肺臟,肺臟呈現爛泥狀態,易碎,并帶有特征性腥腐氣味;肝臟邊緣腫脹,呈盾牌狀,內有淤血,顏色呈深褐色;心肌有條紋樣出血,心包積液輕微增多;腎臟表面有不規則、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腸道腸壁變薄,腸腔中有水樣和膿樣內容物,腥臭味較大;嗉囊充盈,內有大量未消化水分;肌胃松弛,內有少量未消化飼料;氣囊無明顯變化。
1.3 實驗室診斷
取病鵝心臟、肝臟送實驗室化驗,對肝臟病料涂片后革蘭氏染色,可見大量淡紅色陽性球菌。用該病料做巧克力培養基培養15 h,可見巧克力培養基上有大而圓、表面光滑的菌落生長,菌落周邊有溶血現象。
1.4 藥敏實驗
取實驗室培養好的菌落,劃線平鋪于普通培養基上,選擇針對陽性菌的敏感藥物制作藥敏實驗。筆者共選擇7 種常見敏感藥物進行藥敏實驗,在37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15 h,觀察可見阿莫西林、替米考星、頭孢曲松、青霉素高敏,氟苯尼考、多西環素中敏,恩諾沙星不敏感。
2.1 選用高度敏感的藥物10%的阿莫西林600 g 兌入水中,每天上午集中飲用2 h,連用5 d。
2.2 肝膽顆粒600 g 兌入水中,每天下午集中飲用2 h,連用5 d。
2.3 飼料中3 倍劑量添加魚肝油和維生素拌料,連用7 d。
2.4 按照2%的比例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連用7 d。上述方案7 d 為一個療程,一周后鵝群痊愈。
3.1 環境潮濕誘發感染。因為葡萄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源、植物等環境中,特別是潮濕、陰暗環境更益于葡萄球菌大量孳生與繁殖。東北地區夏季雨水較重,因濕度增加,導致雛鵝和育肥鵝極易誘發葡萄球菌感染。又因鵝為散放水禽,所以在鵝養殖過程中會經常接觸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致病性葡萄球菌,也是感染途徑之一。
3.2 免疫力低誘發感染。如果養鵝的飼養環境衛生條件較差、飼養人員管理不到位、給飼不及時,或者飼料里面霉菌大量超標,均會造成鵝機體免疫力低下,出現腹瀉、消瘦或感冒等病癥,進而繼發感染葡萄球菌,嚴重的會引起敗血癥狀,造成大面積死亡。
3.3 皮膚損傷誘發感染。在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經常使用強堿、強酸進行消毒,如果清理不干凈,強酸、強堿就會殘留于鵝舍地面、墻壁等細微處,鵝掌、翅、喙接觸到強酸、強堿后,會造成皮膚損傷,繼發感染葡萄球菌。同時,鵝機體缺乏維生素B 族造成口腔潰瘍,在成鵝“拔翎”過程中造成皮膚損傷,或者雛鵝孵化過程中卵黃蒂口封閉不嚴,葡萄球菌均會從潰瘍面或傷口侵入鵝機體,感染形成局部的潰爛癥狀或全身敗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