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本文立足于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問題,首先分析了導致其心理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從家庭支持這一因素入手,分析了發揮家庭作用幫助寄宿制高一新生緩解心理問題及其壓力的有效策略及其途徑,旨在幫助寄宿制高一新生平緩地度過這一特殊時期,更好地融入學習及生活中。
【關鍵詞】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適應;家庭支持
中圖分類號:G6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004-02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boarding high school freshmen. First, it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leading to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n, starting with family support, it analyzes the role of family in helping boarding high school freshmen to reliev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ir pressure.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are designed to help boarding high school freshmen to pass this special period smoothly and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ir studies and life.
【Keywords】Boarding school freshma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Family support
寄宿制高一新生猛然來到新的環境,有時會因為難以適應而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顯然,這對于學生們的心理成長與身體發展都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筆者作為一名高中教育工作者分析了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適應問題所形成的原因以及爭取家庭支持這一有效途徑,旨在切實做好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疏導工作,幫助他們更好的進步與成長。
一、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誘因
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誘因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由生活環境改變導致的心理問題
離開了自己學習、生活了三年時間的初中學校,來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沒有了以往所熟悉的朋友、教師;再加上需要寄宿不能每天正常放學回家與家人相聚,不少寄宿制高一學生們對于陌生的環境感到非常茫然、無措,隨之產生緊張、不安、疲憊等心理問題。由生活環境改變導致的心理問題是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適應問題形成的一大重要誘因。
(二)由學習激增的壓力引起的心理問題
進入到高中,其學習壓力與強度相較之于初中時期都有了明顯的增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會給我們的新生們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也會讓他們產生較強烈的心理負擔。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不能很好地調整自身的心理問題,會產生自暴自棄的負面情緒,也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妄自菲薄”,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懷疑自身的能力與價值等。由學習壓力激增引起的心理問題也是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適應問題形成的一大重要誘因。
(三)由青春期身心發育引起的心理問題
高一階段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經歷了身心發育帶來的一系列變化,也因此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有的學生會關注自己的外表,會因自己的外表不夠出眾而產生自卑、敏感的情緒;也會因自己的外表出眾產生驕傲自滿、認為學習不重要的心理;有的學生隨著身心的發育,對異性開始變得好奇,由此萌發的“早戀”問題更是非常普遍;還有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為自己是一名大人了,但其心志尚未完全發展成熟,因此,他們的認知與實際具備的認知水平有時存在偏差,導致一些不良心理問題及其行為的產生。由青春期身心發育引起的心理問題同樣也是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適應問題形成的一大重要誘因。
二、借助家庭支持做好寄宿制高一新生心理問題解決的有效途徑
(一)轉變家長觀念,引導家長參與到家校合作的行列中來
在大部分家長看來,將孩子送到了學校,教育就成了學校及教師的責任。家長的這一認知在寄宿制高中學校中尤為明顯。用家長的話來講便是“孩子在學校寄宿,學在學校、生活在學校,學校以及教師應當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來。”不可否認,學校及教師有著教書育人的職責,但是家長同時也應當意識到家庭才是一個人出生與成長的港灣,父母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作為家長,應當擔負起應有的教育職責與義務。筆者在自身的高中教育實踐中,就會想方設法轉變家長們的觀念,引導家長參與到家校合作的行列中來。
例如,班上一名女學生初來高中,非常不適應,經常找教師哭訴想要改成走讀模式,整個人的學習狀態也非常不好,不僅上課不注意認真聽講,還很難完成教師們在課堂上所布置的課后作業。針對這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積極同家長取得了聯系。家長在來到辦公室之后,面對學生的眼淚心里非常不忍,一度想把學生接回去。面對這一情況,筆者及時讓這名女學生離開了辦公室,改為單獨同家長進行面對面溝通與交流。首先,筆者告訴家長,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一時間難以從生理上、心理上適應,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有必要逃避,我們應當做的就是正確面對并想方設法加以解決。接著筆者引導家長試著去分析,假設現在因為學生不能適應離家的環境而幫助她辦理成走讀生的模式,那么大學呢?學生畢業之后呢?如果再遇到她難以適應的問題,作為家長我們還能幫助她一一解決嗎?聽到筆者的一番分析,家長意識到,原來對于學生難以適應所產生的心理問題不能一味遷就,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同學生一起想法解決與應對。想到此,這名家長意識到了問題,并表示會一起參與到幫助這名女學生調整因為生活環境問題導致的心理適應問題上來。就這樣,筆者便很好地爭取了家長的力量,雙方攜手一起參與到幫助學生緩解心理適應問題的行列中來。
(二)教給家長科學的教育方法,給予學生科學的心理輔導
在家長具備了參與到學生心理疏導與輔導的行列之中后,接下來,高中教師就需要有意識地教授給家長一些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讓我們的家長在遇到自家孩子心理上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之后能及時進行改善、引導與解決。例如有的學生由于猛然增加的學習壓力導致出現心理問題,這時,我們家長不能再把目光集中于成績之上,而應當適當幫助學生們放松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正確看待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以及所存在的不足,還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加以應對與解決。針對這一情況,筆者便引導家長要時常同學生加強電話溝通與交流,同時,要注意關注學生們的心理,要時常給予學生以心靈上的安慰、鼓勵與呵護。例如,家長可以耐心聆聽孩子的傾訴,聽聽孩子最近學習或者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這種面對面的心靈溝通與交流能讓學生真正從心底里認識到父母是關心自己的,是與自己站在一起的,這對于他們有效地緩解因為學習問題所產生的心理壓力將提供動力。家長還可以嘗試著與學生保持一種融洽的氛圍與關系,多給學生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引導他們有意識地放松自己,在建立融洽親子關系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都發生一個較大的變化……有了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長才可以在面對學生所出現的心理適應問題時做出正確應對,從而幫助學生以一種更為和緩的方式度過高一這一特殊而又重要的過渡時期。
三、結語
寄宿制高一新生在面對新的環境出現心理上的適應問題是一種正常現象。對此,我們高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實際并且持重視的態度,積極聯同家長解決問題,形成家校合作的統一合力,共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余謹.幫助學生度過從初中到高中的心理適應期[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02).
[2]趙雪飛.家庭親密度,學校適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社會科學前沿,2020(01).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