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的相關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培養的黃金階段對幼兒進行教育促進,能夠使幼兒的健康飲食行為的重要性讓教師和家長思想上真正開始進行重視起來,這對幼兒進行幼兒健康飲食行為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培養幼兒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以及飲食禮儀。本文以相關研究為參考,對食育課程的基本內涵進行了解讀,就食育課程為培養幼兒健康飲食行為的重要性做出了相關解析。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上,提出了一些培養幼兒健康飲食習慣的具體策略,期望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食育課程;幼兒;健康飲食行為;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174-03
【Abstract】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ldren at the golden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related living habits and eating habits can make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healthy eating behaviors so that teachers and parent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healthy eating behaviors. Cultiv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can cultivate children to develop correct eating habits and eating etiquette. This article uses relevant research as a reference to interpret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food education courses, and make relevant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food education courses in cultivating healthy eating behaviors for children.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som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children's healthy eating habi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words】Food education curriculum; Children; Healthy eating behavior; Strategy analysis
食育作為一門能夠為幼兒提供較為全面的幼兒園小朋友正確價值觀建立的教育途徑,在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出更為健康、人格更為完善的小朋友提供十分強大的助力。本文選擇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課題的探究意義。
一、食育課程的基本內涵
食育,顧名思義,就是對幼兒進行飲食的教育,包括食品常見的相關知識、飲食習慣以及與飲食文化相關的知識,并在進行這些相關知識的教育中,同時伴隨著對幼兒進行更深層次的教育。食育的重點在于對幼兒進行未來人生觀的培養,使幼兒能夠在對事物的眾多理解中,對人生建立起最初的理解。
二、食育課程在培養幼兒健康飲食行為中的重要意義
“民以食為天”,從這句俗語我們就能夠理解,對所有人來說,吃飯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對于幼兒來說,這一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同時,幼兒在這一階段由于模仿意識高漲以及思維意識受到外界影響較大,所以在這一階段應該對幼兒進行相關的食育,是符合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順序性的。同時在這一階段,幼兒的身體應該得到充分且均衡的營養,所以在教學中,為幼兒提供健康的食育,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三、食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
從上文我們已經能夠建立起對食育教學的一些客觀的認識,但在現實的教學中,食育教學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一)食育教學與幼兒的接受度不匹配
由于食育具有較為抽象的內核,所以在對課程內核的理解上,教師難以理解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形式對幼兒進行教育,再進行課程目標的設置和課程計劃的設置上就會存在誤差,使教學的具體形式沒有考慮到幼兒的接受度,并且在教學方法的設置上,沒有采用幼兒較為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所以相關課程難以得到幼兒的喜愛。
(二)食育沒有讓幼兒真正親身參與
在新課程改革下,所有的教學階段都在提倡對幼兒進行自我實踐式教學,而食育教學對幼兒來說,都具有一定的困難度和危險性,所以在現實實踐中,食育都難以形成較為系統和具體的形式使幼兒能夠真正參與到食育的教學實踐中。
四、食育課程在培養幼兒健康飲食行為中的具體途徑
幼兒的身心健康在兒童階段在生理上得到了十分迅速的發展,所以幼兒在這一階段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發展性,就在幼兒園這一階段如何對幼兒通過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征設置相關食育課程的學習目標和課程規劃。
(一)為幼兒創設更加有效的食育游戲
對于幼兒來說,真正處于對社會和外在世界進行積極的探索的階段,而游戲作為幼兒對外界進行探索和模仿的重要途徑,應該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應用,使幼兒在游戲中得到食育思想內核的熏陶。在游戲教育階段,教師應該為幼兒選擇更具有代表性的,更能夠將食育的內核完全進行反映的游戲,使幼兒能夠在快樂的游戲中對食育進行掌握,并不斷提高自我對食育的理解和興趣。對幼兒園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游戲的設置中融入一些與應該健康飲食相關的內容,向幼兒普及健康飲食的相關知識。
例如,學習《我們的蔬菜朋友》一課,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蔬菜,如西紅柿、馬鈴薯、黃瓜、冬瓜以及青菜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在餐桌上看到各種各樣的蔬菜。當然,也有一些在植物學上并不能被稱作蔬菜的食品,在常見的采購中我們也把它們稱為“菜”,如菌類、豆類、蛋類和肉類等,教師可以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即讓每個幼兒扮演一個蔬菜,通過為幼兒構建一個故事,比如“今天小明家的餐桌上,一共有四樣菜:有辣椒炒土豆絲、洋蔥拌木耳、清炒紫甘藍以及冬瓜豆腐湯”,幼兒扮演這些蔬菜,并對蔬菜中包含的元素也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并且最終炒成一盤菜的蔬菜應該手牽手站在一起,幼兒在這一游戲過程中能夠理解蔬菜種類繁多的特點,每兩種或者每幾種都是能夠組合成一盤菜的,幼兒就能夠在游戲中了解到蔬菜具有多種多樣的種類,并且能夠了解到平時吃的菜的基本形成過程,同時教師應該指導幫助幼兒對蔬菜進行分類,對小班的幼兒來講,可以從蔬菜的顏色、蔬菜的形狀等最淺顯易懂的方面對蔬菜進行分類,并且應該告訴幼兒,盡管豆類、肉類、蛋類和菌類也能夠在餐桌上,但從分類上來看,這些都不屬于蔬菜,最后應該對這一游戲進行總結,使幼兒明白,吃蔬菜能夠對身體產生較多的積極影響,蔬菜能夠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礦物質、維生素和必要的膳食纖維,幼兒就能夠理解所有的蔬菜對人體都是有意義的,這樣就能在食育過程完成對小班幼兒的健康飲食行為教育。
(二)為小朋友建立完整的課堂參與感以收獲更多知識
食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能夠為幼兒階段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助力,但幼兒教育階段真正的目標在于激發幼兒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和對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的最初了解。所以在食育教學階段,幼兒教師同時應該致力于為幼兒建立更為完整和全面的教學,使幼兒能夠通過食育教學得到更多、更廣泛的知識。
例如,在帶領中班幼兒進行《家鄉的小吃》這一節課的學習時,幼兒通過自己對家鄉小吃的一些介紹,以及聆聽同伴對他們所了解的一些小吃的介紹,幼兒對于小吃的探索欲望就能夠被激發,幼兒不僅能夠了解到形形色色的家鄉小吃,也能通過教師有意地引導了解到其他地方的小吃。例如,為幼兒尋找其他地區的小吃實物或者相關的小吃照片,以及一些與小吃有關的相應紀錄片,幼兒能夠從這一方面了解到飲食是具有多樣性、地方性和特色性的,就能了解到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不同的飲食文化。學習《快樂臘八節》和《臘八節的來歷》時,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述臘八粥的常見做法,幼兒也可以通過一些模擬道具模擬出臘八粥,讓幼兒理解在臘八節做臘八粥的人們對生活寄予的美好祈愿,了解其中相關的風俗民情,幼兒從食育教學中獲得不僅是飲食,還包括了與飲食相關的文化。
五、結語
由于對幼兒進行教育需要滿足幼兒對社會以及社會對幼兒的要求,我們從食育教學出發,探究了食育教學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并根據相關問題做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期望能夠為食育的現實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注:本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落實食育課程培養幼兒良好飲食行為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37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勤秀.推行園本食育課程培養幼兒健康飲食習慣[J].小品文選刊(下),2019(06).
[2]田詠葒.淺談食育課程中幼兒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J].小品文選刊(下),2019(06).
[3]莊思微,蔡棉娟.推行園本食育課程培養幼兒健康飲食習慣[J].教育教學論壇,2019(08).
[4]王劍虹.食育,舌尖上的未來——幼兒園開展食育的價值追求及實施策略初探[J].好家長,2018(11).
[5]莊思微, 蔡綿娟. 嶺南文化傳承視角下幼兒園食育課程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08).
[6]趙紅巖.學前教育(營養與保健)專業本科人才特色能力培養與訓練[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8(11).
作者簡介:鄭彩玲(1982.06-),女,漢族,甘肅高臺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教學。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