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重俠,蔡小凡,閆瑞龍,蔡曉三,劉向來
(1.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康復科,海南省海口市 570206; 2.海南省安寧醫院精神衛生科,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兒童期發病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其特征包括發育不適當、與年齡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嚴重影響學齡期兒童學習能力[1-2]。鹽酸哌甲酯緩釋片是治療ADHD的常用藥物之一,作為中樞神經興奮劑,該藥物可通過對突觸前神經元進行阻斷以實現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攝取,從而改善患兒癥狀,但長期療效存疑[3]。腦電生物反饋是ADHD的非藥物治療方式,以操作性條件反射為原理、腦電生物反饋儀為工具強化或抑制某段腦電波,發揮治療效果[4]。除上述治療外,行為干預被認為是ADHD的輔助治療手段,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5]。八段錦是中國流傳千年的傳統功法,作為經典的健身導引術具有強身健體、改善情緒的效果[6]。本研究以112例ADHD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藥物及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八段錦練習的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ADHD患兒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同時具備以下4項):①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7]中ADHD診斷標準;②年齡6~12歲,初次發病;③韋氏智力測驗分數≥80分;④依從性好、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具備以下任何一項):①近期應用過精神藥品;②腦癱、癲癇、嚴重軀體障礙患兒;③兒童精神病、精神發育遲滯、孤獨譜系障礙患兒;④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患兒;⑤研究藥物不耐受的患兒;⑥體質量≥70 kg的患兒。112例患兒中男74例,女38例,年齡6~12歲,病程1~4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把入選病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與觀察組56例,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采取腦電生物反饋治療,觀察組采取八段錦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兒均給予口服鹽酸哌甲酯緩釋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18 mg/片),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多參數生物反饋儀(南京偉思科技有限公司,型號:Infiniti 3 000 A)進行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患兒取坐位,確保周圍環境安靜,將腦電專用電極接觸于患兒頭頂部及耳部;訓練前,對患兒進行基線測試,包括θ、β以及感覺運動節律(sensorimotor rhythm,SMR),根據測試結果設置訓練閾值;在訓練過程中,患兒通過視頻或音頻的反饋,來學習調節相應的腦電活動,當目標腦電活動的相對功率高于(或低于)預先設定的閾值時,視頻及音頻可正常播放,否則播放停止,直至患兒重新將腦電調節至與設定閾值相符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每周進行3次,隔日1次,每次時長約30 min。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腦電生物反饋聯合八段錦治療,腦電生物反饋療法同對照組,為患兒播放八段錦視頻,由醫師現場教授患兒正確的動作要領,共包含8個招式:①兩手托天理三焦;②左右開弓射大雕;③調理脾胃單舉手;④五癆七傷往后瞧;⑤搖頭擺尾去心火;⑥腹背伸屈同腎腰;⑦攢拳怒目增氣力;⑧背后七顛百病消,每個招式每日練習2次,30 min/次。兩組患兒治療時間均為2個月。
①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β波、θ波、SMR波頻率。②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采用Conners兒童行為問卷(父母版)[8]評估患兒行為表現,該量表包括品行、學習、身心、多動指數、沖動多動、焦慮共6項內容,分數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③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采用視聽整合持續操作測試系統(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評估患兒注意力、控制能力,分數越高表示能力越強。④治療2個月后評估治療效果,痊愈:患兒癥狀消失,學習成績顯著提高,Conners兒童行為問卷中多動評分降低>80%;顯效:癥狀明顯改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多動評分降低50%~80%;有效:癥狀有所改善,學習成績不穩定,多動評分降低30%~50%;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多動評分降低≤30%。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數×100%。⑤記錄兩組患兒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頭痛、失眠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心率(heart rate,HR)、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SBP)以及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DBP)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基線資料比較(n=56)
治療后,兩組患兒θ波頻率低于治療前(P<0.05),β波及SMR波頻率高于治療前(P<0.05),但兩組間治療后腦電波頻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θ波、β波及SMR波頻率變化情況比較(n=56) 單位:Hz
治療后,兩組患兒品行、學習、身心、多動指數、沖動多動、焦慮等Conner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3)。
兩組患兒治療后注意力商數、視覺注意、聽覺注意、控制力商數、視覺控制力、聽覺控制力等IVA-CPT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IVA-CPT評分比較(n=56)單位:分
觀察組患兒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432,P<0.05;表5)。

表5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單位:例(%)
兩組均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頭痛、失眠,但兩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6)。

表6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單位:例(%)
ADHD的主要特點為行為癥狀以及多項認知領域障礙,患兒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或維持時間較短,多動及沖動,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9]。研究表明,ADHD是特殊大腦調節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之一,患兒腦電圖檢測結果提示其存在陣發性或彌散性θ波頻率增加以及β波及SMR波頻率下降,影響其注意力、好奇心、創造性思維、思考能力以及機體放松狀態[10-11]。腦電生物反饋的基本原理為操作化條件反射,是目前ADHD的主要非藥物治療方式之一,通過將傳感器置于患兒頭皮部位對其大腦活動情況、神經肌肉以及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狀況進行監測,通過計算機對腦電波的頻率信號進行一系列處理,并將腦電波變化情況反饋給患兒,從而在視頻、音頻播放過程中對某一段腦電波進行選擇性的強化或抑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12]。在本研究中,兩組患兒治療后θ波頻率降低、β波及SMR波頻率升高,且Conners評分、注意力、控制力均明顯改善,分析原因是由于腦電生物反饋療法通過操作化條件反射對患兒腦電波波形進行改變,使患兒大腦自我調節功能提升,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多動及沖動癥狀,增強其自我控制能力。Markiewcz[13]提出腦電圖生物反饋療法可通過調節頭皮腦電圖頻率發揮治療ADHD的效果;劉文龍等[14]以64例ADHD患兒為研究對象,提出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有利于改善患兒多動及沖動癥狀;Shereena等[15]以30例6~12歲發現ADHD患兒為研究對象,指出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有利于改善ADHD患兒腦電活動,減少ADHD癥狀和行為問題,均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對于學齡期患兒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需要對其進行行為治療,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16-17]。八段錦出自北宋·洪邁《夷堅志》,作為中國傳統養生運動,是古老的引導術之一,將中醫理論、仿生學、武術以及調息之法相結合,此功法歷史悠久,簡單易學,可使精神與形體達到由內而外的放松,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緩解疲勞、練內氣、去心火以及調養身心之功效[18-19]。近年來研究發現,八段錦練習具有調節兒童情緒的作用,趙非一等[20]以30例對立違抗性障礙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八段錦療法有利于改善患兒憤怒情緒及敵意態度,減少其敵意、易激惹表現。為此,本研究在藥物及腦電生物反饋的基礎上聯合八段錦療法,發現觀察組患兒在行為表現、注意力、控制能力方面均優于對照組,且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Zou等[21]通過Meta分析發現,八段錦運動在減輕身心疾病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癥狀方面是有效的;李夢瑤等[22]以24例ADHD患兒為研究對象,提出在團體行為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八段錦治療,有效改善了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選擇性注意力、持續性注意力,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中,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八段錦練習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八段錦聯合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有利于改善ADHD患兒行為表現,提高其注意力及控制能力,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