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 沈中

小張3年前開始常流鼻涕、打噴嚏,紙巾整天不離手,昏昏沉沉無精打采,還時常皮膚過敏、起風疹。因為鼻子總是紅紅的,小張自行在藥店買了清熱解毒、除濕止癢類的中成藥服用,但癥狀仍然反復,稍微受點風寒或天氣變化,流涕、打噴嚏就又回來了,有時甚至喝牛奶、吃雞蛋都會起風疹。近半年來癥狀逐漸加重,一天常打二三十個噴嚏,還總怕冷、身體酸痛、耳鳴、出汗多。晚上睡前即使不飲水,也要起夜兩三次。
張忠德教授初次見到小張,就注意到他面色蒼白,黑眼圈重。經辨證治療,吃了兩周藥后,小張再也不用隨身帶好幾包紙巾了,漸漸地對雞蛋、牛奶也不過敏了。
解謎:肺腎陽氣虧虛是根本
小張這一系列癥狀,根本原因是肺腎陽氣不足。張忠德教授反復強調,解決鼻子的問題,更應從整體著手。中醫講“肺開竅于鼻”“肺主皮毛”,鼻子的癥狀及皮膚風疹,與肺的功能最為密切。但光看到這一層面還遠遠不夠。疲倦怕冷、面色白、黑眼圈、腰酸耳鳴、夜尿等更體現了腎陽不足。肺腎相互依賴,互相影響,肺腎陽氣一直得不到補充,就變得更加虛弱。張忠德教授認為,千萬不要認為鼻腔紅就是上火,從而一味清熱解毒,這種紅其實是陽氣虧虛,鼻黏膜充血水腫引起的。所以張忠德教授把治療重點放在補益肺腎陽氣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預防保健:沐足熏鼻,日常調護
張忠德教授建議小張平時要注意避免著涼感冒,加強體育鍛煉,適當進行如慢跑、太極拳、球類等運動。運動后可選用黨參、黃芪、太子參等補氣之品作為飲品或藥膳,或喝紅茶、雞湯補充運動中耗損的陽氣。同時也應避免運動過度,防止大汗淋漓,汗出后及時更換衣物。睡前可用艾葉20克、桂枝20克、當歸20克等,放入鍋中煮30分鐘,取藥汁,待水溫降至45℃左右后泡腳,每晚睡前1~2小時泡約30分鐘即可。
若鼻炎發作,噴嚏頻頻,有鼻塞等癥狀,可用中藥熏鼻法:炒蒼耳子10克,紫蘇葉15克,化橘紅5克。煮40分鐘,取汁,放入口較大的杯中,反復熏鼻約10分鐘,能起到溫肺散寒通竅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