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儲能,儲能迎來發展機遇。
隨著“30-60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將得到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由于與用電負荷并不匹配,需要大量的儲能承擔削峰填谷的作用。另外,“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必將加快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將提出更高要求,這就給儲能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我國在2020年12月聯合國“2020 氣候雄心峰會”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億千瓦。為了實現2030年碳達峰目標,可再生能源裝機將超過火電裝機,從補充能源變為主力能源,基本實現新增電力來自新能源。儲能按照能量存儲形式可分為電儲能、熱儲能、氫儲能。電儲能主要包含抽水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機械儲能技術;以及鉛酸電池、液流電池、鈉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電化學儲能技術。由于場景的多樣性、各儲能技術與降本的情況,未來會是百花齊放的局面。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力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儲能對于電力系統穩定性的保障。隨著海外用戶市場需求崛起、繼青海之后國內儲能補貼政策有望陸續落地、碳中和背景下碳成本的內部化,儲能的商業模式、經濟性已打通,今年儲能有望高速發展,長期維度來看又一萬億市場冉冉開啟。
重點推薦:派能科技、陽光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