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這期筆者寫的一些東西可能會得罪一些同行,但本著對普通投資者有利的初心,也就寫一點筆者觀察到的一些機構的套路,筆者這里不會點具體的機構的名字,投資者在買公募基金之前,可以多一個視角來評價。
筆者主要交流關于公募基金買新基金還是老基金的問題,在某只基金階段性表現突出的時候,或者某明星基金經理業績出色的時候,公募基金會發行新的基金,畢竟公募基金是收取固定管理費的,規模是公募基金最主要的追求。銷售渠道無論是銀行還是券商都會積極推介新發行的基金,而不是推薦基金經理管理的老基金,主要原因是發行新基金渠道可以分享認購費。這時候銷售機構甚至可能建議客戶贖回之前代銷的其他明星基金經理的老基金,來申購即將發行的新基金,畢竟只有不斷的申購新基金渠道的獲利才最大。但筆者的建議是,與其買新基金,不如買銷售渠道推介的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老基金,其一是買老基金認購費便宜,直接去基金的官網購買就好了。其二是買老基金收益可能更好,原因是新基金還有建倉期,管理新基金的基金經理大概率建倉的品種就是老基金的重倉品種,基金經理管理產品,不可能重倉品種差異太大,買老基金直接享受了新基金抬轎子的收益。
公募基金以規模為導向,就可能做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在高位大規模發行新基金,2020年初的半導體主題的基金,2021年初消費白馬股為主題的基金,投資者在高位認購后短期都是虧損慘重。這對公募基金是道德考驗,不過在高位發行基金時,投資者趨之若鶩,如果在低位發行,門可羅雀,以規模為導向的公募基金確實會選擇在高位去發行,畢竟那時候基金好賣啊。這里給投資者的建議是,首先選擇長期業績出色的基金經理,在這些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表現比較差的時候買入,這樣長期的勝率就比較高了。另外建議投資者買基金別當成炒股票,建議持有的周期長一些,統計數據表明,持有三個月內的投資者虧損比例比較高,而持有三年的話大概率會獲利較高了。
對于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多只產品,不要看收益最高的那只,要看收益最差的那只。在發行新基金的時候,銷售機構大概率會找基金經理表現最好的那只產品用來推介,但收益率最高的那只產品大概率投資者是無法申購的,要么封閉了,要么申購額度很低。這是公募基金的另一個套路,就是很可能傾全公司之力來打造一個明星基金或者明星基金經理。明星基金的收益率投資者大概率是享受不到的,筆者曾在2010年初打電話給上海澤熙投資,問尋申購剛成立不到半年的澤熙一期私募基金的問題,對方明確表示不對外銷售。
雖然筆者提到了一些公募基金的套路,但筆者仍然建議普通投資者購買公募基金,筆者曾多次建議投資者購買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對應的基金,被動型的指數基金如果在市場低迷時購買,大概率能夠戰勝多數主動管理的基金。當然筆者也建議投資者購買有長期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這個長期筆者的建議是10年期,因為10年期可以過濾掉很多運氣的成分,也過濾掉風格切換的成分,更能顯示優秀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如果能在他們中短期表現較差時購買,長期回報會更佳,投資者要珍惜優秀公募基金經理,畢竟他們如果長期業績好,說不定哪一天就奔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