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涵 段志娟
摘要: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學內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關鍵手段之一。目前,我國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非目標教學、逆向教學模式等。這些論文大多數集中在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分析當前在高等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改進和實施,以及對高等計算機科學教學中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分析,建立以提高職業能力為目標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模型和具體對策,為推進我國高等職業計算機基礎網絡教學改革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提升職業能力;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和應用,我國職業計算機教學的地位不斷提高,逐漸成為我國職業教育和計算機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正處于不斷改進和改革的階段。計算機網絡教學作為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借助信息網絡技術在我國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大創新。現代化,數字化,多媒體技術以及強大的互動性,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劃分克服了常規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彌補了教育資源的不足。中國高等教育是實現有效教育平等的重要途徑。從目前我國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狀況來看,由于開發時間短,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效果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存在一些問題。無法適應該國高等教育現狀的無與倫比的目標和落后的教學方式,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并沒有觸及現實及其實現。任務和實踐能力不清楚。計算機網絡教學旨在培養具有完整的專業背景知識和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實踐人才,因此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學標準體系。設計為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創建有效的支持。此外,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和計算機網絡教學性質的教學方式,并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重點和重點。緊密接近教學目標以發展專業能力。理論和實踐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和使用水平,這具有普遍的實踐意義,并發展了我國高等教育中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水準。
一、現階段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現狀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學習使用和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專業資格的課程,也是計算機網絡主要應用領域提供的工程學科。如今,企業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的專業能力要求不僅限于他們的日常使用和維護以及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而且還為企業范圍的計算機網絡提供了全面的功能。當前最新的課程資料包括職業道德,操作系統安裝和調試,網絡設備的操作和維護,備份和恢復,網絡服務器的操作和維護,故障分析,網絡故障排除等高等職業教育。它主要是根據特定行業或職業所需的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和道德進行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基本專業和文化背景的熟練職工。另一方面,高等職業教育傾向于灌輸受過教育的人的實踐技能和工作能力。根據目前全國高等教育水平的職業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的結果,受過教育的人的專業技能水平尚未達到公眾期望的水平,并且都出現了缺乏專業知識或職業道德的嚴重問題,這兩個問題從本質上來重要程度是一樣的。因此,相關專業學生滿足職位所需技術的能力還很遙遠,較高的就業能力需求導致我國計算機網絡學生的就業率較低。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與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教學障礙、計算機網絡和教學專業水平低下有關。
二、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設施過舊,難以滿足學習需求
現代高等教育的最顯著特征是其對所學知識的重視。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專業教學活動中,流行使用模型來支持理論和實踐教學。但是,從我國的職業教育和教學現狀來看,由于沒有支持理論教學的軟件和硬件基礎設施,在所有的教學活動組織中仍然有相對較大的比例。盡管有些高校擁有完整的專業培訓室和良好的硬件設施。但是,缺乏創造軟化教學環境,忽視軟化環境在專業能力培訓和網絡化教學中的關鍵作用的情況,導致對教學熱情的不滿。學生學習的理論研究無法與最終的實際應用聯系在一起,無法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師缺少專業技能
考慮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教師的現狀,大多數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缺乏專業背景和就業經驗,專業技能低下,缺乏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是理論教授,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足,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條件沒有足夠的了解,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且教師教授的理論知識過于復雜以至于學生將無法吸收和理解所有知識。這使學生不滿意并最終討厭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能力訓練的結果也受到影響。。
(三)學生學習能力不平衡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較為復雜,學生的基礎知識還很薄弱,尤其是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專業水平各不相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下,基本計算機素養相對嚴格的學生會感到無聊和煩躁,設計內容適中,而資金匱乏的學生則會感到厭倦。難以接受知識且理解能力較低意志力的缺乏和強大的學習主動性以及低學習效率最終導致教學計算機網絡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另外,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嚴格性,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進度往往不能保證效率,而課堂學科的有效性也相當混亂,因此有可能。單單對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培訓還不夠。
三、基于職業能力提升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基礎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建立高職院校技術教學體系以優化傳統計算機網絡教室和系統的教學過程上。整體課程結構,增強了學生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的社會適應性。最后,培養出一批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較強的技術能力,廣泛的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的應用專業人才。
(一)課堂教學設計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設計是實現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目標的藍圖和途徑。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必須以專業能力發展為基礎。基于能力和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灌輸在總體計劃下制定了課程,課程計劃等的開發指南。
首先,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課程開發由課程機構、課程設計、課程實施等階段組成,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根據技術能力的提高而發展。專業必須依靠人才并針對特定行業。根據工作職責和培訓目標,在專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構建靈活的課程結構,并注重實踐性和實施性。其次,課程計劃是一個全面的表示。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設計在制定具體的課程計劃時,應強調能力培訓的性質,并在實際教學時間的前提下合理地建立基于課程的教學,因此應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專業能力培訓。
(二)課程組織安排
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應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專業技能,并在模式上實現創新和優化。教學組織過程中的培訓及教學方法的選擇首先,從培養學生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認真探索產學結合的能力培養模式,提高基礎教育水平。通過學校和雇主在組織中的合作以及聯合培訓,為學生提供專業理論和實踐工作。第二種技能水平,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基于培養學生的能力,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采用許多實際的教學方法,例如模型教學,案例分析,項目教學。并進行基于單元的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實踐和操作能力。第三,要適當地培養計算機網絡教學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應選擇靈活的教學組織模式,根據學生的能力來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選擇。需要和熱情的學習來使勝任的培訓過程變得有趣和實用。
(三)教師能力培養
教師是職業級別的計算機網絡生產者和運營者。具體而言,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與能力訓練的結果直接相關。在職業能力發展的基礎上實施計算機網絡教學,應不斷加強和提高職業教師的專業素質,堅持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原則。首先,教師應闡明基于能力的教育在計算機網絡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并認識到將職業教育從基于知識的教學轉變為基于能力的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增強自己。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可以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努力朝著雙重職業能力的方向發展,為培養實踐能力奠定教學基礎。最后從學校的角度應用改進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通過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優化引進科學先進的課程模型的體系,完善課程教學體系。
四、總結
以職業能力提升為基礎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綜合改革,其目的是培訓基本的專業能力,以工作技術為框架,以工作任務為目標,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工作之間的聯系。對學生來說,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建立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綜合的專業工作能力是對就業工作有幫助的。在實施綜合課程改革時,專業教師需要學習和使用綜合教學方法來管理教學,參與計算機企業的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并提高實踐能力,及時提高知識和技能,以改善溝通,語言和課堂控制,制作模范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尹超.對當前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5,(26):100.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5.26.073.
[2]蘇文明."三步走"教學法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以《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課程為例[J].福建電腦,2017,33(2):177-178.DOI:10.16707/j.cnki.fjpc.2017.02.097.
[3]馬美瓊.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22):214-214.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6.22.190.
[4]譚倩芳,唐瑞明.基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設計[J].科學咨詢,2020,(42):118-119.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趙夢涵段志娟